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152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敷贴,通过以下方法制备:a)将白芥子、延胡索、白芷、甘遂、细辛研磨成药粉,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做成药饼;b)将丁香、肉桂研磨成药粉,按照质量比1:1混合,撒于药饼与皮肤接触面。优点在于:1、制备工艺简单、总有效率高、使用方便;2、降低血清的EOS水平,降低气道内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支气管内慢性炎症,有效减轻哮喘的发生发展;3、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使患儿气道内阻力降低,降低哮喘发作程度;4、降低患儿证候积分,减少哮喘发作频率,显著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对调整患儿偏颇体质起到一定作用;5、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延缓哮喘发作及减轻发作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儿童哮喘 缓解期的敷贴。
技术介绍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 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近年来,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 于农村,并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我国儿童哮喘协作组于1990年及2000年两次组织全国 儿童哮喘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哮喘平均患病率由0. 91%上升至1. 54%, 10年间平均上升了 64. 84%。2010年全国第三次对40万儿童的调查中发现0-14岁儿童哮 喘患病率达3. 01%,较2000年增加了 50%。哮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同时也给家长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药物主要起快速缓解 作用,如长效0 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缓蚀剂、抗组胺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及色 甘酸钠等。缓解期药物主要起长期控制作用,如短效0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 调节剂、茶碱及抗胆碱能药物等。西药对哮喘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作用,但病情容易反复且 疗程长,并且会产生肠道不良反应和心脏毒附作用等。中医外治法对哮喘各阶段治疗均疗 效显著。中医理论认为"未病防治",为中医对哮喘缓解期预防、减轻哮喘发作提供了理论依 据。清代医家张璐根据"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理论,创制三伏天敷贴疗法治疗哮喘,《张 氏医通》中记载,于三伏天将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麝香调于姜汁中,涂于穴位上留置 一定时间,可使"病根去矣"。 目前中医也推出了多种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敷贴,例如,中国专利文献 201410265894. 7,公告日2014年9月17日公开的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外贴 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饮片为原料制成:白芥子6-12份、 细辛1-3份、制南星6-12份、制甘遂2-5份、延胡索6-12份、沉香3-6份、肉桂3-6份、补骨 脂6-12份;制备方法:(1)药物混,低温烘干,粉碎,过60-100目筛;(2)制备CMC溶液;(3) 加入甘油、尼泊尔金乙醋、氮酮;(4)按1:3比例混合制备药粉膏体;(5)加热,无纺布包,切 块。中国专利文献201210003421.0,公告日2012年7月4日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穴位敷 贴的治疗哮喘的中药磁疗外贴膏,包括:白芥子10-30、延胡索10-30、甘遂10-20、灸细辛 10-20、灸麻黄5-15、生半夏5-15、灸甘草5-10、灸百部10-20、肉桂5-10、葶苈子5-10、姜汁 60-80、灸皂荚10-15、麝香1-1. 5、胆南星10-15、川贝母10~20、地龙10~20、冰片1~ 5、苦杏仁10~20、白前10~20、炙款冬花10~20。上述专利技术对于哮喘缓解期具有一定疗 效,但这些药物仍然存在药味多、制备工艺复杂、治疗效果欠佳的缺点。因此,亟需一种药味 较少、原材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且治疗效果明显的药物,而这类药物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儿童 哮喘缓解期的敷贴。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上述敷贴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种用于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敷贴,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 到的: a)将白芥子、延胡索、白芷、甘遂、细辛研磨成药粉,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做成药 饼;所述的药饼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白芥子4-8份、延胡索4-8份、白芷2-4份、甘 遂2-4份、细辛2-4份; b)将丁香、肉桂研磨成药粉,按照质量比1:1混合,撒于药饼与皮肤接触面。 所述的药饼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白芥子6份、延胡索6份、白芷3份、甘遂 3份、细辛3份。 所述的敷贴于三伏天中午通过离子导入疗法于患者双侧定喘、肺腧、膏肓穴位敷 贴治疗。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敷贴在制备用于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用于降低儿童哮喘缓解期患者血清E0S水平,降低气道内炎性细胞浸 润,减轻支气管内慢性炎症。 所述药物用于降低儿童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气道内阻力,改善肺通 气功能。所述肺功能指标为PEF值。 白芥子:药性辛,温。归肺、胃经,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治疗寒 痰壅肺,咳喘胸闷,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证。《本草纲目》谓之"利气豁痰,除寒 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药品化义》:"白芥子……横行甚 捷,……通行甚锐,专开结痰,痰属热者能解,属寒者能散。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在四 肢两胁,非此不通……,诚利气宽胸神剂。"白芥子疗效迅速精准,豁痰宽胸同时温肺,为本 方君药。 延胡索:药性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本草纲目》:"延胡 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盖延胡索活血化 气,第一品药也。"《雷公泡灸论》:"心痛欲死,速觅延胡。"延胡索既入气又入血,能血分气 分共治,与白芥子共为君药,行温中散寒止痛之功效。 白芷: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用于治疗感冒风寒, 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等。《本草纲目》曰:"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 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滇南本草》曰:"祛皮肤游 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白芷为臣药辅助君药行辛温散寒功效。 甘遂: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泄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治疗 水肿,臌胀,胸胁停饮,风痰癫痫,疮痈肿毒。《珍珠囊》曰:"直达水热所结之处,乃泄水之圣 药。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故仲景大陷胸汤用之。"《药鉴》曰:"专于行水,能直达水结之 处,……若留痰留饮宿食,癥坚积聚,无不能逐,……故善治……痰逆癫痫,噎膈痞塞。"甘 遂为臣辅助君药攻逐水饮,消散痰邪。 细辛:药性辛、温,有小毒,入肺、肾、心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 饮。《本草纲目》云:"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 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用之。"《名医别录》言其能"破痰,利水道,开胸……"。《神 农本草经》记载此药"主咳逆……利九窍"。哮喘病机与肺肾两脏相关,细辛辛温发散作用 直达肺肾,且与其他药物相辅相成。 肉桂:药性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温中散寒,温经止痛, 宣通气血,引火归原。其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上气咳逆"。《汤液本草》: "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本草求真》:"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凡沉寒痼冷、营卫风寒、 阳虚自汗、腹中冷痛……,因寒因滞而得者,用此治无不效。"肉桂散于药饼上直接接触皮 肤,可引诸药入经,温肾阳,治疗沉寒顽疾。 丁香:药性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日华 子本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敷贴,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a)将白芥子、延胡索、白芷、甘遂、细辛研磨成药粉,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做成药饼;所述的药饼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白芥子4‑8份、延胡索4‑8份、白芷2‑4份、甘遂2‑4份、细辛2‑4份;b)将丁香、肉桂研磨成药粉,按照质量比1:1混合,撒于药饼与皮肤接触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斌徐钢陈燕萍韩群赵萍姚敏王树霞施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