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拉绒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048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9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条纹拉绒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绒毛层(2)、下表面设有提花层(4),所述绒毛层(2)上设有绒毛条(3),提花层(4)固定在面料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一层银纤维面料与一层竹炭纤维面料紧密复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手感柔软舒适。本发明专利技术防辐射、抗菌、除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的面料结构单一,层次感差,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且不具有防辐射、抗菌、除臭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层次感强的绒条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条纹拉绒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绒毛层、下表面设有提花层,所述绒毛层上设有绒毛条,所述绒毛条与绒毛层连接为一整体,并用线固定在面料本体上,所述提花层固定在面料本体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一层银纤维面料与一层竹炭纤维面料紧密复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凸起的绒条、绒毛层和提花层增强了绒条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的层次感,同时手感柔软舒适。2、银纤维面料具有防辐射、抗菌、除臭、透气性好以及保健等功能;竹炭纤维面料具有保暖、调温、抗菌、调湿、抗过敏以及释放负离子等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绒条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实施例。其中:面料本体1、绒毛层2、绒毛条3、提花层4、线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绒条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I的上表面设有绒毛层2、下表面设有提花层4。所述绒毛层2上设有绒毛条3,所述绒毛条3与绒毛层2连接为一整体,并用线5固定在面料本体I上。图2实施例中的绒毛条3等距、平行排列。所述提花层4固定在面料本体I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I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一层银纤维面料与一层竹炭纤维面料紧密复合而成。【主权项】1.一种条纹拉绒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包括面料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I)的上表面设有绒毛层(2)、下表面设有提花层(4),所述绒毛层(2)上设有绒毛条(3),所述绒毛条(3)与绒毛层(2)连接为一整体,并用线(5)固定在面料本体(I)上,所述提花层(4)固定在面料本体(I)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I)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一层银纤维面料与一层竹炭纤维面料紧密复合而成。【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条纹拉绒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绒毛层(2)、下表面设有提花层(4),所述绒毛层(2)上设有绒毛条(3),提花层(4)固定在面料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一层银纤维面料与一层竹炭纤维面料紧密复合而成。本专利技术手感柔软舒适。本专利技术防辐射、抗菌、除臭。【IPC分类】B32B3/14, B32B5/02, B32B5/22, B32B33/00, B32B9/04【公开号】CN104908368【申请号】CN201510343611【专利技术人】查建良 【申请人】浙江富尔顺化纤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6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条纹拉绒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绒毛层(2)、下表面设有提花层(4),所述绒毛层(2)上设有绒毛条(3),所述绒毛条(3)与绒毛层(2)连接为一整体,并用线(5)固定在面料本体(1)上,所述提花层(4)固定在面料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由一层银纤维面料与一层竹炭纤维面料紧密复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尔顺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