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下水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20571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下水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地面上造船的造船步骤;通过多个滑靴和液压千斤顶提升建造的船只的预顶起步骤;用牵引设备使在滑梁上支撑船只的滑靴和液压千斤顶滑行,从而使船只朝驳船横向移动的移船步骤;将移动的船只装载到驳船上的载船步骤;以及通过使载有船只的驳船潜水而使船只漂浮的使船只下水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般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下水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须使用船坞,将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装载到驳船上,然后驳船潜入水中以使船只下水的横向下水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在传统的造船方法中,需要制作几个构成船只的单元块,并通过在干船坞中使用龙门起重机将这些单元块组装起来。然后,在干船坞中引入海水以使船只纵向下水。由于闸门的尺寸和起重机的纵向位移有限,分布在全世界的所有干船坞都是沿着纵向延伸,因此只能使船只沿纵向下水(在使船只横向下水的情况下,必须安装巨型闸门)。目前,遍及世界各地的干船坞数量有限而不能满足船只需要,然而,由于要建造一个干船坞,需要庞大的建造成本和保养维修费用,所以建造一个干船坞是很困难的。因此,由于干船坞数量有限,所以接收船只订单的限制必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下水的方法和设备,由于在地面上建造的船只能够下水入海,所以不存在由于船只需要而产生的船坞短缺现象,节省了船坞建造成本和保养维修费用,并且通过减少建造船坞所需空间而使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通过在地面上造船而提高船只的生产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下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地面上造船的造船步骤;通过多个滑靴(skid shoe)和液压千斤顶提升建造的船只的预顶起步骤;通过牵引设备使在滑梁上支撑船只的滑靴和液压千斤顶滑行,从而使船只朝驳船横向移动的移船步骤;将移动的船只装载到驳船上的载船步骤;以及通过使载有船只的驳船潜水而使船只漂浮的使船只下水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下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从在地面上建造的船只的底面延伸到安装桩帽的位置的多个混凝土垫;安装在混凝土垫上端表面的滑梁;与滑梁上表面和船只底面接触的多个滑靴;位于滑靴底面下以沿着滑梁滑动的液压千斤顶;在与安装在混凝土垫上端表面的滑梁相同高度处,连续连接在桩帽和码头之间的连接桥;以及与连接桥具有相同高度,并在其两端通过销钉连接到码头和驳船的连接梁。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在地面上建造好的船只被载入驳船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显示在地面上建造好的船只被载入驳船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显示在地面上建造好的船只被载入驳船之前的状态的正视图;图5是显示被载入驳船后的船只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显示被载入驳船后的船只的侧视图;图8是显示被载入驳船后的船只的正视图;图9是显示使用驳船下水后的船只的侧视图;图10是图9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1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靴和牵引装置的详图; 图1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驳船上端构造的视图;图1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使船只横向下水的码头截面的详图;以及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块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以附图为参考,其中用在不同的图中的相同参考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部件。图1是显示在地面上建造好的船只被载入驳船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显示在地面上建造好的船只被载入驳船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显示在地面上建造好的船只被载入驳船之前的状态的正视图;图5是显示被载入驳船后的船只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显示被载入驳船后的船只的侧视图;图8是显示被载入驳船后的船只的正视图;图9是显示使用驳船下水后的船只的侧视图;图10是图9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1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靴和牵引装置的详图;图1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驳船上端构造的视图;图1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使船只横向下水的码头截面的详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块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下水的方法包括在地面上造船的造船步骤(S100);通过多个滑靴和液压千斤顶提升船只的预顶起步骤(S200);通过牵引设备使在滑梁上支撑船只的滑靴和液压千斤顶滑行,从而使船只朝驳船横向移动的移船步骤(S300);将移动的船只装载到驳船上的载船步骤(S400);以及通过使载有船只的驳船潜水而使船只漂浮,从而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移动和下水的使船只下水步骤(S500)。执行造船步骤(S100)是在地面上建造船只。在这个步骤中,安装混凝土垫1,并在混凝土垫1上建造船只100。此时,建造的船只由墩台(block)支撑,滑梁(skid beam)3安装在从船只延伸到桩帽(pile cap)2顶端的混凝土垫1的上表面上。安装混凝土垫1是为了在移动船只时分散作用在地面上的集中载荷。当船只建造在地面上并移动时,由于在船尾部分的宽度方向上布置的用以支撑船只载荷的墩台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有限,该载荷将作用在小面积的地面上。因此,安装混凝土垫1以分散作用在没有用桩或类似的东西加固的该地面部分上的集中载荷。滑梁3安装在用以分散作用在地面上的船只载荷的混凝土垫1的上表面上。同与船只底面相接触的滑靴4相连结的液压千斤顶6被安装成能够在滑梁3上滑行。滑梁3的位置和数量要适当确定以便船只能够安全并容易地载入驳船。执行预顶起步骤(S200)是将建造在地面上并由墩台支撑的船只移动到下水位置。预顶起步骤(S200)包括子步骤将滑靴4和液压千斤顶6定位在滑梁3上表面和建好的船只底面之间;以及启动液压千斤顶6以通过滑靴4支撑船只,从而使船只100从墩台上脱离。通过执行这些操作,当船只脱离了支撑船只的墩台时,就可以牵引船只。船只100位于滑靴4上,而液压千斤顶6则位于滑靴4的底面并位于滑梁3的上表面上。由于如上所述安装在船只下面的滑靴4和液压千斤顶6的存在,在船只移动过程中以及间歇停顿过程中,因地面不均匀沉陷(unevensettlement)和驳船的起伏及颠簸而产生的集中载荷能够被均匀分布,从而能够可靠地支撑船只。此外,在船只被液压千斤顶6提升的状态下,船只的船头和船尾部分可能因为船只的自然下沉(sagging)而未从墩台分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船只的船头和船尾部分也另外安装了滑靴和液压千斤顶6,以便在提升船只的时候控制船头和船尾部分的下沉。滑靴4直接与船只的底面接触并且安装在支船架(cradle)5上。液压千斤顶6连接到支船架5的底面。也就是说,搁置在多个滑靴4上的船只和位于滑靴4下面的液压千斤顶6沿着滑梁3移动。所述多个滑靴4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上面安装有液压千斤顶6的多个支船架5也连接成一个整体。执行移船步骤(S300)是将由滑靴4支撑并且由液压千斤顶6提起的船只移动到驳船8上。移船步骤(S300)包括子步骤将滑靴4连接到牵引设备9上;通过使用牵引设备9沿着滑梁3移动滑靴4、支船架5和液压千斤顶6,从而将船只移动到连接桥10上;通过使用牵引设备9沿着连接桥10移动滑靴4、支船架5和液压千斤顶6,从而将船只移动到连接梁(link beam section)11上;以及通过使用牵引设备9沿着连接梁11将船只移动到安装在驳船8的上表面上的滑梁12上,并将驳船8压舱。牵引设备9通常采用推方法或拉方法,并且使用诸如缆式起重器(strand jack)、推拉设备、绞车等组件。当装载船只到驳船上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地面上建造的船只横向下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地面上造船的造船步骤;通过多个滑靴和液压千斤顶提升建造的船只的预顶起步骤;通过牵引设备使在滑梁上支撑船只的滑靴和液压千斤顶滑行,从而使船只朝驳船横向移动的移船步骤; 将移动的船只装载到驳船上的载船步骤;以及通过使载有船只的驳船潜水而使船只漂浮的使船只下水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泰崔文吉尹基暎李春甫裴锡浩权振奭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