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鸿敏专利>正文

一种骶髂螺钉导针的进针点维持及方向调整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039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19:48
一种骶髂螺钉导针的进针点维持及方向调整工具,包括磨钻、套筒、套筒固定器以及尖头钻,所述磨钻钻杆下端钻头的工作面为弧面,所述尖头钻插设在磨钻中心的导针通道内,其钻杆上设置的固定翼卡在磨钻钻杆上的卡槽中,钻尖从磨钻钻头中伸出,所述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套筒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固定器的下端,套筒固定器中心设有供磨钻钻杆穿过的管腔,并在管腔壁设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将套筒固定在磨钻钻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螺钉导针进针点的维持、导针方向调整于一身,通过动力钻带动磨钻与尖头钻转动,在髂骨外板上钻出弧面开口后,取下套筒固定器、套筒及尖头钻,并通过磨钻钻头在弧面开口内的活动调整磨钻钻杆以及导针通道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创伤骨科中骨盆损伤的微创手术领域,具体涉及在经皮置入骶髂螺钉导针过程中,一种用于骶髂螺钉导针的进针点的维持和方向调整的工具。
技术介绍
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多需要手术治疗来恢复后环的解剖关系及重建后环的稳定性以利于病人早期坐起、下床、功能锻炼及恢复。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监视引导下的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如感染等)发生率低、病人恢复快及经济负担小等优势而成为目前治疗此类损伤的首选术式。透视监视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术常规的操作方式是在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监视及引导下,手术医师徒手将空心骶髂螺钉的导针经过皮肤小切口(长约1cm)、通过较为厚实的臀部肌肉组织、自髂骨外板跨过或穿过骶髂关节打入骶骨椎体内合适位置,然后沿导针打入合适直径及长度的骶髂螺钉。因为髂骨外板较为平滑和坚硬、导针尖端较为尖细,因此容易导致在透视下已经确定好的进针点因导针滑动而丢失,从而导致透视次数及X线暴露量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另外,因为臀部较丰厚且强壮的肌肉组织的阻碍、骶髂螺钉导针本身富有弹性而导致导针方向的调整较为困难,也会进一步导致透视次数及X线暴露量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因此,在总体上增加了手术出血、创伤等,增加了X线对病人及手术组医护人员的损害。目前,透视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术的操作为单纯的徒手操作,并没有专属的器械工具用以对导针进针点的维持及导针方向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骶髂螺钉导针的进针点维持及方向调整工具,在该工具上设置导针通道,并通过该工具在髂骨外板上钻出弧面开口,使得该工具的端部能够在弧面开口内紧贴其弧面内壁而形成一个球窝关节,进而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活动,从而实现导针进针点的维持及方向的调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骶髂螺钉导针的进针点维持及方向调整工具,包括磨钻、套筒、套筒固定器以及尖头钻,所述磨钻钻杆下端的钻头具有呈弧面的工作面,钻杆上端的杆壁上设置卡槽,并在磨钻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导针通道,所述尖头钻插设在该导针通道内,其下端用以钻破髂骨外板的钻尖从磨钻的钻头端部伸出,尖头钻钻杆的上端面设置用于连接动力钻的连接机构,并且尖头钻通过在钻杆上设置的固定翼卡在磨钻钻杆的卡槽中,使得磨钻与尖头钻同步转动,所述套筒由两个相同尺寸的半圆筒拼合而成,套筒的外径大于所述磨钻中钻头上边沿的直径,套筒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套筒固定器的下端,套筒固定器的中心设有供磨钻钻杆穿过的管腔,并在管腔壁设有穿过并垂直于套筒固定器侧壁的固定螺栓,用以将套筒固定器以及套筒固定在插设有尖头钻的磨钻钻杆上,套筒下端与磨钻上钻头的上端面相接触,由动力钻带动磨钻与尖头钻转动,在髂骨外板上钻出弧面开口后取下套筒固定器、套筒以及尖头钻,并通过磨钻的钻头在弧面开口内的活动调整磨钻钻杆和导针通道的朝向。所述的与动力钻连接的连接机构为突出于尖头钻钻杆上端面的多棱柱。所述磨钻钻头的工作面为半球面,并且由该钻头在髂骨外板上所钻出的弧面开口为半球面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通过磨钻与尖头钻的配合,在髂骨外板上钻出弧面开口,然后由内设导针通道的磨钻上的钻头与该弧面开口相配合构成球窝关节,通过磨钻钻头在弧面开口内活动实现对骶髂螺钉导针方向的调整,并在调整导针方向的过程中,由磨钻钻头顶在弧球面开口上防止其偏离进针点,因此可以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X线暴露剂量、提高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提升置钉操作效率,并且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体积小、便于消毒、利于操作,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前景;第二,本技术中套筒的外径大于磨钻钻头上边沿的直径,可以使得套筒下端边沿卡在所钻出的弧球面开口周围的髂骨外板上,以阻止该磨钻钻头以及尖头钻的钻尖钻入骨内过深;第三,本技术中套筒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并通过套筒固定器进行固定,这样在钻出弧面开口后,只需拧下套筒固定器,就可以将套筒分开并从磨钻的钻杆上取下,安装拆卸简便;第四,本技术通过尖头钻钻杆上的固定翼与磨钻钻杆上端的卡槽之间的配合,以及套筒固定器上螺纹以及固定螺栓的作用,将套筒、磨钻以及尖头钻固定在一起,并在动力钻的作用下磨钻与尖头钻实现同步转动,对髂骨外板上的进针点进行打钻,由钻尖钻破髂骨外板形成开口,继而再由磨钻的钻头扩大开口,得到弧面开口,整个过程方便快捷,精确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磨钻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套筒的侧面图。图4是本技术中套筒固定器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中尖头钻的剖面图。图中标记:1、磨钻,101、钻头,102、卡槽,103、导针通道,2、套筒,3、套筒固定器,301、固定螺栓,4、尖头钻,401、钻尖,402、固定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骶髂螺钉导针的进针点维持及方向调整工具,包括磨钻1、套筒2、套筒固定器3以及尖头钻4,所述磨钻1的下端设置膨大的钻头101,该钻头为半球头,其工作面为半球形,磨钻1钻杆上端的侧壁上设置相对的两个U形卡槽102,并在磨钻1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骶髂螺钉的导针通道103,所述的尖头钻4插设在该导针通道103内后,其下端的钻尖401从设在钻头101端部的导针通道103的出口中伸出,同时尖头钻4上端设置的固定翼402卡在所述磨钻1钻杆的卡槽102中,并且尖头钻4的上端面还设置有三棱柱,便于连接动力钻,所述套筒2由两瓣尺寸一致的半圆筒开口相对拼合而成,套筒2的内径略大于磨钻1钻杆的外径,以便于磨钻1在套筒2内上下移动,套筒2外径大于磨钻1上钻头101上边沿的直径,套筒2通过其上端设置的外螺纹与所述套筒固定器3下端的内螺纹相配合固定在套筒固定器3上,套筒固定器3中心设置供磨钻1钻杆穿过的管腔,并在管腔壁上设置穿过并垂直于管腔壁的固定螺栓301,通过固定螺栓301在螺栓孔内的转动将套筒固定器3以及套筒2卡紧在磨钻1的钻杆上。在利用本技术进行透视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术时,首先进行本技术的组装,具体的组装方法如下:(1)、将所述的套筒2通过螺纹拧在套筒固定器3上,然后将二者自磨钻1的上端套设在磨钻1钻杆上,并推至钻头101处,使得套筒2下端顶紧在钻头101的上端面上,再将套筒固定器3上的固定螺栓301拧紧,进而将上述三者固定在一起;(2)、将所述的尖头钻4插入上述固定好的磨钻1上的导针通道103内,并使得尖头钻4钻杆上的固定翼402卡在磨钻1钻杆上的卡槽102内,此时尖头钻4的钻尖401从钻头101的端部伸出;(3)、将动力钻连接在尖头钻4钻杆上端面的三棱柱上,以实现扭矩的传递。完成上述组装工作后,即可进行透视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术,具体方法如下:(1)、在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标准骶骨侧位像的监视下确定臀部皮肤进针点并做一长约1cm的小切口;(2)、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骶髂螺钉导针的进针点维持及方向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磨钻(1)、套筒(2)、套筒固定器(3)以及尖头钻(4),所述磨钻(1)钻杆下端的钻头(101)的工作面为弧面,钻杆上端的杆壁上沿钻杆长度方向设置卡槽(102),并在磨钻(1)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导针通道(103),所述尖头钻(4)插设在该导针通道(103)内,其下端用以钻破髂骨外板的钻尖(401)从磨钻(1)的钻头(101)端部伸出,尖头钻(4)钻杆的上端面设置用于连接动力钻的连接机构,并且尖头钻(4)通过其钻杆上设置的固定翼(402)卡在磨钻(1)钻杆的卡槽(102)中,使得磨钻(1)与尖头钻(4)同步转动,所述套筒(2)由两个相同尺寸的半圆筒拼合而成,套筒(2)的外径大于所述磨钻(1)中钻头(101)上边沿的直径,套筒(2)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套筒固定器(3)的下端,套筒固定器(3)的中心设有供磨钻(1)钻杆穿过的管腔,并在管腔壁设有穿过并垂直于套筒固定器(3)侧壁的固定螺栓(301),用以将套筒固定器(3)以及套筒(2)固定在插设有尖头钻(4)的磨钻(1)钻杆上,套筒(2)下端与磨钻(1)的钻头(101)上端面相接触,由动力钻带动磨钻(1)与尖头钻(4)转动,在髂骨外板上钻出弧面开口后取下套筒固定器(3)、套筒(2)以及尖头钻(4),并通过磨钻(1)的钻头(101)在弧面开口内的活动调整磨钻(1)钻杆和导针通道(103)的朝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骶髂螺钉导针的进针点维持及方向调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磨钻(1)、套筒(2)、套筒固定器(3)以及尖头钻(4),所述磨钻(1)钻杆下端的钻头(101)的工作面为弧面,钻杆上端的杆壁上沿钻杆长度方向设置卡槽(102),并在磨钻(1)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导针通道(103),所述尖头钻(4)插设在该导针通道(103)内,其下端用以钻破髂骨外板的钻尖(401)从磨钻(1)的钻头(101)端部伸出,尖头钻(4)钻杆的上端面设置用于连接动力钻的连接机构,并且尖头钻(4)通过其钻杆上设置的固定翼(402)卡在磨钻(1)钻杆的卡槽(102)中,使得磨钻(1)与尖头钻(4)同步转动,所述套筒(2)由两个相同尺寸的半圆筒拼合而成,套筒(2)的外径大于所述磨钻(1)中钻头(101)上边沿的直径,套筒(2)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套筒固定器(3)的下端,套筒固定器(3)的中心设有供磨钻(1)钻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鸿敏刘又文李红军成传德汤金城吴学建蔡继武李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蔡鸿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