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成玲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801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床头、床尾和床腿,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输液架,所述床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板,所述床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床板的侧边还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床板下表面设置一置物平台,所述床尾上设置有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功能多样,设置有输液架方便了病人输液,柔性板和柔性带的设置方便了病人外出,当室内温度较低时,病人可以将手放在恒温箱内,滑动支撑板的设置使得病人可以很方便进行饮食,通孔有效解决一些行走困难病人的大小便问题,控制组件方便病人呼叫护士以及调节病房内的温度,辅助装置大大减轻了病人起身时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
技术介绍
在护理领域,护理床用于为病人提供睡觉的工具。其中,输液治疗是医院救治病人的重要手段,输液架分为立柱式和轨道式,前者放置在护理床边,占地面积大,给病房卫生清洁工作带来不便,当病房内人员较为拥挤时,还有可能将输液架碰翻;后者滑动安装在天花板的滑轨上,输液架只能局限于轨道的滑动范围内使用,当病人需要到室外活动时,需要护理人员高举输液瓶才能到室外活动,不仅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由于病人患者体质的特殊性,使其不能很方便大小便或者坐立起来进行饮食活动,并且在病人不舒服时,如果没有亲人在旁边看护,病人呼唤护士不方便,并且一般在病房内只有一个空调遥控器,病人寻找遥控器控制空调的温度不是很方便,如果有多个病人时,也无法做到人手一个遥控器。对于骨折患者而言,起身行动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患者移动幅度过大,不仅会造成自己强烈的疼痛感更加不利于骨折处的恢复,同时骨折患者长时间卧床会产生严重的疲惫感,此时就需要起身坐立或者下床行动,以此来变动姿势缓解疲劳感,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病人家属或者看护人员辅助起身,由于家属或医护人员用力不到位,都会导致骨折患者的强烈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床头、床尾和床腿,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方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的两端设置有柔性带,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端设有两个挂钩;所述扶手上还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的底部,所述床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板,所述床板上位于病人躺卧时的臀部位置处开设一通孔,所述床板的侧边还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床板下表面设置一置物平台,所述床尾上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铰接在床尾上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顶端固定设有与转动臂垂直的横臂,所述转动臂上还设有若干交错布置的支臂,所述支臂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支臂的内腔中设有可沿支臂的内壁滑动的伸缩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板上还设置有恒温箱。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显示屏、呼唤按钮、升温按钮和降温按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功能多样,扶手上设置的输液架,方便了病人输液,避免了输液架放置在护理床边占地面积大、影响清洁病房卫生等问题;柔性板和柔性带的设置,使得当病人需要到室外活动时,可以将第二连接管从接头上取下,通过柔性板和柔性带可以将输液瓶背在病人的背上,方便了病人外出;滑轨上设置有滑块,使得输液架可以可以按照病人的位置滑动到合适的位置,方便了病人输液;恒温箱的设置,使得当室内温度较低时,病人可以将手放在恒温箱内,避免了输液过程中手部冰凉不适;滑动支撑板的设置使得病人可以很方便进行饮食;床板上的通孔,有效解决一些行走困难病人的大小便问题;通过床板上固定在病人手旁的控制组件,很方便地呼叫护士以及调节病房内的温度;辅助装置大大减轻了病人起身时的疼痛感,满足现代化医院更高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床板、2-床头、3-床尾、4-扶手、5-输液架、51-第一连接管、52-第二连接管、53-接头、54-柔性板、55-柔性带、56-挂钩、6-恒温箱、7-控制组件、71-显示屏、72-呼唤按钮、73-升温按钮、74-降温按钮、8-滑动支撑板、9-通孔、10-置物平台、11导轨、12-辅助装置、121-横臂、122-转动臂、123-支臂、124-伸缩臂、13-床腿、1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1、床头2、床尾3和床腿13,所述床板I的一侧设置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设置有输液架5,所述输液架5包括第一连接管5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管51上方的第二连接管52,所述第一连接管51和所述第二连接管52通过接头5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52上固定连接有柔性板54,所述柔性板54的两端设置有柔性带55,所述第二连接管52的顶端设有两个挂钩56 ;为了方便病人输液,所述扶手4上还设置有滑轨41,所述滑轨41上设有滑块42,所述滑块4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51的底部,所述输液架5可以按照病人的位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当室内温度较低时,为了避免输液过程中手部冰凉不适,所述床板I上还设置有恒温箱6,输液时,可以将病人的手放进恒温箱6内;所述床腿13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4,方便护理床的随时移动;所述床板I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板8,所述滑动支撑板8呈L型,所述滑动支撑板8用于病人吃饭或放置其他物品,所述滑动支撑板8可以通过床板一侧的导轨11进行滑动;所述床板I上位于病人躺卧时的臀部位置处开设一通孔9,有效解决一些行走困难病人的大小便问题;所述床板I下表面设置一置物平台10,所述置物平台10可沿床板I的横向抽出,置物平台10用于搁置便器,通过设置置物平台10,收拾便器时,只需将置物平台10抽出,即可以清理便器,不需要护理人员弯腰从床底取;所述床板I的侧边还设置有控制组件7,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显示屏71、呼唤按钮72、升温按钮73和降温按钮74 ;所述显示屏71用于显示病房内的温度,按下呼唤按钮72后,医护人员即知道病人的需求,所述升温按钮73和降温按钮74分别用于通过红外线控制空调升温或降温。所述床尾3上设置有辅助装置12,所述辅助装置12包括铰接在床尾3上的转动臂122,所述转动臂122的顶端固定设有与转动臂122垂直的横臂121,所述转动臂122上还设有若干交错布置的支臂123,所述支臂123为内部中空结构,支臂123的内腔中设有可沿支臂123的内壁滑动的伸缩臂124。在使用辅助装置12时,将转动臂122转到靠近骨折患者的一侧,然后患者可以握住横臂121,根据自己的给力力度慢慢起身,以此减轻起身带来的疼痛感,方便自己施力起身,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不使用辅助装置12起身时,可以将转动臂122旋转到床尾3的外侧,使转动臂122朝下,然后利用转动臂122上的支臂123晾晒毛巾、小衣物等生活用品,若是支臂123的长度不够,可以通过调节伸缩臂124,加长长度,使用方便,不妨碍病床的正常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1)、床头(2)、床尾(3)和床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一侧设置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上设置有输液架(5),所述输液架(5)包括第一连接管(5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管(51)上方的第二连接管(52),所述第一连接管(51)和所述第二连接管(52)通过接头(5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52)上固定连接有柔性板(54),所述柔性板(54)的两端设置有柔性带(55),所述第二连接管(52)的顶端设有两个挂钩(56);所述扶手(4)上还设置有滑轨(41),所述滑轨(41)上设有滑块(42),所述滑块(4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51)的底部,所述床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板(8),所述床板(1)上位于病人躺卧时的臀部位置处开设一通孔(9),所述床板(1)的侧边还设置有控制组件(7);所述床板(1)下表面设置一置物平台(10),所述床尾(3)上设置有辅助装置(12),所述辅助装置(12)包括铰接在床尾(3)上的转动臂(122),所述转动臂(122)的顶端固定设有与转动臂(122)垂直的横臂(121),所述转动臂(122)上还设有若干交错布置的支臂(123),所述支臂(123)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支臂(123)的内腔中设有可沿支臂(123)的内壁滑动的伸缩臂(1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玲
申请(专利权)人:崔成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