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深文专利>正文

一种粉垄装置升降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346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1:10
一种粉垄装置升降机构,包括支架、滑动连接座、导向杆和液压缸;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垂直三角形框架结构,垂直三角形框架结构由第一边杆、第二边杆和第三边杆围成,两个垂直三角形框架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在第一边杆与第二边杆的连接处,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二边杆的上端,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一边杆的另一端;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筋,两第一加强筋之间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二加强筋;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三加强筋;第一连杆与下安装板连接,第二连杆与上安装板连接,所述上、下安装板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导向杆的安装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机设备,尤其是粉垄机上用于驱动粉垄装置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粉垄机的主要作用是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能实现深松耕地、深层施肥、快速轻耕碎土除草、秸杆还田等多功能作业,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410430245.8中,公开了一种液压深旋耕粉垄机,包括铰接臂、液压马达、液压缸、挡泥板、螺旋钻头和传动箱,粉垄机的传动箱上安装有铰接臂和液压马达,铰接臂与液压缸支座之间安装有液压缸,操作者控制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缸实现粉垄机平稳的提升和下放,可使粉垄机提升至与水平面平行,下放与水平面垂直。工作部件可通过液压缸提升,在不粉垄时,液压缸把工作部件提升成水平状,防止整机行驶过程中被撞坏,方便整机的行驶。这种粉垄机的粉垄头必须根据拖拉机后架连接方式设计连杆系统,这种连杆系统结构较为复杂,连杆系统包括两个液压缸,通过两个液压缸的作用实现粉垄头的提升和下放。升降粉垄头,靠安装两端分别安装在机架、拖拉机上的铰臂、液压臂相互作用,通过液压臂的收放,使粉垄头围绕铰臂连接点呈圆周运动。由于螺旋钻杆的作业深度是通过液压缸控制粉垄机升降的高度来决定的,这导致钻杆不能垂直进入土壤,工作时钻头多数情况下也不是垂直状态,只有在液压缸位于某一行程时,粉垄机钻杆才与土壤平整面垂直,要实现不同深度的粉垄,必然牺牲钻杆垂直这一状态。这时,螺旋钻杆斜向进入到土壤中,螺旋钻杆既受到土壤向上的顶力,又受到土壤向后的推力,很容易弯曲或被折断,影响了螺旋钻杆的使用寿命。为了改善现有粉垄头运动方式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使粉垄头垂直升降的驱动机构,这种垂直驱动机构需要将庞大沉重的粉垄箱以及粉垄头进行垂直提升,因此需要设计合理以及强度可靠的支架才能将驱动机构、粉垄箱、粉垄头进行支撑并且预留足够的空间让驱动机构驱动粉垄头垂直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垄装置升降机构,能够实现粉垄装置的垂直升降,并且对粉垄装置提供可靠的支撑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垄装置升降机构,包括支架、滑动连接座、导向杆和液压缸; 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垂直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垂直三角形框架结构由第一边杆、第二边杆和第三边杆围成,第一边杆与第二边杆相互垂直;两个垂直三角形框架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在第一边杆与第二边杆的连接处,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二边杆的上端,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一边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筋,两第一加强筋之间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杆与下安装板连接,第二连杆与上安装板连接,所述上、下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孔,导向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且位于上、下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边杆、第二边杆、第三边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为中空结构且相互连通形成储油装置; 所述滑动连接座包括呈L形的连接件和滑动套,所述连接件由连接部和固定部构成,所述固定部通过连接部与滑动套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固定部通过螺旋与粉垄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侧面设有油缸安装座,所述液压缸倒装在所述油缸安装座上,液压缸的伸缩杆与下安装板连接; 所述滑动套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防尘封盖。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的一端交汇于第一连杆上;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交汇于第二连杆上;第一边杆、第二边杆、第三边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之间的连接为焊接;第一边杆、第二边杆、第三边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为方钢结构。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部上端与固定部平齐,下端二者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连接部与固定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套内设有直线轴承。作为改进,所述油缸安装座包括安装板和设于安装座两侧的三角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与安装板连接,另一侧与连接件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滑动套包括包裹在导向杆外的铜套和包裹在铜套外的钢套;所述钢套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粉垄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支架的一侧固定在拖拉机上,另一侧用于安装粉垄装置和驱动机构,导向杆安装在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之间,粉垄装置的粉垄箱通过滑动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粉垄箱可沿着导向杆垂直升降运动;支架整体结构强度高,能够支撑庞大而较重的粉垄箱和螺旋钻杆,并且可以将驱动机构与支架进行融合,减小整个垂直升降系统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粉垄装置与拖拉机配合的示意图。图2为滑动连接座结构示意图1。图3为滑动连接座结构示意图1I。图4为支架结构示意图1。图5为支架结构示意图1I。图6为滑动套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粉垄装置包括升降机构2、粉垄箱1、驱动电机3和螺旋钻杆4。如图1所示,所述粉垄箱I呈长方形,其内部设有安装空间,粉垄箱I的顶部为活动板;所述粉垄箱I侧面设有若干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有检修板封堵,需要检修粉垄箱内部设备时,打开检修板即可;所述粉垄箱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面设有安装耳(未标示),所述安装耳上设有安装孔。如图1所示,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粉垄箱I的顶部中间位置,驱动电机3呈倒立,其输出轴伸入粉垄箱I内。升降机构2包括支架20、滑动连接座22、导向杆21和液压缸23。如图4、5所示,支架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垂直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垂直三角形框架结构由第一边杆201、第二边杆202和第三边杆203围成,第一边杆201与第二边杆202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边杆202长度比第一边杆201长度长,第一边杆201处于三角形的底边,第二边杆202为三角形的直角边,第三边杆203为三角形的斜边。两个垂直三角形框架21之间设有第一连杆214、第二连杆213和第三连杆208,所述第一连杆214的端部连接在第一边杆201与第二边杆202的连接处,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二边杆202的上端,第三连杆20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一边杆201的另一端,第一连杆214、第二连杆213和第三连杆208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连杆214与第二连杆213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筋210,两第一加强筋210之间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二加强筋209,所述第一连杆214与第三连杆208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三加强筋207 ;所述第一加强筋210、第二加强筋209和第三加强筋207的一端交汇于第一连杆214上,第一加强筋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垄装置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滑动连接座、导向杆和液压缸;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垂直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垂直三角形框架结构由第一边杆、第二边杆和第三边杆围成,第一边杆与第二边杆相互垂直;两个垂直三角形框架之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在第一边杆与第二边杆的连接处,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二边杆的上端,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第一边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筋,两第一加强筋之间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杆与下安装板连接,第二连杆与上安装板连接,所述上、下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孔,导向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且位于上、下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边杆、第二边杆、第三边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为中空结构且相互连通形成储油装置;所述滑动连接座包括呈L形的连接件和滑动套,所述连接件由连接部和固定部构成,所述固定部通过连接部与滑动套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安装孔,固定部通过螺旋与粉垄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侧面设有油缸安装座,所述液压缸倒装在所述油缸安装座上,液压缸的活动杆与下安装板连接;所述滑动套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防尘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深文
申请(专利权)人:李深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