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206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8 00:58
组合式除雾器,包括折流板围成的通道,在所述通道的转折部位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将所述通道的转折部位分成两个分流道,两个所述分流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积,所述水管上设置有一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向着所述水管的切线方向喷水,所述水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塔体内壁上,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进水管上。由于分流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积,分流道内的气体流速要快于通道内其余位置的流速,由于分流道位于通道的转折部位,这也造成气体内的雾沫以更高的速度撞向折流板,大大提高除雾器的除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硫
,尤其是涉及一种除雾器。
技术介绍
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雾” 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而在脱硫塔中,除雾这一步骤都依靠除雾器完成。除雾器分为折流半式和圆管式两种,折流板式除雾器的原理: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折流板相碰撞,然后附着在折流板上形成液滴,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往下流,下流的过程中逐渐与其它液体聚合形成更大的液滴。当被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折流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折流板上的液滴中含有的固体颗粒,容易附着在折流板的表面形成软垢,这些软够如果不及时清理,久而久之,软垢就变成硬垢,从而导致除雾器堵塞。因此在除雾器的上方和下方的都设置有用于冲洗除雾器的喷淋管。但是这种除雾器的折流板之间的开口很小,喷淋管很难冲刷到折流板的转角处,这就造成转角处的软垢越积越多,形成硬垢,从而使得喷淋管更加难以清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还是会造成除雾器堵塞。圆管式的除雾器,除雾器由三层圆管交错而成,这种除雾器原理与折流板式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雾沫与圆管碰撞,然后附着在圆管表面形成液滴。圆管式的除雾器的所有表面喷淋管都能淋到,而且除雾器的所有表面都比较圆滑,所以不容易结垢。但是这种除雾器表面过于圆滑,气体中液滴的碰撞不是很强烈,因此这种除雾器的除雾效果不是很好。另外一般的脱硫塔中,除雾器叶片除雾时留下的污垢都是通过上下方的喷淋管冲洗除去的,除雾器上下方的喷淋管一般都距离除雾器900mm左右,这就使得塔体的高度变得很高,成本也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易结垢且高效能的除雾器,结合了折流板式除雾器和圆管式除雾器的优点,且不用在除雾器外部设置喷淋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组合式除雾器,包括折流板围成的通道,在所述通道的转折部位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将所述通道的转折部位分成两个分流道,两个所述分流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积,所述水管上设置有一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向着所述水管的切线方向喷水,所述水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塔体内壁上,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进水管上。由于分流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积,分流道内的气体流速要快于通道内其余位置的流速,由于分流道位于通道的转折部位,这也造成气体内的雾沫以更高的速度撞向折流板,大大提高除雾器的除雾效率。水管喷水口在喷水时,能够推动水管反方向360°旋转,在旋转的同时,水流冲刷除雾器叶片的所有表面,完成清洗,由于水管设置在除雾器内部,一方面无需再除雾器的上下方设置喷淋管,大大减少了脱硫塔的高度,节约了成本,同时,这种设置方式,也有利于水流直接冲刷到原先不容易冲刷的转折部位,因此除雾器也不容易发生结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分流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积,分流道内的气体流速要快于通道内其余位置的流速,由于分流道位于通道的转折部位,这也造成气体内的雾沫以更高的速度撞向折流板,大大提高除雾器的除雾效率。水管喷水口在喷水时,能够推动水管反方向360°旋转,在旋转的同时,水流冲刷除雾器叶片的所有表面,完成清洗,由于水管设置在除雾器内部,一方面无需再除雾器的上下方设置喷淋管,大大减少了脱硫塔的高度,节约了成本,同时,这种设置方式,也有利于水流直接冲刷到原先不容易冲刷的转折部位,因此除雾器也不容易发生结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水管两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水管很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组合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组合式除雾器,包括折流板1围成的通道21、22和两块挡板41、42,扰流板1位于通道21、22内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在通道21、22的转折部位设置有圆形的水管3,水管3将通道21、22的转折部位分成两个分流道,两个分流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通道21、22其余部分的截面积。每块挡板41、42上具有一个凸起部4a和一个凹入部4b,凸起部和凹入部的形状相互补。水管3和折流板1的两端固定在挡板41、42上。折流板1围成的通道21、22具有两种,第一种通道21,中间位置的折流板1都往外凸,形成一个中间大,两边小的通道,水管3位于第一种通道21的中间位置;第二种通道2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种通道21的间隔内,第二种通道22中间位置的折流板1都往内凹,形成一个两端大,中间小的通道,水管3位于第二种通道22的两端位置。参见图3和图4,水管3上设置有一个喷水口31,喷水口31向着水管3的切线方向喷水,水管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塔体5内壁上,水管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进水管6上。参见图5,本技术可以组合使用时,相邻两个除雾器的挡板41、42上的凸起部插入凹入部内,即可形成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组合式除雾器,包括折流板围成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的转折部位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将所述通道的转折部位分成两个分流道,两个所述分流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积,所述水管上设置有一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向着所述水管的切线方向喷水,所述水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塔体内壁上,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进水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除雾器,包括折流板围成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的转折部位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将所述通道的转折部位分成两个分流道,两个所述分流道的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积,所述水管上设置有一个喷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电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