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408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包括有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以及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该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位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的上方,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之间形成转印纸热压转印区,该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穿过转印纸热压转印区。本装置可实现对绳带编织物进行双面同时加热转印和连续彩印喷绘,提高生产效率,使绳带编织物两面颜色一致,图像对称性更佳,耐水洗牢度更好,提高客户产品的品质及附加值,更受消费者青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绳带编织物制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粘扣带、织带等窄幅织物上图案多采用普通印刷方法,该方法有下面的不足:图像容易出现脱落、龟裂、褪色、色彩呆板、难以对齐上下层图案,不能连续进行彩印喷绘和热转印。本技术对原设备进行改进,加装双面同时加热转印装置和可连续彩印喷绘的喷嘴;利用电脑制图软件将热转印油墨喷绘成更加鲜艳、具有立体感的图像,再在新改进的设备上实施双面同时加热、加压,升华转印等工序,使织带两面颜色一致,图像对称性更佳,耐水洗牢度更好,提高客户产品的品质及附加值,更受消费者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设备不能连续进行彩印喷绘和热转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包括有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以及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该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位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的上方,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之间形成转印纸热压转印区,该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穿过转印纸热压转印区。优选的,所述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由卷绕辊、第一压辊、上热压转印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第二压辊以及成品轴组成,该第一压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和第二压辊位于上热压转印辊的下方外围。优选的,所述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由上层转印纸、上彩印喷嘴、第一上传输辊、第二上传输辊、第三上传输辊以及前述第一压辊、上热压转印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和第二压辊组成。优选的,所述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由下层转印纸、下彩印喷嘴、第一下传输辊、第二下传输辊、第三下传输辊、第四下传输辊以及前述第一压辊、上热压转印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和第二压辊组成。优选的,所述第一压辊、上热压转印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和第二压辊构成前述转印纸热压转印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装置可实现对绳带编织物进行双面同时加热转印和连续彩印喷绘,提高生产效率,使绳带编织物两面颜色一致,图像对称性更佳,耐水洗牢度更好,提高客户产品的品质及附加值,更受消费者青睐。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11、卷绕辊12、第一压辊13、上热压转印辊14、第一下热压转印辊15、第二下热压转印辊16、第二压辊17、成品轴20、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21、上层转印纸22、上彩印喷嘴23、第一上传输辊24、第二上传输辊25、第三上传输辊30、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31、下层转印纸32、下彩印喷嘴33、第一下传输辊34、第二下传输辊35、第三下传输辊36、第四下传输辊40、转印纸热压转印区50、绳带编织物【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10、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20以及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30。该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30位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20的上方,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30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20之间形成转印纸热压转印区40,该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10穿过转印纸热压转印区40。具体而言,所述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10由卷绕辊11、第一压辊12、上热压转印辊13、第一下热压转印辊14、第二下热压转印辊15、第二压辊16以及成品轴17组成,该第一压辊12、第一下热压转印辊14、第二下热压转印辊15和第二压辊16位于上热压转印辊13的下方外围。所述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20由上层转印纸21、上彩印喷嘴22、第一上传输辊23、第二上传输辊24、第三上传输辊25以及前述第一压辊12、上热压转印辊13、第一下热压转印辊14、第二下热压转印辊15和第二压辊16组成。所述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30由下层转印纸31、下彩印喷嘴32、第一下传输辊33、第二下传输辊34、第三下传输辊35、第四下传输辊36以及前述第一压辊12、上热压转印辊13、第一下热压转印辊14、第二下热压转印辊15和第二压辊16组成。所述第一压辊12、上热压转印辊13、第一下热压转印辊14、第二下热压转印辊15和第二压辊16构成前述转印纸热压转印区40。工作时,绳带编织物50在进入转印纸热压转印区40前,在第一压辊12处叠合在上层转印纸21和下层转印纸31中间,上层转印纸21和下层转印纸31的图案精准一致地重叠在绳带编织物50上下面,三者同时缓慢地到达双面同时转印纸热压转印区40时,上热压转印辊13、第一下热压转印辊14和第二下热压转印辊15将转印纸上的油墨图案加热升华后转印到绳带编织物50上,完成转印后,绳带编织物50卷绕在成品轴17上,上层转印纸21和下层转印纸31分别循环到上彩印喷嘴22和下彩印喷嘴32处,重新快速喷绘图案,形成快速喷绘-双面同步转印的连续生产。本技术的设计重点是:本装置可实现对绳带编织物进行双面同时加热转印和连续彩印喷绘,提高生产效率,使绳带编织物两面颜色一致,图像对称性更佳,耐水洗牢度更好,提高客户产品的品质及附加值,更受消费者青睐。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以及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该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位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的上方,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之间形成转印纸热压转印区,该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穿过转印纸热压转印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由卷绕辊、第一压辊、上热压转印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第二压辊以及成品轴组成,该第一压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和第二压辊位于上热压转印辊的下方外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由上层转印纸、上彩印喷嘴、第一上传输辊、第二上传输辊、第三上传输辊以及前述第一压辊、上热压转印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和第二压辊组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由下层转印纸、下彩印喷嘴、第一下传输辊、第二下传输辊、第三下传输辊、第四下传输辊以及前述第一压辊、上热压转印辊、第一下热压转印辊、第二下热压转印辊和第二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绳带编织物双面同步连续数码彩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以及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该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位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的上方,下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与上层转印纸循环传输喷绘机构之间形成转印纸热压转印区,该绳带编织物传输机构穿过转印纸热压转印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烟黄江东张增强李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百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