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缓释药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4271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草缓释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肥与缓释肥相结合的多功能除草缓释药肥。该缓释肥由下列组份组成:硝化抑制剂硝基吡啶或二甲基吡唑磷酸盐或五氯苯酚;脲酶抑制剂硫代磷酰三胺或氢醌;磷素活化剂、木质素磺酸铵或木质素磺酸钠;脲甲醛(UF或MU);除草剂五氯磺草胺、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或乙氧磺隆与丙草胺或丁草胺或异丙甲草胺、或苯噻酰草的组合及复合肥。通过缓释技术使其农药和肥料的释放与作物的需求达到同步,充分延长了药效和肥效期,提高利用率达到一次施用缓释药肥即可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药肥供应,确保作物稳产、高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肥的
,尤其涉及一种药肥与缓释肥相结合的多功能除草缓释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肥料的发展方向是高浓度、复合、多功能和长效缓释高利用率;农药的发展方向是防治病、虫、草害的高效和低毒(对人畜和环境)、广谱、长效。药肥是农药和化肥相结合的产物,既能提供作物营养需求,又能有效防治病、虫、草害。世界上最早研制开发药肥的是日本,在1964年研制生产了含有五氯苯酚(PCP)的除草药肥;随后美国和前苏联也研制和生产了含有扑草净的除草药肥。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了药肥的研制与应用,有青海的除草麦田药肥;浙江、宁夏的除草尿素;还有中科院南土所的包膜药肥;中南农科的黄龙宝药肥;广西田园的水稻除草药肥以及福尔沃的阿维菌素药肥和苄丁水稻除草药肥等。目前现有的技术多是将农药和化肥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造粒制成各种药肥,其中农药持效期短,肥效期也只有30?50天;而作物一般需药期和需肥期都在90?120天。普通药肥持效期短,在农业生产中要多次施药和追肥;其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也只有30?40%,大部分挥发和淋失进入大气和水体,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草缓释药肥,其特征在于:该药肥的有效成分按重量份数比由下列组分构成:硝化抑制剂:0.1~0.5%;脲酶抑制剂:0.05~0.3%;磷素活化剂:0.1~0.5%;脲甲醛:0.1~1.0%;除草剂:0.2~3.0%;复合肥:94.7~99.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李建林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年年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