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461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原料用模具压铸成型制成上泵毛胚,所述上泵毛胚包含半盖、油杯及手柄安装位;2)、将压铸所得毛胚的边角料进行切料处理;3)、将毛胚因模具成型时合模产生的毛刺去除;4)、将毛胚表面进行抛沙处理;5)、将抛沙后的毛胚进行钻孔和铣面;6)、将机械加工过的上泵进行涂装处理;7)、将涂装过的上泵进行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工位采用转盘式设置使得加工简便高效、产品合格率高,同时减少机械设备数量以及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部件领域的改进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的改进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碟刹上泵制作工艺一般包含以下步骤:重力浇铸、切料、打毛刺、T6热处理、抛沙、机械加工、涂装、装配。其中机械加工包括以下步骤:车孔口、钻柱塞孔(枪钻或钻+绞)、铣手柄槽(包括直槽)、钻供油孔和回油孔、钻手柄孔、钻半盖孔、钻油杯孔、钻开关孔、铣油杯面、钻倒车镜、钻出油孔、打毛刺装箱。然而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设备至少需要数控2台,铣床3台,普通台钻I台,台钻专机I台,三工位台钻5台共12台机床;每个工序分开作业,现场物料堆放多出料慢,要想连续作业一般情况下半成品与成品10:1以上的关系;机台生产节拍不平衡,误差大,废品率高,而且作业人员多,且机器占地面积大,人力成本、厂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简便高效、产品合格率高的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原料用模具压铸成型制成上泵毛胚,所述上泵毛胚包含半盖、油杯及手柄安装位; 2)、将压铸所得毛胚的边角料进行切料处理; 3)、将毛胚因模具成型时合模产生的毛刺去除; 4)、将毛胚表面进行抛沙处理; 5)、将抛沙后的毛胚进行机械加工,所述机械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a)、先利用数控机采用枪钻或钻加绞制作柱塞孔; b)、以柱塞孔为定位孔,利用第一专机钻供油孔、钻回油孔、钻手柄孔、钻半盖孔、钻油杯孔和铣油杯面,所述第一专机包括转盘以及均匀布置在转盘外周的相应钻孔工位和铣面工位; c)、利用第二专机钻开关孔和钻出油孔,所述第二专机上设有相应的钻孔工位和内螺纹加工工位; 6)、将机械加工过的上泵进行涂装处理; 7 )、将涂装过的上泵进行装配。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专机采用蕊棒穿入上泵柱塞孔进行定位,并且以上泵手柄槽毛胚面为依靠防止旋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工艺采用第一专机,其加工工位采用转盘式设置使得加工简便高效、生产周期短、产品合格率高,同时减少了一次加工所用机械设备数量以及占地面积,而且提高了人工效能,减少用人数量,节省人力开支。该新工艺出货快,传统机械加工要2~3天时间,新工艺组合每分钟出2.5只产品,另外传统工艺每个工序分开作业,现场物料堆放多出料慢,要想连续作业的情况下半成品与成品的数量关系为10:1,新工艺是1:1,大大减少车间数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泵结构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泵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泵的半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碟刹上泵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该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原料用模具压铸成型制成上泵毛胚,所述上泵毛胚包含半盖、油杯及手柄安装位;压铸为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成型,所得产品更加精密。2)、将压铸所得毛胚用切刀切除边角料; 3)、将毛胚因模具成型时合模产生的毛刺用打毛刺机进行打毛刺处理; 4)、用抛沙机对毛胚表面进行抛沙处理; 5)、将抛沙后的毛胚进行机械加工,机械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a)、先利用数控机采用枪钻或钻加绞制作柱塞孔I; b)、以柱塞孔I为定位孔,利用第一专机钻供油孔2、钻回油孔7、钻手柄孔3、钻半盖孔4、钻油杯孔5和铣油杯面6,所述第一专机包括转盘以及均匀布置在转盘外周的相应钻孔工位和铣面工位;所述供油孔2与回油孔7位于油杯底部,连通油杯与柱塞孔I,供油孔2为油路系统内补充油量作用,回油孔7是当压力产生后,不需要继续刹车时,卸压用的;手柄孔3为手柄安装孔,油杯孔5为油杯盖安装孔;对油杯面进行铣面处理,增强油杯与油杯盖组合时的密封性;第一专机采用转盘原理,预设10个工位,每36度转一次,加工6道工序,使用10个工装,气动动力头11个,另加4个多轴器共15把刀具(钻头、丝锥、铣刀等)完成一次加工,加工时间(包括装夹)每15秒/只。尽可能多的完成I次装夹所能加工的工序,利用一个正面加一个外侧面所需要完成的工件加工尺寸。定位点为孔口及柱塞孔,采用蕊棒定位,为了防止旋转,外加泵体外形毛坯面靠山,防止产品加工时转动。C)、利用第二专机钻开关孔8和钻出油孔9,所述第二专机上设有相应的钻孔工位和内螺纹加工工位;所用工具为钻机和丝锥,采用定位推动原理,完成转盘机不能加工的其它需要加工工序,而第二专机的定位推动是靠气缸加阻尼器(缓冲),或用丝杆与滑块数控系统控制。6)、将机械加工过的上泵进行涂装处理,增强防锈、防腐蚀性能。7)、将涂装过的上泵进行装配,即在上泵上安装手柄、油杯盖、活塞等。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位采用转盘式设置使得加工简便高效、产品合格率高,同时减少机械设备数量以及占地面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而且减少人力需求和成本,本工艺必会得到广泛使用,给生产以及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原料用模具压铸成型制成上泵毛胚,所述上泵毛胚包含半盖、油杯及手柄安装位; 2)、将压铸所得毛胚的边角料进行切料处理; 3)、将毛胚因模具成型时合模产生的毛刺去除; 4)、将毛胚表面进行抛沙处理; 5)、将抛沙后的毛胚进行机械加工,所述机械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a)、先利用数控机采用枪钻或钻加绞制作柱塞孔; b)、以柱塞孔为定位孔,利用第一专机钻供油孔、钻回油孔、钻手柄孔、钻半盖孔、钻油杯孔和铣油杯面,所述第一专机包括转盘以及均匀布置在转盘外周的相应钻孔工位和铣面工位; c)、利用第二专机钻开关孔和钻出油孔,所述第二专机上设有相应的钻孔工位和内螺纹加工工位; 6)、将机械加工过的上泵进行涂装处理; 7 )、将涂装过的上泵进行装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专机采用蕊棒穿入上泵柱塞孔进行定位,并且以上泵手柄槽毛胚面为依靠防止旋转。【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原料用模具压铸成型制成上泵毛胚,所述上泵毛胚包含半盖、油杯及手柄安装位;2)、将压铸所得毛胚的边角料进行切料处理;3)、将毛胚因模具成型时合模产生的毛刺去除;4)、将毛胚表面进行抛沙处理;5)、将抛沙后的毛胚进行钻孔和铣面;6)、将机械加工过的上泵进行涂装处理;7)、将涂装过的上泵进行装配。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位采用转盘式设置使得加工简便高效、产品合格率高,同时减少机械设备数量以及占地面积。【IPC分类】B23P15/00【公开号】CN104907775【申请号】CN201510348943【专利技术人】虞小勇 【申请人】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碟刹上泵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将原料用模具压铸成型制成上泵毛胚,所述上泵毛胚包含半盖、油杯及手柄安装位;2)、将压铸所得毛胚的边角料进行切料处理;3)、将毛胚因模具成型时合模产生的毛刺去除;4)、将毛胚表面进行抛沙处理;5)、将抛沙后的毛胚进行机械加工,所述机械加工包括以下步骤,a)、先利用数控机采用枪钻或钻加绞制作柱塞孔;b)、以柱塞孔为定位孔,利用第一专机钻供油孔、钻回油孔、钻手柄孔、钻半盖孔、钻油杯孔和铣油杯面,所述第一专机包括转盘以及均匀布置在转盘外周的相应钻孔工位和铣面工位;c)、利用第二专机钻开关孔和钻出油孔,所述第二专机上设有相应的钻孔工位和内螺纹加工工位;6)、将机械加工过的上泵进行涂装处理;7)、将涂装过的上泵进行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