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兰青专利>正文

水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138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属于文体领域的新型水上娱乐器械水橇,包括载体和手撑,它是采用了一个圆杆和板平面有一定角度的手撑,使人能较容易站在载体上面撑水,使载体载人运动,从而达到既锻炼身体,又获得娱乐的目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文体领域。现在的水上娱乐器械有划船、冲浪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水上娱乐器械,使人达到既锻炼身体,又获得娱乐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水橇包括载体和手撑,载体上面为一平面,下面为一园孤,前端为园孤尖,后端为截面,手撑是一个园杆和一个长方形板在板的下边中点位置联接组成,园杆和板平面有一角度,人站在载体上,浮在水面上,两手撑着手撑,向后撑水,使载体载人前进,使人达到既锻炼身体,又获得娱乐的目的。手撑园杆和板的联接位置可以在板的一边中点位置,也可以是板的中央及四角中的一角,板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园形、三角形的,园杆和板平面的夹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30度角、45度角、60度角。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水橇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水橇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载体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载体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载体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撑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列中手撑的左视图。图1为水橇的主视图。其中1为载体,2为手撑。通过这个图可看出水橇的原理。图2为水橇的俯视图。通过它可看出水橇各部件的位置。若人站在载体上,手握手撑向后撑水,载体将载人前进。图3、图4、图5为载体的三视图,根据这三个图,可看清载体的形状。图6、图7为手撑,手撑的园杆和板平面的夹角成直角,联接位置在下边的中点位置。权利要求1.水橇包括载体和手撑,其特征是载体上面为一平面,下面为园孤,前端有园弧尖,后面为截面,手撑是一个园杆和一个长方形板在下边中点位置联连组成,园杆和板平面有一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水橇,其特征是手撑的园杆和板的联接位置可以是在板的一边中点位置,也可以是板的中央及四角中的一角,板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园形、三角形的,园杆和板平面的夹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30度角、45度角、60度角。专利摘要一种属于文体领域的新型水上娱乐器械水橇,包括载体和手撑,它是采用了一个圆杆和板平面有一定角度的手撑,使人能较容易站在载体上面撑水,使载体载人运动,从而达到既锻炼身体,又获得娱乐的目的。文档编号B63B35/73GK2218135SQ9520644公开日1996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贺兰青 申请人:贺兰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橇:包括载体[1]和手撑[2],其特征是载体[1]上面为一平面,下面为园弧,前端有园弧尖,后面为截面,手撑[2]是一个园杆和一个长方形板在下边中点位置联连组成,园杆和板平面有一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兰青
申请(专利权)人:贺兰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