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1E级K3类电缆用无卤阻燃护套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323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核电1E级K3类电缆用无卤阻燃护套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无机阻燃剂、协效阻燃剂、三聚氰胺尿酸盐、微胶囊化红磷、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石墨烯水溶液、交联敏化剂、润滑剂,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醋酸乙烯酯质量百分数为20~40%左右;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或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的至少一种;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5’-二特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特辛基苯基)苯并三唑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耐油性能、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满足三代核电60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1E级K3类电缆用无卤阻燃护套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电缆用阻燃护套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1E级K3类电缆用无卤阻燃护套料。
技术介绍
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大力发展核电对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我国最新的能源规划,核电站将成为电力结构的重要支柱之一。预计到2020年核电我国总发电容量中的比重将从目前1.8%上升到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8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在今明两年开工建设一批沿海新核电项目。2014年8月22日下午,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先后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捷报”,称核电主管部门同意两大核电集团联手打造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融合方案的决定。“华龙一号”被视为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的里程碑,实现核电出口的一张王牌。三代核电技术的核心要求寿命达到60年,而原来设计的二代或二代半电缆的寿命为40年,因此电缆材料的设计寿命急需提高。我国核级电缆研发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特别是,核级电缆及料过多依赖国外进口,我国K3类电缆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仍掌握在少数电缆厂和电缆料生产商手中。然而受其生产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1E级K3类电缆用无卤阻燃护套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10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               15~25份,无机阻燃剂                       150~180份,协效阻燃剂                       3~8份三聚氰胺尿酸盐                   15~25份,微胶囊化红磷                     1~3份,抗氧剂                           2~6份,紫外线吸收剂                     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1E级K3类电缆用无卤阻燃护套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15~25份,无机阻燃剂150~180份,协效阻燃剂3~8份,三聚氰胺尿酸盐15~25份,微胶囊化红磷1~3份,抗氧剂2~6份,紫外线吸收剂0.5~2份,石墨烯水溶液5~10份,交联敏化剂1~5份,润滑剂3~7份,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VA%)质量百分数为20~40%;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为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或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的至少一种;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5’-二特戊基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芝森单永东孙彬谢飞顾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三角洲苏州高聚物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