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8254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9 20:38
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为:桑叶、白菊花、杏仁、连翘、炒荆芥、百部、芦根、枇杷叶、竹茹各1-3份。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份比选择优质干净的一级桑叶、白菊花、杏仁、连翘、炒荆芥、百部、芦根、枇杷叶、竹茹,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备用;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内扎口后,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左右,以渗透药物组织为度,继而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煎药机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制30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制25分钟,两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900毫升,袋装密封后入冰箱保鲜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特别是供百日咳患者使用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百日咳俗称鸡咳、鸬鹚咳,新生儿及婴幼儿患者易发生窒息危及生命。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年来幼婴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死亡病例中40%为5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及早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该病遍及世界各地,一般呈散发状,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可发生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可延至春末夏初,甚至高峰在6、7、8三个月份。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是传染源,从潜伏期到第6周都有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约2/3的病例是7岁以下小儿,尤以5岁以下者多。因婴幼儿从母体得到的特异性抗体极少,最为易感。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百日咳的内服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百日咳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具有配伍完善,主次有序,药力强大,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疏风清肺,活络祛痰的治疗原则。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叶                    1-3份;白菊花                  1-3份;杏仁                    1-3份;连翘                    1-3份;炒荆芥                  1-3份;百部                    1-3份;芦根                    1-3份;枇杷叶                  1-3份;竹茹                    1-3份。按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叶                    1份;白菊花                  1份;杏仁                    1份;连翘                    1份;炒荆芥                  1份;百部                    1份;芦根                    1份;枇杷叶                  1份;竹茹                    1份。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优质干净的一级桑叶1份、白菊花1份、杏仁1份、连翘1份、炒荆芥1份、百部1份、芦根1份、枇杷叶1份、竹茹1份,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备用;B、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内扎口后,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左右,以渗透药物组织为度,继而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煎药机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制30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制25分钟,两次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900毫升,袋装密封后入冰箱保鲜备用。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00毫升/次,饭前温服。服药11-16剂,病告痊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物为内服中药组合物,其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性:桑叶,性味:味苦、甘、性寒,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白菊花,性味:性凉、味甘苦,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杏仁,性味:味苦、性微温,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连翘,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炒荆芥,性味:辛温,具有发汗解表、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麻疹初期透发不畅,炒炭可止衄血、崩漏、便血,习惯无汗用芥穗,有汗用荆芥,入血分用荆芥炭;百部,性味:味甘、苦、性微温,具有润肺止咳、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热咳嗽、肺结核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蛲虫病、阴痒等病症;芦根,性味:甘、寒,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枇杷叶,性味:味苦、辛、性寒,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痰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竹茹,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服用时,将煎煮好的中药液分三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00毫升/次,饭前温服。服药11-16剂,病告痊愈。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具有配伍完善,主次有序,药力强大,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疏风清肺,活络祛痰的治疗原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百日咳俗称鸡咳、鸬鹚咳,新生儿及婴幼儿患者易发生窒息危及生命。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年来幼婴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死亡病例中40%为5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及早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该病遍及世界各地,一般呈散发状,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可发生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可延至春末夏初,甚至高峰在6、7、8三个月份。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是传染源,从潜伏期到第6周都有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约2/3的病例是7岁以下小儿,尤以5岁以下者多。因婴幼儿从母体得到的特异性抗体极少,最为易感。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百日咳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草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中药液,药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百日咳。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选择优质干净的一级桑叶10克、白菊花10克、杏仁6克、连翘10克、炒荆芥6克、百部6克、芦根10克、枇杷叶10克、竹茹6克,分别拣去杂质和粉尘后备用;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内扎口后,于冷开水中浸泡35分钟左右,以渗透药物组织为度,继而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煎药机内,注入过药3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煎制30分钟,滤取药液后,再次注入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煎制25分钟,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桑叶                    1‑3份;白菊花                  1‑3份;杏仁                    1‑3份;连翘                    1‑3份;炒荆芥                  1‑3份;百部                    1‑3份;芦根                    1‑3份;枇杷叶                  1‑3份;竹茹                    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桑叶                    1-3份;
白菊花                  1-3份;
杏仁                    1-3份;
连翘                    1-3份;
炒荆芥                  1-3份;
百部                    1-3份;
芦根                    1-3份;
枇杷叶                  1-3份;
竹茹                    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百日咳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桑叶                    1份;
白菊花                  1份;
杏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