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鄢和章专利>正文

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23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实现快速充气、即使一些气囊破损仍具有相当救生效果的救生器具,包括气囊、气管、气体发生器和单向阀,其关键在于气囊至少有两个,相对封闭并连为一体,气管一端与气体发生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气囊数量相等的单向阀,这些单向阀分别设置在各气囊的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无论是溺水还是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突然袭击或高空作业时发生事故,均可起到或增加浮力或缓解冲撞的作用,从而达到救生的目的;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充气救生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上救生器具,如木棉或泡沫塑料做的救生圈、救生衣等,其体积大、携带不便;人工充气或压缩空气充气的气囊式救生器具,其缺点是必须在下水前将其充好气备用,其体积大、携带也不方便。尤其是水上作业、抗洪抢险、游泳等,随身携带这样的救生器具很不方便。中国专利CN86106182公开了一种“游泳救生带”,其化学物质的混合与化学反应速度较慢,救生效果不佳,配装备用的化学物质易受潮发生缓慢化学反应,有效使用期短。此外,上述的那些只有一个气囊的救生器具,一经破损,不仅不能救生,反而会成为自救或被救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充气、即使一些气囊破损仍具有相当救生效果的救生器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即这种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包括气囊、气管、气体发生器和单向阀,其关键在于气囊至少有两个,相对封闭并连为一体,气管一端与气体发生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气囊数量相等的单向阀,这些单向阀分别设置在各气囊的进气口。所述的气体发生器,有一个呈曲线型/折线型/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型的产气筒,在产气筒侧壁上,设有一个进水孔,进水孔与螺栓连接,螺栓一端插入激发器侧壁的孔中,激发器下面设有弹簧,激发器上面设有一支架,支架上放有在水的作用下迅速产生高压气体的反应块。所述的反应块为反应后产生气体多的化学物质,如电石、碳酸氢钠与盐酸或碳酸钠与硫酸或碳酸氢氨与盐酸或碳酸氢钠与硫酸。当人们在水下发生险情时,只需旋出螺栓,在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由激发器刺破反应块的包装,使水与化学物质结合,产生化学反应,产出大量气体,瞬间充斥气囊,从而达到救生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所述的气体发生器,有一个呈曲线型/折线型/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型的产气筒,在产气筒内腔,设有一引信,引信上放有在其作用下产生高压气体的火药,在引信下方,设有撞针,撞针下面设有弹簧,设在产气筒侧壁上的销插入撞针柱面上的凹坑中。备有此种气体发生器的救生器具,当人们在水上或者在高空作业或者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突然袭击等情况下,遇到危险时,只要拔出设在产气筒侧壁上的、插入撞针柱面上的凹坑中的销,便可使撞针撞击引信,从而使产气筒中的火药发生爆炸,产生大量气流,瞬间充斥气囊,使处于水下的人能够浮起,使从高空坠下的人可获得缓冲,从而达到救生的目的。当然,也不排斥利用压电开关点燃炸药的结构。所述的救生器具其形状为背心状/游泳衣状/救生圈状;亦可制成管带状/条状/块状。所述的形状为管带状/条状/块状的救生器具可附于或缝制在游泳衣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本技术可实现快速充气、由于设有两个以上的气囊,即使一些气囊破损仍具有相当救生效果,其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无论是溺水还是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突然袭击或高空作业时发生事故,均可起到或增加浮力或缓解冲撞的作用,从而达到救生的目的;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表达了救生器具制成救生衣的情景;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图;图3本技术的另一种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包括气囊2、气管3、气体发生器5和单向阀4,其关键在于气囊2至少有两个,相对封闭并连为一体,气管3一端与气体发生器5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气囊2数量相等的单向阀4,这些单向阀4分别设置在各气囊2的进气口。参见图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有一个呈曲线型/折线型/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型的产气筒,在产气筒侧壁上,设有一个进水孔,进水孔与螺栓10连接,螺栓10一端插入激发器9侧壁的孔中,激发器9下面设有弹簧11,激发器9上面设有一支板8,支板8上放有在水的作用下迅速产生高压气体的反应块7。激发器9大端形状为铣有两个扁的柱体。参见图3,所述的气体发生器,有一个呈曲线型/折线型/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型的产气筒,在产气筒内腔,设有一引信16,引信16上放有在其作用下产生高压气体的火药12,在引信16下方,设有撞针13,撞针13下面设有弹簧14,设在产气筒侧壁上的销15插入撞针13柱面上的凹坑中。所述的气囊2上设有一个排气管,排气管一端与气囊相通,另一端通过堵头1封闭。所述的排气管与堵头1螺纹联接,以便于排放气体,以备再次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包括气囊(2)、气管(3)、气体发生器(5)和单向阀(4),其特征在于气囊(2)至少有两个,相对封闭并连为一体,气管(3)一端与气体发生器(5)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气囊(2)数量相等的单向阀(4),这些单向阀(4)分别设置在各气囊(2)的进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发生器,有一个呈曲线型/折线型/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型的产气筒,在产气筒侧壁上,设有一个进水孔,进水孔与螺栓(10)连接,螺栓(10)一端插入激发器(9)侧壁的孔中,激发器(9)下面设有弹簧(11),激发器(9)上面设有一支板(8),支板(8)上放有在水的作用下迅速产生高压气体的反应块(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发生器,有一个呈曲线型/折线型/曲线和折线的组合型的产气筒,在产气筒内腔,设有引信(16),引信(16)上放有在其作用下产生高压气体的火药(12),在引信(16)下方,设有撞针(13),撞针(13)下面设有弹簧(14),设在产气筒侧壁上的销(15)插入撞针(13)柱面上的凹坑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2)上设有一个排气管,排气管一端与气囊相通,另一端通过堵头(1)封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与堵头(1)螺纹联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器具其形状为背心状/游泳衣状/救生圈状;亦可制成管带状/条状/块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状为管带状/条状/块状的救生器具可附于或缝制在游泳衣上。专利摘要一种可实现快速充气、即使一些气囊破损仍具有相当救生效果的救生器具,包括气囊、气管、气体发生器和单向阀,其关键在于气囊至少有两个,相对封闭并连为一体,气管一端与气体发生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气囊数量相等的单向阀,这些单向阀分别设置在各气囊的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无论是溺水还是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突然袭击或高空作业时发生事故,均可起到或增加浮力或缓解冲撞的作用,从而达到救生的目的;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文档编号B63C9/18GK2806304SQ200520009578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鄢和章 申请人:鄢和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充气救生器具,包括气囊(2)、气管(3)、气体发生器(5)和单向阀(4),其特征在于:气囊(2)至少有两个,相对封闭并连为一体,气管(3)一端与气体发生器(5)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气囊(2)数量相等的单向阀(4),这些单向阀(4)分别设置在各气囊(2)的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和章
申请(专利权)人:鄢和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