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100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包含有线圈,所述线圈的接触面分布有由具有高导磁、耐热、加热面积大和易于形成紊流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发热元件;利用导磁体构成的电涡流发热元件对水直接加热,经由发热体到水的一次传导传热和被加热水的强制对流传热,达到提高加热效率、减少水垢的产生、实现电水分离和便于维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电热水器,绝大部分是通过电阻加热的电热交换器供热。发热元件是:不锈钢管内部充填氧化镁、碳纤维等电阻发热材料组成的加热棒。热交换方式是:将加热棒直接浸入水中,通过由电阻发热材料到不锈钢外管及不锈钢外管到水的两次传导传热和被加热水的自然对流传热,加热周围的水。此种加热方式加热效率比较低下,而且存在容易产生水垢、电水不易分离、维修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以达到提高加热效率、减少水垢的产生、实现电水分离和便于维修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包含有线圈,所述线圈的接触面分布有由具有高导磁、耐热、加热面积大和易于形成紊流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发热元件。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为高导磁材料制成的不锈钢波纹管,所述不锈钢波纹管分布在所述线圈的接触面上。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采用石墨、碳素烧结和碳素纤维包裹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铜管或者铝管制成。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面积略大于所述线圈面积。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平面垂直所述线圈的磁力线。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线圈通过由耐热绝缘材料制成的短立柱实现隔开。作为优选的,该装置可采用并联或者串联方式进行多个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的,所述线圈由适当截面的多股铜或铝漆包线绕制而成。作为优选的,所述线圈密封在导磁、不透水、不导电、耐热或者导热良好的材料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利用导磁体构成的电涡流发热元件对水直接加热,经由发热体到水的一次传导传热和被加热水的强制对流传热,达到提高加热效率、减少水垢的产生、实现电水分离和便于维修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导磁体构成的电涡流发热元件对水直接加热,经由发热体到水的一次传导传热和被加热水的强制对流传热,达到提高加热效率、减少水垢的产生、实现电水分离和便于维修的目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包含有线圈1,所述线圈I的接触面分布有由具有高导磁、耐热、加热面积大和易于形成紊流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发热元件。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发热元件为高导磁材料制成的不锈钢波纹管2,所述不锈钢波纹管2分布在所述线圈I的接触面上。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发热元件采用石墨或者碳素烧结或者碳素纤维包裹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铜管或者铝管制成。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发热元件面积略大于所述线圈面积。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发热元件平面垂直所述线圈的磁力线。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线圈通过由耐热绝缘材料制成的短立柱实现隔开。值得注意的是,该装置可采用并联或者串联方式进行多个连接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线圈由适当截面的多股铜或铝漆包线绕制而成。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线圈密封在导磁、不透水、不导电、耐热或者导热良好的材料中。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实施例1:所采用的线圈为盘状时,作为发热体的不锈钢波纹管密绕成同心圆盘,置于盘状线圈的上方或或者上下两侧。方式一:如图1所示:将不锈钢波纹管密排并缠绕成数个相互左右并列串联的、呈螺旋形的圆盘形发热盘(也可以是方形、矩形);由裸露的铜(或铝)漆包线盘绕而成的线圈盘I置于发热盘的下方,且发热盘和线圈盘之间以磁柱或陶瓷板相隔开。当不锈钢波纹管只置于盘状线圈盘的上方时。为使磁力线集中穿过发热盘,在线圈盘下面贴有屏蔽磁力线的磁条。同时发热盘也可以浸入水中,线圈盘隔着陶瓷板实现加热。对线圈盘通电后,不锈钢波纹管发热,从而对不锈钢波纹管内流动的水实现加热。方式二:如图2所示,将作为发热体的不锈钢波纹管2密排,缠绕成数个相互上下串联的,螺旋形的圆盘形发热盘(也可以是方形、矩形),由裸露的铜(或铝)漆包线盘绕而成的线圈盘I置于发热盘的下方或者是夹在发热盘之间。对线圈盘通电后,不锈钢波纹管2发热,从而对不锈钢波纹管内流动的水实现加热。实施例中I中,该装置需要安装在水中时,只需要在将线圈盘密封在耐热(或者导热性能良好)、导磁并且不透水、不导电的材料(如环氧树脂等)中。实施例2:所采用的线圈为管状:方式一:内流管式电热交换器如图3,将发热体的不锈钢管波纹管2单向盘成多个串联的螺旋形的小圆盘(或者纵向多管并列串联)组成一个管式的发热体。将单向缠绕的纵向线圈管I套在管式发热体夕卜,并用耐温绝缘材料(如陶瓷等)隔开。通电加热时,水流从管式发热体内流过,水流冷却发热体的同时被加热。方式二:内外流管式电热交换器如图4将线圈管封闭在一个耐温的、不透水不导电的导磁套管内,形成一个线圈套管I。通电加热时,水流同时从不锈钢波纹管2内外流过,实现对水流的加热。实施例3:块状电热交换器块式发热体由内含不锈钢管3 (铝管或铜管等)过水通道的石墨块4构成,由裸露的铜(或铝)漆包线盘绕而成的线圈盘置于发热盘的下方,或夹在中间。为防止碳素材料过水氧化,对发热体表面也可作相应包裹隔水处理。通过以上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1.电磁加热的发热元件较电阻加热的发热元件升温速度快;2.电磁加热的发热元件较电阻加热的发热元件加热水时的热阻更小;3.电磁加热的发热元件允许被加热的水流,同时从发热元件的内外表面通过,增大了换热面积;4.电磁加热的发热元件较电阻加热的发热元件加热水流时的热效率更高;5.电磁加热的发热元件被加热时自身不带电,与被加热的水之间可确保水、电彻底隔绝。从而提高了电热水器的安全性,省略了防电墙等安保措施,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6.电磁加热电热交换器的功率,可以通过增减其基本元件的组数、元件盘的大小、每个线圈盘的输出功率等灵活调节,以满足电热水器对出水量、出水温度等的要求。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线圈,所述线圈的接触面分布有由具有高导磁、耐热、加热面积大和易于形成紊流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发热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高导磁材料制成的不锈钢波纹管,所述不锈钢波纹管分布在所述线圈的接触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采用石墨、碳素烧结和碳素纤维包裹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铜管或者铝管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面积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线圈,所述线圈的接触面分布有由具有高导磁、耐热、加热面积大和易于形成紊流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发热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承平
申请(专利权)人:美耐迪克电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