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及其风扇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1222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10:38
一种风扇模块,用于电子装置。风扇模块包括风扇及导流结构,导流结构邻近风扇,导流结构包括管体以及导流件。管体具有气流流动空间、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气流流动空间的相对两端。第一端部邻近风扇并具有入风口,且入风口可供风扇所产生的气流进入气流流动空间。导流件设置于管体内,且邻接于气流流动空间及第二端部,导流件与第二端部形成至少一出风口。导流件可导引气流排至出风口,入风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风口的横截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其风扇模块,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投影装置及其风扇模块
技术介绍
在电子装置运作时,例如投影装置,由于投影装置中的元件会产生热能,因此投影装置内还需另外设置用以散逸热能的构件,例如风扇、热管或散热鳍片等。目前,已有一些专利利用改变或增加风扇的结构来增加风扇产生气流的风量或流速,例如美国公开专利20120026688A1号以及美国公开专利20070146645A1号。但是,上述专利的技术特征仍存在结构复杂以及气流的流量或流速增加的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及风扇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其揭露的一种投影装置包括投影模块以及风扇模块。投影模块包括光源、光阀以及投影镜头。光源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光阀用于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投影镜头用于将影像光束转换成投影光束。风扇模块设置于投影模块附近,风扇模块包括风扇以及导流结构。风扇用以产生气流。导流结构邻近风扇,导流结构包括管体以及导流件。管体具有气流流动空间、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气流流动空间的相对两端。第一端部邻近风扇,并具有入风口。入风口用以供气流进入气流流动空间。导流件设置于管体内,且邻接于气流流动空间及第二端部,导流件与第二端部形成至少一出风口。导流件用以导引气流排出出风口,其中入风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风口的横截面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一种风扇模块用于电子装置并包括风扇以及导流结构。风扇用以产生气流。导流结构邻近风扇,导流结构包括管体以及导流件。管体具有气流流动空间、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气流流动空间的相对两端。第一端部邻近风扇,并具有入风口。入风口用以供气流进入气流流动空间。导流件设置于管体内,且邻接于气流流动空间及第二端部,导流件与第二端部形成至少一出风口。导流件用以导引气流排出出风口,其中入风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风口的横截面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出风口的横截面形状为环形。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纵向截面为朝向入风口的凸弧面。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结构具有第一壁面,第一壁面设置于管体的第一端部的外部,第一壁面与第一端部形成连通气流流动空间的第一流道,其中当气流进入入风口时,第一流道用以导引外部气流依序进入第一流道的内部与气流流动空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壁面连接于第一端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结构具有第二壁面,第二壁面设置于管体的第二端部的外部并分离于第二端部,第二壁面与第二端部形成紧邻出风口的第二流道,其中当气流排出出风口时,第二流道用以将外部气流经第二流道的内部导引出外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结构还包括导流块,导流块邻近于管体的第二端部,导流块的纵向截面具有相对的内侧边与外侧边,内侧边面向出风口且外侧边背向出风口,内侧边为凸弧且内侧边的边长大于外侧边的边长。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结构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连通管体,并用以将进入管体内的气流部分地经引流管的内部导引出外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风扇模块还包括整流板,其中风扇设置于整流板与导流结构之间。基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导流结构中,入风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风口的横截面积。本技术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风扇模块可通过风扇产生气流后进一步通过导流结构增加风扇产生的气流的流量和/或流速,以提升风扇模块整体的散热能力。【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叙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A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1B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图1B的投影装置的风扇模块沿剖面线2-2’的剖视图。图3绘示依照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示意图。图4绘示依照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立体图。 图5绘示依照图4的风扇模块的分解图。图6绘示依照图4的风扇模块沿剖面线6-6’的剖视图。图7绘示依照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立体图。图8绘示依照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立体图。图9绘示依照图8的风扇模块沿剖面线9-9’的剖视图。图10绘示依照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风扇模块的立体图。图11绘示依照图10的风扇模块的俯视图。图12绘示依照图11的风扇模块沿剖面线12-12’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1A,其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包括投影模块100以及风扇模块200。投影模块100包括光源110、光阀120以及投影镜头130。进一步地说,光源110可提供照明光束LI,且经由光阀120将照明光束LI转换成影像光束L2。接下来,投影镜头130可将影像光束L2转换成投影光束L3而投射于屏幕(图未示)上,以显示投影影像(图未示),但不限于此。图1B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B,本实施例的风扇模块200设置于投影模块100附近。在本实施例中,风扇模块200可紧邻于投影模块100,风扇模块200可利用吹向投影模块100的气流来散逸投影模块100在运作时投影模块100内部热源所产生的热能,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风扇模块200也可紧邻于投影装置10的外壳(未绘示),通过排出/吸入气流来降低投影装置10内部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0内只包含一个风扇模块20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投影装置10内热能产生的位置对应地设置多个风扇模块200,但本技术不限于此。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光源110、光阀120以及投影镜头130所设置的位置仅为例示,而风扇模块200例如设置于光源110与光阀120之间,但都非用以局限本技术,凡是风扇模块设置于投影模块附近的摆放方式都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图2绘示依照图1B的投影装置的风扇模块沿剖面线2-2’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模块200包括风扇210以及导流结构220,导流结构220可进一步地增加风扇210产生的气流的流速,进而加强风扇模块200整体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220连接于风扇210,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 (容后详述),风扇模块200a的导流结构220也可邻近风扇210但不连接于风扇210,例如与风扇210保持间距(I1O请再次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导流结构220包括管体230以及导流件240。管体230具有气流流动空间230a、第一端部232及第二端部234,其中第一端部232及第二端部234分别位于气流流动空间230a的相对两端。进一步地说,第一端部232邻近风扇210并具有入风口 232a,且入风口 232a可供风扇210产生的气流进入气流流动空间230a。另外,导流件240设置于管体230内,且邻接于气流流动空间230a及第二端部234,其中导流件240与第二端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投影模块及风扇模块:所述投影模块包括光源、光阀及投影镜头,其中所述光源用于提供照明光束;所述光阀用于将所述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以及所述投影镜头用于将所述影像光束转换成投影光束;以及所述风扇模块设置于所述投影模块附近,并包括风扇及导流结构,其中所述风扇用以产生气流;以及所述导流结构邻近所述风扇,并包括管体及导流件,其中所述管体具有气流流动空间、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气流流动空间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端部邻近所述风扇并具有入风口,且所述入风口用以供所述气流进入所述气流流动空间;以及所述导流件设置于所述管体内,且邻接于所述气流流动空间及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第二端部形成至少一出风口,所述导流件用以导引所述气流排出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入风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祥王云生廖培丞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