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5135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8:27
一种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包括垫板、储药格及记录单;所述储药格固设在所述垫板上的左端处;所述记录单紧邻储药格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记录单为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所述记录单的每联上从左至右包括用药记录和抢救记录;所述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中的首联上,位于用药记录位置上设有不干胶层。本方案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记录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辅助医疗用品
,涉及一种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
技术介绍
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既需要紧密配合医生做好治疗、给药工作,又需要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及给药措施。抢救结束后的6小时内,护理人员需及时补充完整抢救记录并提醒医生据实补录医嘱。如遇到患者转科、入手术室、交接班等情况时,护理人员需要与下一班人员进行关于患者病情变化、治疗、给药、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抢救记录的详细交接。详细准确的抢救记录是临床科室对抢救病人进行大讨论时重要的学习资料。同时,抢救记录也是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有力法律文件。因此,抢救时的准确详细记录至关重要,通常记录单至少要四份,一份留底,一份给医生,方便与医生进行核对并提醒医生开医嘱,一份要留给护士写抢救护理记录,还有一份用作交班。而在临床上,目前尚未有一种统一的抢救记录单格式,临床上大多用白纸记录,再根据需要复写成多份,容易丢失,不方便存放,且重复写固定信息造成工作量大,记录容易出错。另外,在临床抢救过程中,通常将用完的空安瓿或者小药瓶与其他废物一起存放在弯盘里,这样一来容易丢失,二来给核对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宄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及记录准确性的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包括垫板、储药格及记录单;所述储药格固设在所述垫板上的左端处;所述记录单紧邻储药格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记录单为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所述记录单的每联上从左至右包括用药记录和抢救记录;所述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中的首联上,位于用药记录位置上设有不干胶层。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不干胶层上从上至下间距设有可撕断的折线痕。也就是说只要写一次药品的使用记录,然后沿着折线痕可将不干胶撕下来贴在输液袋上,这样就不需要重复记录;2、上述方案中,所述不干胶层上从上至下间距为5cm ;3、上述方案中,所述垫板为硬纸板结构,以增加记录单的挺度;4、上述方案中,所述储药格为透明方格结构,其长宽高尺寸为5cmX5cmX5c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适用,方便护理抢救工作的记录,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记录的准确性。提高了抢救过程中记录的效率和详细性;2、本技术设置储药格,可以将急救过程中药品用完的空安瓿、空药瓶专门存放在储药格内,在护理抢救制度里规定,用完的空安瓿、空药瓶不可直接丢弃,需抢救结束后经双人核对方可丢弃,所以把药物使用的记录和空安瓿放在一起,方便事后核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记录单内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和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包括垫板1、储药格2及记录单3 ;所述储药格2固设在所述垫板I上的左端处;所述记录单3紧邻储药格2设置在所述垫板I上;所述记录单为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所述记录单3的每联上从左至右包括用药记录和抢救记录;所述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中的首联上,位于用药记录位置上设有不干胶层(图中未示出)。所述不干胶层上从上至下间距设有可撕断的折线痕(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只要写一次药品的使用记录,然后沿着折线痕可将不干胶层撕下来贴在输液袋上,这样就不需要重复记录。所述不干胶层上从上至下间距为。所述垫板为硬纸板结构,以增加记录单的挺度。所述储药格为透明方格结构,其长宽高尺寸为5cmX5cmX5cm。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适用,方便护理抢救工作的记录,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记录的准确性。设置储药格,可以将急救过程中药品用完的空安瓿、空药瓶专门存放在储药格内,在护理抢救制度里规定,用完的空安瓿、空药瓶不可直接丢弃,需抢救结束后经双人核对方可丢弃,所以把药物使用的记录和空安瓿放在一起,方便事后核对。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储药格及记录单;所述储药格固设在所述垫板上的左端处;所述记录单紧邻储药格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记录单为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所述记录单的每联上从左至右包括用药记录和抢救记录;所述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中的首联上,位于用药记录位置上设有不干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干胶层上从上至下间距设有可撕断的折线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干胶层上从上至下间距为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为硬纸板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格为透明方格结构,其长宽高尺寸为5cmX5cmX5cm。【专利摘要】一种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包括垫板、储药格及记录单;所述储药格固设在所述垫板上的左端处;所述记录单紧邻储药格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记录单为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所述记录单的每联上从左至右包括用药记录和抢救记录;所述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中的首联上,位于用药记录位置上设有不干胶层。本方案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记录准确性。【IPC分类】A61G12/00【公开号】CN204618700【申请号】CN201520271116【专利技术人】奚靖婷, 秦楠, 朱乃芬 【申请人】苏州市立医院【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危重症患者用抢救记录单;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储药格及记录单;所述储药格固设在所述垫板上的左端处;所述记录单紧邻储药格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记录单为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所述记录单的每联上从左至右包括用药记录和抢救记录;所述一式四联的复写打印纸结构中的首联上,位于用药记录位置上设有不干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靖婷秦楠朱乃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