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继富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骨科骨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067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2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骨科骨钻,包括钻头、钻杆及骨钻壳体,钻头包括第一节钻头及第二节钻头,第一节钻头的直径小于第二节钻头,第一节钻头与第二节钻头相连且位于第二节钻头的下方;第二节钻头的上端与钻杆相连,钻杆外套装有给水通道,给水通道轴向均布有多个给水孔;给水通道外套装有骨屑通道,骨屑通道轴向均布有多个骨屑吸引孔;骨钻壳体内设置有水腔及骨屑腔;水腔底部与给水通道上端连通,骨屑腔底部与骨屑通道上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安全卫生,钻孔时可一次将孔钻好,减少医疗风险,提高效率;同时钻孔时还有给钻头淋水降温和吸引收集骨屑的作用,降低钻孔发热对患者的损害,同时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医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骨科骨钻
技术介绍
在骨科手术中常用到骨钻,要求切削锋利、阻力小,利于操作。但是在钻头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与骨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钻头表面和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不仅不利于手术的进行,还会加快钻头的磨损。因此,现有情况下,手术中必须有其他医务人员的配合,在钻磨的同时,进行加水降温,并需吸引清理骨肩。但是,这样操作,不仅配合起来影响术者视野,也造成了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增加,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现用的骨科钻孔技术为一根较细的直杆式电动钻头,第一次钻孔,定位,然后再用较粗的直杆式钻头,顺着第一次钻孔的方位,二次加租钻孔,以便于上锁丁。但这种通过二次钻孔的方式,在第二次加粗钻孔时,很容易定位不准,偏离定位点,甚至手术过程中会造成人为的创伤,同时,病人需要承受二次痛苦,增加手术时间,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骨科骨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骨科骨钻,包括钻头、钻杆及骨钻壳体,所述钻头包括第一节钻头及第二节钻头,所述第一节钻头的直径小于第二节钻头,所述第一节钻头与第二节钻头相连且位于第二节钻头的下方;所述第二节钻头的上端与钻杆相连,所述钻杆外套装有给水通道,所述给水通道轴向均布有多个给水孔;所述给水通道外套装有骨肩通道,所述骨肩通道与给水通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骨肩通道轴向均布有多个骨肩吸引孔;所述骨钻壳体内设置有水腔及骨肩腔,所述水腔位于骨肩腔的上面;所述水腔底部与给水通道上端连通,所述骨肩腔底部与骨肩通道上端连通;所述骨肩腔内的骨钻壳体内壁上设置有负压吸肩装置;所述水腔内的骨钻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给水装置;所述骨钻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位于水腔之上的腔体内,所述钻杆穿过骨肩腔及水腔与电机相连接;所述钻杆与水腔之间设置有防锈蚀的隔离腔;所述骨钻壳体外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负压吸肩装置、给水装置及电机电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压吸肩装置为负压风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给水装置为液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给水孔直径为0.5-1.0毫米,所述骨肩吸引孔直径为1.0-1.5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给水通道和给水孔,在钻头工作的同时给钻头淋水降温,保证钻头表面温度不致过高,保护骨组织和钻头不受高温影响,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骨肩通道及骨肩吸引孔,在钻头工作的同时吸引钻磨下来的骨肩,使得医生能够准确的把握钻磨程度,增加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设置直径不同的第一节钻头和第二节钻头,钻孔时可以一次将孔钻好,无需二次钻孔,更方便找到对侧孔,避免了传统的二次钻孔时的定位不准,费时费力的情况,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增加了安全性,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设置隔离腔,防止水腔内的冲淋水锈蚀钻杆,更加安全卫生,同时增加了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卫生,钻孔时可一次将孔钻好,避免传统二次钻孔定位不准的情况,减少医疗风险,提高效率;同时钻孔时还有给钻头淋水降温和吸引收集骨肩的作用,降低钻孔发热对患者的损害,同时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骨科骨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型骨科骨钻的A-A方向的剖视图。1-第一节钻头,2-第二节钻头,3-钻杆,4_给水通道,41-给水孔,5_间隙,6_骨肩通道,61-骨肩吸引孔,7-骨钻壳体,8-骨肩腔,9-负压吸肩装置,10-水腔,11给水装置,12-控制器,13-电机,14-隔离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骨科骨钻,包括钻头、钻杆3及骨钻壳体7,所述钻头包括第一节钻头I及第二节钻头2,所述第一节钻头I的直径小于第二节钻头2,所述第一节钻头I与第二节钻头2相连且位于第二节钻头2的下方;所述第二节钻头2的上端与钻杆3相连,所述钻杆3外套装有给水通道4,所述给水通道4轴向均布有多个给水孔41 ;所述给水通道4外套装有骨肩通道6,所述骨肩通道6与给水通道4之间设有间隙5,所述骨肩通道6轴向均布有多个骨肩吸引孔61 ;所述骨钻壳体7内设置有水腔10及骨肩腔8,所述水腔10位于骨肩腔8的上面;所述水腔10底部与给水通道4上端连通,所述骨肩腔8底部与骨肩通道6上端连通;所述骨肩腔8内的骨钻壳体7内壁上设置有负压吸肩装置9 ;所述水腔10内的骨钻壳体7内壁上设置有给水装置11 ;所述骨钻壳体7内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设置于位于水腔10之上的腔体内,所述钻杆3穿过骨肩腔8及水腔10与电机13相连接;所述钻杆3与水腔10之间设置有防锈蚀的隔离腔14 ;所述骨钻壳体7外设置有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与负压吸肩装置9、给水装置11及电机13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增加了给水通道4和给水孔41,在钻头工作的同时给钻头淋水降温,保证钻头表面温度不致过高,保护骨组织和钻头不受高温影响,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骨肩通道6及骨肩吸引孔61,在钻头工作的同时吸引钻磨下来的骨肩,使得医生能够准确的把握钻磨程度,增加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设置直径不同的第一节钻头I和第二节钻头2,钻孔时可以一次将孔钻好,无需二次钻孔,更方便找到对侧孔,避免了传统的二次钻孔时的定位不准,费时费力的情况,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增加了安全性,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设置隔离腔14,防止水腔内的冲淋水锈蚀钻杆3,更加安全卫生,同时增加了使用寿命。所述电机13为驱动电机,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器12可以调节电机13的转速和转向。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新型骨科骨钻,包括钻头、钻杆及骨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包括第一节钻头及第二节钻头,所述第一节钻头的直径小于第二节钻头,所述第一节钻头与第二节钻头相连且位于第二节钻头的下方;所述第二节钻头的上端与钻杆相连,所述钻杆外套装有给水通道,所述给水通道轴向均布有多个给水孔;所述给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骨科骨钻,包括钻头、钻杆及骨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包括第一节钻头及第二节钻头,所述第一节钻头的直径小于第二节钻头,所述第一节钻头与第二节钻头相连且位于第二节钻头的下方;所述第二节钻头的上端与钻杆相连,所述钻杆外套装有给水通道,所述给水通道轴向均布有多个给水孔;所述给水通道外套装有骨屑通道,所述骨屑通道与给水通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骨屑通道轴向均布有多个骨屑吸引孔;所述骨钻壳体内设置有水腔及骨屑腔,所述水腔位于骨屑腔的上面;所述水腔底部与给水通道上端连通,所述骨屑腔底部与骨屑通道上端连通;所述骨屑腔内的骨钻壳体内壁上设置有负压吸屑装置;所述水腔内的骨钻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给水装置;所述骨钻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位于水腔之上的腔体内,所述钻杆穿过骨屑腔及水腔与电机相连接;所述钻杆与水腔之间设置有防锈蚀的隔离腔;所述骨钻壳体外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负压吸屑装置、给水装置及电机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富黄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继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