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000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依次包括上模座(3)、上垫板(4)和脱料板(7);所述下模依次包括下模板(8)、下垫板(9)和下模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旋转的且表面包裹有橡胶层的管轮(100),所述管轮(100)通过滚轮支架(102)与下模板(8)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料到下表面给下模板划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切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冲切模具一般由一个凸模和一个凹模构成,也可以有多个凸模和多个凹模构成,但在冲床一次行程中却只能完成一种冲裁工序。当零件外形较复杂时,就需要由多副以上单工程冲切模具组成,才能打出一个合格的产品。这种模具不仅稳定性不足,而且浪费人力成本与机械成本。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900258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0月29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以及设置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的第一冲孔模具、第二冲孔模具、三组拉深模具、冲孔模具以及冲凸点模具,所述各组模具分别包括连接于上模座的上模和连接于下模座的下模,上模与下模相对应,上模随着上模座向下模座运动配合位于下模座上的下模分别对脉冲式行走在各组模具之间的料带进行作业。虽然该技术能够以较快的生产速度生产连接垫罩,可见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与机械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可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长期使用中发现,上述模具中模板的两端易对料带的下表面造成划伤,这是由于料带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与模板的边棱相接触,这样在料带的移动过程中就会造成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和脱料板;所述下模依次包括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下模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旋转的且表面包裹有橡胶层的管轮,所述管轮通过滚轮支架与下模板相连接。所述下模板中沿其长度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风道,所述风道通过风管与风机相连接,所述风道的竖直截面为三角形,且在所述风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传热片。所述风道的竖直截面为三角形,且在所述风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传热片。所述上垫板和所述脱料板之间还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脱料板之间还设置有止档板。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上夹板内贯穿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顶端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止档板的顶部相接触。 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均匀间隔的设置有三个下垫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技术在下模板的两端设置有滚轮,且该滚轮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使用时料带从滚轮上经过可以有效的方式料带的下表面划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模1,下模2,上模座3,上垫板4,上夹板5,止档板6,脱料板7,下模板8,下垫板9,下模座10,风道12,风管13,风机14,弹性元件16,下垫脚18,管轮100,滚轮支架10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I和下模2 ;其中上模I依次包括上模座3、上垫板4、上夹板5、止档板6和脱料板7 ;下模2依次包括下模板8、下垫板9和下模座10,该下模座10的底部均匀间隔的设置有三个下垫脚18,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在下模板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旋转的且表面包裹有橡胶层的管轮100,该管轮100通过滚轮支架102与下模板8相连接,使用时料带从滚轮100上经过避免了料带与下模板边棱的接触,从而可以有效的方式料带的下表面划伤,另外在下模板8中沿其长度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风道12,该风道12通过风管13与风机14相连接,且在风道12的竖直截面为三角形,同时在每个风道1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传热片,基于此结构设计,下模板8可以通过循环风快速的散热,从而避免因温度升高而产生变形的情况,这样模具即使在连续冲切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精度。实际使用中,在上垫板4和上夹板5内贯穿设置有优选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元件16,该弹性元件16的顶端与上模座3的底部相接触,弹性元件16的另一端与止档板6的顶部相接触,弹性元件16的作用是在冲切模具打开时通过止档板6驱动脱料板7及时的竖直向下运动,从而起到脱料的作用。【主权项】1.一种可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I)依次包括上模座(3)、上垫板(4)和脱料板(7);所述下模依次包括下模板(8)、下垫板(9)和下模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旋转的且表面包裹有橡胶层的管轮(100 ),所述管轮(100 )通过滚轮支架(102 )与下模板(8 )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8)中沿其长度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风道(12 ),所述风道(12)通过风管(13 )与风机(14 )相连接,所述风道(12)的竖直截面为三角形,且在所述风道(1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传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4)和所述脱料板(7)之间还设置有上夹板(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5)和所述脱料板(7)之间还设置有止档板(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4)和所述上夹板(5)内贯穿设置有弹性元件(16),所述弹性元件(16)的顶端与所述上模座(3)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弹性元件(16)的另一端与所述止档板(6)的顶部相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6)为螺旋弹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0)的底部均匀间隔的设置有三个下垫脚(1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依次包括上模座(3)、上垫板(4)和脱料板(7);所述下模依次包括下模板(8)、下垫板(9)和下模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旋转的且表面包裹有橡胶层的管轮(100),所述管轮(100)通过滚轮支架(102)与下模板(8)相连接。本技术能够防止料到下表面给下模板划伤。【IPC分类】B21D28-14, B21D37-16【公开号】CN204602981【申请号】CN201520186922【专利技术人】顾超 【申请人】苏州汇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料带划伤的连续冲切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依次包括上模座(3)、上垫板(4)和脱料板(7);所述下模依次包括下模板(8)、下垫板(9)和下模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旋转的且表面包裹有橡胶层的管轮(100),所述管轮(100)通过滚轮支架(102)与下模板(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