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拉损伤的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823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拉损伤的测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枪、子弹、入射杆、透射杆、应变片、桥盒和一个与计算机相连的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入射杆中部粘贴应变片,应变片通过桥盒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在入射杆和透射杆上分别设置套头,所述套头上均设置垫块,混凝土试件夹设于两杆上的垫块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拉损伤的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将混凝土损伤理论引入冲击荷载下受弯混凝土损伤的测定中去,克服了冲击荷载下受弯混凝土破坏时间短这一困难,得到混凝土受弯时其抗拉强度与破坏时间的关系曲线;克服了试验难以测得透射波这一难题,同时在波的叠加时大大减小了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击动力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损伤测量方法,尤其是涉及一 种冲击荷载下混凝土弯拉损伤过程的定量描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木建筑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自上个世纪起,由 于低成本、高强度的优点,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材料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众所周知,混凝 土是一种典型的准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远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因此在工程中,混凝土往往 被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受压构件来进行压力的承担。但是,往往在地震以及一些工程活动中, 混凝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拉力作用,这种情况十分容易导致建筑物及构筑物失 去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尤其当混凝土受到长时间荷载作用情况下,混凝土内部的细微裂缝 会不断扩展,其抗拉强度不断降低,最终混凝土发生破坏。 因此,研宄混凝土这类准脆性材料的抗拉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混凝土抗拉力 学性能的研宄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同时,目前国内外已有损伤这一概念来描述混凝土等 脆性材料的破坏过程,将损伤引入应力-应变关系,并逐步对轴压混凝土以及轴拉混凝土 损伤进行研宄,一部分研宄其应力-时间关系,还有一部分研宄损伤变量D,并取得了不少 成果,其中,以累积破坏准则(CFC)和损伤变量D具有代表性。但是,实际生活中混凝土经 常会被用作受弯构件,其受弯时损伤的测量不容忽视,特别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受弯混凝土 破坏时间极短,在该加载方式下其损伤的测量和计算十分困难。目前虽然有对静载下弯拉 混凝土损伤的研宄,但是仍未见冲击荷载下受弯混凝土损伤规律的测量和定量描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基于霍普金森压杆(SHPB)技术下混 凝土弯曲韧性测量方式的混凝土损伤测量方法。 以累积破坏准则(CFC)为理论指导,以SHPB实验装置为试验基础,采用混凝土弯 曲韧性的测量方式,提出一种基于SHPB技术下混凝土弯曲韧性测量方式的混凝土损伤测 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思路是: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 拉损伤的测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枪、子弹、入射杆、透射杆、应变片、桥盒和一个与计算 机相连的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入射杆中部粘贴应变片,进行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测量,应变片 通过桥盒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在入射杆和透射杆上分别设置套头,所述套头上均设置垫 块,混凝土试件夹设于两杆上的垫块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入射杆和透射杆端面光滑平整,且垂直于杆长方向。 优选的是,所述垫块均涂抹润滑剂,用于减小摩擦。 优选的是,混凝土试件的加载面表面涂抹有润滑剂,用于减小摩擦。 优选的是,所述混凝土试件为长方体。 一种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拉损伤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冲击气压分别调整为0. 10Mpa,0. 15Mpa,0. 20Mpa以及0. 25Mpa,对子弹进行 施压,使得子弹具有以不同的冲击力撞击入射杆,从而在入射杆中产生入射波,入射波沿入 射杆方向传播,由于混凝土试件断裂所需时间小于波沿横梁方向传播进而传入透射杆所需 的时间,所以试件断裂时透射杆尚未响应,入射波尚未传入透射杆,因此透射波几乎为零, 入射波在混凝土试件断裂之后反射回入射杆成为反射波,反射波的波形也由入射杆中部的 应变片测得。 (2)反射应变与时间的定量关系:由于本试验中入射波和反射波由同一个应变片 测得,因此测得的入射波与透射波并不同步,本试验对入射波的反射过程进行模拟来确定 反射波的开始时间,从而得到与入射波同步的反射波数据,入射波和与之同步的反射波的 关系表不为式1 : 其中,t为时间,ε Jt)为入射应变,,E为试 件的弹性模量,I为试件沿横截面中心线的惯性矩,P为试件密度,S为试件横截面面积,Zb为波阻抗,ε Jt)为与入射波同步的反射应变。 将入射应变和与之同步的反射应变代入式2和式3中: 式 2:Vc(t) =-CB(ei(t)-er(t)) 式 3 :FC (t) = -CbZb ( ε i (t) + ε r (t)) 其中,Ve(t)为冲击速度,FJt)为冲击力,Cb为杆中应力波的波速,ε Jt)为入射 应变,Zb为波阻抗,ε Jt)为与入射波同步的反射应变。 (3)抗拉强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混凝土试件的瞬时弹性动态响应为式4 : 其中,t为时间,VJt)为冲击速度,ω (X,t)为沿试件方向各个位置的挠度,t为 时间,X为沿着试件方向的坐标,,横截面中心线的惯性矩,P为试件密度,S为试 件横截面面积。 将ω (x,t)对X进行一次和两次偏导,得出在试件中心的转角和弯矩为式5和式 6 : 其中,t为时间,Ve(t)为冲击速度,,E为试件的弹性模量,I为试件沿 横截面中心线的惯性矩,P为试件密度,S为试件横截面面积,FJt)为冲击力,M(0,t)为 跨中弯矩,Φ (〇,t)为跨中转角。 将初始转角等于零代入式5,得断裂发生前入射杆末端冲击速度与冲击力之间的 关系见式7 : 其中,t为时间,Ve(t)为冲击速度,η = 4EI α 3,E为试件的弹性模量, I为试件沿横截面中心线的惯性矩,P为试件密度,S为试件横截面面积,FJt)为冲击力。 将式7代入式6得到式8: 其中,t为时间,VJt)为冲击速度,E为试件的弹性模量,I为试件沿 横截面中心线的惯性矩,P为试件密度,S为试件横截面面积,FJt)为冲击力,M(0,t)为 跨中弯矩。 从而推导出厚度方向的最大拉应力即抗拉强度见式9 : 其中,t为时间,Ve(t)为冲击速度,E为试件的弹性模量,I为试件沿 横截面中心线的惯性矩,P为试件密度,S为试件横截面面积,FJt)为冲击力,a为试件截 面边长,σ (t)为抗拉强度。 (4)混凝土试件弯拉强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本试验以累积破坏准则为指导,其 具体表示为见式10 : 其中,σ &为准静态拉伸强度,t &为临界破坏时间,η为材常数。方程的边界条件 为 0 (tc;。)= 当 时,0 = 0 (;〇 =常数。 假设试验过程中应力率Af恒定,则: 将式11代入式10积分得: 〇 jP t即为式9中试件沿厚度方向的最大拉应力及其所对应的时间,使用IstOpt 中差分进化法对试验所计算得到的σ t和t进行拟合,得到参数η = 0. 477、σ e(l= I. 393MPa 和te(l= 35. 848 μ s,从而得到混凝土弯拉强度与时间的定量关系。 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拉损 伤的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将混凝土损伤理论引入冲击荷载下受弯混凝土损伤的测定中去, 克服了冲击荷载下受弯混凝土破坏时间短这一困难,得到混凝土受弯时其抗拉强度与破坏 时间的关系曲线;所述对反 射波的反射过程进行了模拟,克服了试验难以测得透射波这一难题,同时在波的叠加时大 大减小了误差。【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冲击气压为0. 25MPa情况下所得的应变-时间关系曲线。 图3为冲击气压为0· 25MPa情况下所得的冲击力-时间关系曲线。 图4为冲击气压为0. 25MPa情况下计算的强度-时间关系曲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的技术方案,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CN104913985.html" title="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拉损伤的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拉损伤的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非平衡状态的混凝土冲击弯拉损伤的测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枪、子弹、入射杆、透射杆、应变片、桥盒和一个与计算机相连的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入射杆中部粘贴应变片,应变片通过桥盒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在入射杆和透射杆上分别设置套头,所述套头上均设置垫块,混凝土试件夹设于两杆上的垫块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徐东徐令宇杨振伟余泳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