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336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一背光组件以及一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显示屏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整机长度较小,显示屏发热不会对敏感器件造成影响,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信号接收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功能的日益强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为了使移动终端更加美观、方便手持,生产商会尽量提高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用于表示屏幕和手机前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现有技术中,由于手机内部的各器件尺寸及布局方式使得手机屏占比很难提高,而且现有的布局方式对信号的传输具有较大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屏占比较低且信号传输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整机长度较小,信号传输更加稳定的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显示屏,其特点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一背光组件以及一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显示屏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背光组件通常包括LED(发光二极管)为显示屏提供光源,第一连接件可以是FPC(柔性电路板)。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通常与柔性电路板一起设置在显示屏的底端,背光组件产生的热量会对柔性电路板造成影响。将背光组件与第一连接件分开设置可以减少背光组件的产热对柔性电路板的影像。进一步地,背光组件与柔性电路板分开设置能够使显示屏在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整体长度减少,从而使移动终端的整机长度减少,在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屏占比。本申请的顶端和底端均指设置位置,即与显示屏、触控板或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在默认的显示界面下,字符、画面都有顶部和底部,这一位置关系与本申请的底端和顶端对应,例如,显示屏的顶端是指显示屏正常显示时靠近显示屏的上边界的一端。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主天线、一分集天线以及一触控板,所述触控板包括一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二连接件。较佳地,所述第一端为所述显示屏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板的顶端并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将第一连接件与主天线分开设置能够减少第一连接件对主天线的信号干扰。较佳地,所述第一端为所述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板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端,所述分集天线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端。将主天线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端能够进一步缩短移动终端的整体长度,提高屏占比。同时将对主天线干扰强度较大的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触控板的底端以减少对主天线的干扰,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以为FPC,用于传输触控信号。较佳地,所述第一端为所述显示屏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板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端,所述分集天线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端。所述主天线与两个连接件分开设置可以使主天线远离干扰源,进一步减少干扰。较佳地,所述触控板与所述显示屏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重叠或并排设置且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小板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FPC,所述背光组件包括LED。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整机长度较小,显示屏发热不会对敏感器件造成影响,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信号接收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所述手机包括一显不屏11、一主天线12、一分集天线13以及一触控板14。手机的顶端为手机的上边框处位置,同样,显示屏11的顶端为显示屏11上边框处位置、触控板14的顶端为触控板14上边框处位置。所述显示屏11包括一背光组件111、一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第一连接件112。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LED,为显示屏11提供光源。所述第一连接件112为FPC,所述手机利用第一连接件112传输显示信号至显示屏11,显示屏11根据所述显示信号在显示屏11的屏幕上显示影像。所述触控板14包括一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二连接件141。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所述手机根据所述触控信号获取用户对手机屏幕点击的位置,从而对点击位置上的键位进行选择。所述背光组件111设于所述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件112设于所述显示屏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手机的主板连接。所述主天线12设于所述手机的底端,所述分集天线13设于所述手机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件141设于所述触控板的顶端并于所述手机的主板连接。具体来说,所述主天线12与所述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下边界与所述手机的底边框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从所述触控板14的顶端引出后连接所述手机的主板。本实施例将背光组件与第一连接件分开设置,不仅解决了背光组件的发热对第一连接件的影响,同时由于第一连接件原理主天线,从而使得所述手机信号的接收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板的第二连接件同样从顶端走线,降低了对主天线的干扰。另一方面,背光组件与第一连接件分开设置简化了线路设计,能够使显示屏在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整体长度减少,从而使手机的整机长度减少,在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尚屏占比。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板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设于所述手机的顶端,所述分集天线设于所述手机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远离信号干扰较强的第二连接件,使本实施例主天线信号接收更好。实施例3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背光组件111设于所述显示屏11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显示屏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手机的小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板的底端,所述主天线12设于所述手机的顶端,所述分集天线13设于所述手机的底端。所述触控板14与所述显示屏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12与第二连接件141重叠设置且均与所述手机的小板连接。所述主天线远离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信号接收更加稳定,另外主天线设置在手机顶端能够大幅度缩短手机低端边框的宽度,使手机的整机长度减少,在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尚屏占比。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一背光组件以及一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显示屏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主天线、一分集天线以及一触控板,所述触控板包括一用于传输信号的第二连接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为所述显示屏的底端,所述主天线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触控板的顶端并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一背光组件以及一用于传输显示信号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背光组件设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显示屏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宁侯宝山聂宝京梁冠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鼎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