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孝霞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365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0-15,木蝴蝶树皮7-12,炒僵蚕6-11,山胡椒叶8-13,车桑子叶10-14,千只眼8-16,木芙蓉12-17,牙疳药10-16,蒺藜8-14,梓白皮10-13,小叶双眼龙6-12,节节花9-16,功劳木11-15,土茯苓7-14,大叶蛇总管9-13。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恢复,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机体对于外界的敏感性,彻底的清除湿疹的病因,有效的防止湿疹复发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湿瘆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技术介绍
湿瘆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 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瘆。皮损具 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湿瘆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 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 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瘆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 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 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 三期。(1)急性湿瘆。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瘆、丘疱瘆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 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瘆、丘疱瘆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 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 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瘆。急性湿瘆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瘆、结痂和鳞肩为主,仅见少量 丘疱瘆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3)慢性湿瘆。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瘆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 慢性湿瘆;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瘆。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 糙,覆鳞肩,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胭窝、外阴、肛门等 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瘆和泛发性湿瘆 两大类。(1)局限性湿瘆。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瘆、女阴湿瘆、阴 囊湿瘆、耳部湿瘆、乳房湿瘆、肛周湿瘆、小腿湿瘆等。(2)泛发性湿瘆皮损多,泛发或散发 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瘆、自身敏感性湿瘆、乏脂性湿瘆。 申请公布号CN103948733A(申请号201410198245.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 种治疗湿瘆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连翘6-9份,金银花10-15份,荆芥穗5-10 份,薄荷2-8份,防风10-15份,生石膏10-20份,甘草5-10份,蝉蜕5-10份,鱼腥草15-25 份,栀子5-10份,丹参15-30份,生地黄15-25份,当归6-12份,苦参5-15份。申请公布号 CN104398923A(申请号201410432586. 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瘆的中药, 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芩6~12、黄柏10~18、苍术10~20、苦参12~23、 车前草15~25、土茯苓15~20、苡米20~30、木通10~20、蒲公英20~30、生地15~ 23、地肤子8~14。申请公布号CN104013867A(申请号201410287998. 8)的中国专利文 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瘆的中药,其主要是由以下中药材组成:苦参、白鲜皮、何首乌、青黛、 乌梢蛇、黄柏、白芷、蒲黄、马齿苋、蒲公英、鲜芦根、鱼腥草、薏苡仁、白芥子、荆芥、防风、杏 仁、甘草。 治疗:湿瘆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 特点,故用药因人而异。1. 一般防治原则。寻找可能诱因,如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 好、思想情绪等,以及有无慢性病灶和内脏器官疾病。2.内用疗法。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 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瘆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3.外 用疗法。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瘆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I:2000~ I: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瘆应用合适的糖 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继发感染者加 抗生素制剂。 对于湿瘆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选择西医治疗。西医治疗湿瘆以内服激素治疗为主, 长期服用可产生毒副作用,对人体损害较大,只能消除表面炎症,不能解决湿瘆的发病根源 和致敏原,很容易复发。采用西医药物等不当的疗法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比如,导致 亚急性或慢性皮炎湿瘆,局部呈苔癣样病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瘆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本专利技术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恢复,提高自身免疫力, 降低机体对于外界的敏感性,彻底的清除湿瘆的病因,有效的防止湿瘆复发现象。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湿瘆的中药组合物,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0-15,木 蝴蝶树皮7-12,炒僵蚕6-11,山胡椒叶8-13,车桑子叶10-14,千只眼8-16,木芙蓉12-17, 牙疳药10-16,蒺藜8-14,梓白皮10-13,小叶双眼龙6-12,节节花9-16,功劳木11-15, 土茯 苓7-14,大叶蛇总管9-13。 一种治疗湿瘆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 而成:赤芍11-13,木蝴蝶树皮8-10,炒僵蚕7-10,山胡椒叶9-12,车桑子叶11-13,千只 眼10-14,木芙蓉13-15,牙疳药12-15,蒺藜9-13,梓白皮11-12,小叶双眼龙8-10,节节花 11-14,功劳木12-14, 土茯苓9-13,大叶蛇总管10-12。 一种治疗湿瘆的中药组合物,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 制备而成:赤芍12,木蝴蝶树皮9,炒僵蚕8,山胡椒叶10,车桑子叶12,千只眼12,木芙14, 牙疳药13,蒺藜11,梓白皮11. 5,小叶双眼龙9,节节花13,功劳木13, 土茯苓12,大叶蛇总 管11。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将前述治疗湿瘆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丸剂、 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炒僵蚕研成细粉,过八号筛; (2) 将蒺藜放入沸水中,保持微沸12-18分钟(优选保持微沸15分钟),取出,晒干,磨去 硬刺,研成细粉,过八号筛; (3) 将除炒僵蚕和蒺藜外的其余13味原料药用体积分数为40%-75%的乙醇浸泡1小时 (优选将除炒僵蚕和蒺藜外的其余13味原料药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浸泡1小时),乙醇 的量为11味原料药总重量的6-9倍(优选乙醇的量为11味原料药总重量的7. 6倍),60°C 加热提取2. 8-4. 5小时(优选60°C加热提取4小时),提取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 对密度为1. 30-1. 35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2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 过八号筛; (4)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细粉混勾,以每包5g分装,无菌封装即得。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炒僵蚕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2) 将蒺藜放入沸水中,保持微沸12-18分钟(优选保持微沸15分钟),取出,晒干,磨去 硬刺,研成细粉,过六号筛; (3) 将除炒僵蚕和蒺藜外的其余13味原料药用体积分数为40%-75%的乙醇浸泡1小时 (优选将除炒僵蚕和蒺藜外的其余13味原料药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浸泡1小时),乙醇 的量为11味原料药总重量的6-9倍(优选乙醇的量为11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赤芍10‑15,木蝴蝶树皮7‑12,炒僵蚕6‑11,山胡椒叶8‑13,车桑子叶10‑14,千只眼8‑16,木芙蓉12‑17,牙疳药10‑16,蒺藜8‑14,梓白皮10‑13,小叶双眼龙6‑12,节节花9‑16,功劳木11‑15,土茯苓7‑14,大叶蛇总管9‑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孝霞
申请(专利权)人:商孝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