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还田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520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播种机,包括机体和安装在机体上的主传动组件、灭茬组件、清草组件、播种肥组件、覆土组件;主传动组件连接灭茬组件的动力轴,灭茬组件的动力轴连接清草组件的传动轴;覆土组件输出轴连接播种肥组件的输入轴;灭茬组件包括动力轴、均匀间隔分布在动力轴上Y型灭茬刀和安装在机体上的揉切刀;清草组件包括传动轴、均匀间隔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清草刀、设置在机体上的分草板;播种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种肥箱、排种肥机构、开沟器;开沟器设置两排,并在两排上互相间隔排列,在机体上设置双承载梁,用于固定两排开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灭茬、播种、覆盖一次完成,灭茬粉碎效果好;播幅扩大到360cm或以上时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秸杆还田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秸杆还田,具有以下好处,1、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2、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3、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4、省工增产、争抢农时;5、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6、优化环境、防治污染。机械化秸杆还田的作业成本仅为人工还田的1/4,每亩25?35元,而工效可比人工还田高40?120倍,还可增产增收,因此,机械化秸杆还田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机械化秸杆还田使秸杆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但现有的秸杆还田设备存在以下问题:一、秸杆粉碎效果差,特别是针对直立的玉米秸杆,茬口高的小麦秸杆,不能直接粉碎或粉碎效果不理想,秸杆还田后不易腐烂转化成有机肥料;二、由于秸杆还田效果不够好,影响播种和施肥,易出现秸杆与土壤种子结合、秸杆腐烂发热烧苗和跑墒跑肥。由于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由小块变成大块、由分散变成集约,农机也由原来的小机械变成大机械。秸杆还田播种机由原来的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带动变成由50-180马力大中型拖拉机带动,播幅扩大到360cm,此时更需要集灭茬、播种、覆盖一次完成,并且灭茬效果好、粉碎完全的设备。粉碎效果越好,播种质量越好,这样才能在抢种时期,改变烧茬播种的习惯,避免焚烧秸杆造成的大气和环境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力结构,增加肥力,达到保墒灭草的效果,同时又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灭茬、粉碎效果好,集灭茬、播种、覆盖一次完成的秸杆还田播种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秸杆还田播种机,包括机体和安装在机体上的主传动组件、灭茬组件、清草组件、播种肥组件、覆土组件;所述主传动组件连接灭茬组件的动力轴,灭茬组件的动力轴连接清草组件的传动轴;所述覆土组件输出轴连接播种肥组件的输入轴;所述灭茬组件包括动力轴、均匀间隔分布在动力轴上Y型灭茬刀和安装在机体上的揉切刀;所述清草组件包括传动轴、均匀间隔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清草刀、设置在机体上的分草板;所述播种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种肥箱、排种肥机构、开沟器;所述开沟器设置两排,并在两排上互相间隔排列,在机体上设置双承载梁,用于固定两排开沟器。进一步的,所述覆土组件包括地轮;一端安装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地轮轴的连接板;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板上的仿形调节杆,仿形调节杆由固定锁式螺栓、缓冲弹簧、调节接杆连接组成。更进一步的,所述地轮为两端设置具有一周抓地齿的圆柱体。进一步的,所述清草组件的传动轴安装在双承载梁之间的上部机体上,所述清草刀由刀片和通过螺栓固定刀片的刀片座组成,所述刀片具有大于90°至小于180°角的弯曲段;所述分草板由用于安装在机体上的安装段和连接安装段的悬空段组成,在悬空段上设置若干分草刀,悬空段与安装段呈30°?60°角。进一步的,所述开沟器具有中空结构,一端设置开沟刀,并在开沟器腿部设置套接在开沟器上的加强管;开沟器在加强管外通过U型螺钉和固定板固定在双承载梁上。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安装揉切刀处的机体罩壳与水平地面呈30°?45°角。进一步的,位于灭茬组件处的机体上设置悬挂架,主传动组件安装在悬挂架上,包括具有万向节的主传动杆、变速箱,在悬挂架上设置有限深轮。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排种肥变速箱、排种肥传动轴、排种肥盒、排种肥管;所述覆土组件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杆和减速机构连接排种肥机构的排种肥变速箱的输入轴。进一步的,所述主传动组件与灭茬组件、灭茬组件与清草组件均采用皮带和皮带轮连接,在机体上设置有皮带张紧轮机构,用于调节皮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灭茬组件和清草组件,利用灭茬刀将秸杆茬切除并送至揉切刀揉切,揉切后的秸杆送入清草组件保证粉碎的秸杆能沿着设定的方向通过分草板,设置在双承载梁之间上部的清草组件将秸杆彻底粉碎并均匀分布,灭茬、粉碎效果好;开沟器开沟,覆土组件完成覆土的同时带动播种肥组件播种施肥,集灭茬、播种、覆盖一次完成,机体的设计保证了灭茬后对秸杆的揉切和粉碎合理衔接,开沟器的设计使得开沟效果理想,而双承载梁的设计特别是针对播幅扩大到360cm或以上时能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视);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后视);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11、双承载梁,12、机体罩壳,13、悬挂架,14、限深轮,2、主传动组件,21、主传动杆,22、变速箱,3、灭茬组件,31、动力轴,32、灭茬刀,33、揉切刀,4、清草组件,41、传动轴,42、清草刀,43、分草板,44、刀片,45、分草刀,5、播种肥组件,51、种肥箱,52、排种肥机构,521、排种肥变速箱,522、排种肥传动轴,523、排种肥盒,524、排种肥管,53、开沟器,54、加强管,55、U型螺钉,56、固定板,57、减速机构连接杆,58、减速机构,6、覆土组件,61、地轮,62、连接板,63、仿形调节杆,7、皮带张紧轮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的一种秸杆还田播种机,由机体I和安装在机体上的主传动组件2、灭茬组件3、清草组件4、播种肥组件5、覆土组件6组成;所述主传动组件2连接灭茬组件3的动力轴,灭茬组件3的动力轴连接清草组件4的传动轴;所述覆土组件6输出轴连接播种肥组件5的输入轴;所述灭茬组件3包括动力轴31、均匀间隔分布在动力轴上Y型灭茬刀32和安装在机体上的揉切刀33 ;所述清草组件4包括传动轴41、均匀间隔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清草刀42、设置在机体上的分草板43 ;所述播种肥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种肥箱51、排种肥机构52、开沟器53 ;所述开沟器53设置两排,并在两排上互相间隔排列,在机体I上设置双承载梁11,用于固定两排开沟器。由于采用双承载梁11,增加了大型机械的强度,该梁可直接焊在机体侧板上,也可以用螺栓固定,以方便上下前后移动调节,满足不同作物播种及清草不同作物秸杆的需要。分草板43集踏、分草于一体,将粉碎后的草一次均匀覆盖在地面上。所述覆土组件6包括地轮61 ;—端安装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地轮轴的连接板62 ;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板上的仿形调节杆63,仿形调节杆63由固定锁式螺栓、缓冲弹簧、调节接杆连接组成,当播种机工作遇到地面不平时,可保证地轮上下浮动,使播种深浅一致,不露种。所述地轮61为两端设置具有一周抓地齿的圆柱体。保证了地轮不产生跳动,覆土效果好。所述清草组件4的传动轴安装在双承载梁11之间的上部机体上,所述清草刀42由刀片44和通过螺栓固定刀片的刀片座组成,所述刀片4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还田播种机,包括机体(1)和安装在机体上的主传动组件(2)、灭茬组件(3)、播种肥组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清草组件(4)、覆土组件(6),所述主传动组件(2)连接灭茬组件(3)的动力轴,灭茬组件(3)的动力轴连接清草组件(4)的传动轴;所述覆土组件(6)输出轴连接播种肥组件(5)的输入轴;所述灭茬组件(3)包括动力轴(31)、均匀间隔分布在动力轴上Y型灭茬刀(32)和安装在机体上的揉切刀(33);所述清草组件(4)包括传动轴(41)、均匀间隔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清草刀(42)、设置在机体上的分草板(43);所述播种肥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种肥箱(51)、排种肥机构(52)、开沟器(53);所述开沟器(53)设置两排,并在两排上互相间隔排列,在机体(1)上设置双承载梁(11),用于固定两排开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慕洲张武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帮扶灭茬播种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