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673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包括手柄,还包括内套和内圈,手柄上开设有手柄通孔,内套和内圈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内套和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脱扣,内套和内圈均设置在手柄通孔内,手柄通孔的内壁与防脱扣位置对应的地方开设有卡槽,内套和内圈的外壁上的防脱扣均嵌入到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可行,手柄、内套、内圈采用注塑工艺成型,装配操作简单且效率高。内套和内圈嵌入手柄后,装配紧密成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分别接内外鞘管,防脱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适用于微创内镜手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微创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内镜技术配套使用的取物器愈受欢迎。内镜手术取物器一般由手柄、内外鞘管、收集袋组成。其中内外鞘管与手柄连接,现有采用的技术为将外鞘管与手柄粘接固定,内鞘管通过手柄中的卡槽直接穿入外鞘管中。该技术中,外鞘管直接与手柄粘接后不牢固,且粘接耗时间,内鞘管通过卡槽连接于手柄后,内鞘管不可转动,取物过程中无法准确对位,且存在鞘管与手柄的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解决在内镜手术中外鞘管易脱落的问题。本技术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进行解决的: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包括手柄,还包括内套和内圈,手柄上开设有手柄通孔,内套和内圈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内套和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脱扣,内套和内圈均设置在手柄通孔内,手柄通孔的内壁与防脱扣位置对应的地方开设有卡槽,内套和内圈的外壁上的防脱扣均嵌入到卡槽中。如上所述的内套的一端与内圈一端接触,内套和内圈的中空部分构成中空通道。如上所述的内圈的内径大于内套的内径。如上所述的防脱扣为圆锥形凸起或者球形凸起或者方形凸起。如上所述的内套上的防脱扣为两对且对称设置在内套外壁。如上所述的内圈上的防脱扣为一对且对称设置在内圈外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工艺简单,操作可行,手柄、内套、内圈采用注塑工艺成型,装配操作简单且效率高。(2)内套和内圈嵌入手柄后,装配紧密成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分别接内外鞘管,防脱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手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2-内套;3-内圈;4-防脱扣;5-中空通道;6-卡槽;7_防脱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包括手柄I,还包括内套2和内圈3,手柄I上开设有手柄通孔,内套2和内圈3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内套2和内圈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脱扣4,内套2和内圈3均设置在手柄通孔内,手柄通孔的内壁与防脱扣4位置对应的地方开设有卡槽6,内套2和内圈3的外壁上的防脱扣4均嵌入到卡槽6中。内套2的一端与内圈3—端接触,内套2和内圈3的中空部分构成中空通道5。内圈3的内径大于内套2的内径。防脱扣4为圆锥形凸起或者球形凸起或者方形凸起。内套2上的防脱扣4为两对且对称设置在内套2外壁。内圈3上的防脱扣4为一对且对称设置在内圈3外壁。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内圈3置于手柄I的最底部,通过挤压将内圈3中的防脱扣4扣于手柄I底部对应的卡槽6中,后通过挤压将内套2中的防脱扣4内嵌于手柄I顶部对应的卡槽6中。此时,内套2、内圈3通过防脱扣4内嵌于手柄通孔中,可充分保证不会脱落。连接完毕后,外鞘管插入内圈3中,至内圈3与内套2的处,由于内套2的内径小于内圈3的直径且内圈3的内径须小于内套2的外径,外鞘管与内套2相抵并固定在内圈3中。外鞘管顶部刚好定位在内套2与内圈3的连接平台处,才不会装入内套2的中空通道中。从手柄组件顶部插入内鞘管,内鞘管穿入内套2和内圈3的中空部分构成中空通道5,并可在外鞘管中伸缩活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手柄中按照顺序装配内套与内圈,后压入外鞘管,穿入内鞘管至中空通道中,组件组装完成加收集袋后成内镜手术取物器。该手柄组件可充分保障各零部件连接的紧密性,保证临床使用产品的安全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包括手柄(I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套(2)和内圈(3),手柄(I)上开设有手柄通孔,内套(2)和内圈(3)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内套(2)和内圈(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脱扣(4),内套(2)和内圈(3)均设置在手柄通孔内,手柄通孔的内壁与防脱扣(4)位置对应的地方开设有卡槽(6),内套(2)和内圈(3)的外壁上的防脱扣(4)均嵌入到卡槽(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2)的一端与内圈(3) —端接触,内套(2)和内圈(3)的中空部分构成中空通道(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3)的内径大于内套(2)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脱扣(4)为圆锥形凸起或者球形凸起或者方形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2 )上的防脱扣(4 )为两对且对称设置在内套(2 )外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3)上的防脱扣(4)为一对且对称设置在内圈(3)外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包括手柄,还包括内套和内圈,手柄上开设有手柄通孔,内套和内圈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内套和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脱扣,内套和内圈均设置在手柄通孔内,手柄通孔的内壁与防脱扣位置对应的地方开设有卡槽,内套和内圈的外壁上的防脱扣均嵌入到卡槽中。本技术工艺简单,操作可行,手柄、内套、内圈采用注塑工艺成型,装配操作简单且效率高。内套和内圈嵌入手柄后,装配紧密成手柄组件,手柄组件分别接内外鞘管,防脱性能好。【IPC分类】A61B19/00【公开号】CN204618411【申请号】CN201520200461【专利技术人】李先华, 李辉, 沈乔 【申请人】武汉蓝普医品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4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镜手术取物器手柄防脱组件,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套(2)和内圈(3),手柄(1)上开设有手柄通孔,内套(2)和内圈(3)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内套(2)和内圈(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脱扣(4),内套(2)和内圈(3)均设置在手柄通孔内,手柄通孔的内壁与防脱扣(4)位置对应的地方开设有卡槽(6),内套(2)和内圈(3)的外壁上的防脱扣(4)均嵌入到卡槽(6)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华李辉沈乔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蓝普医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