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0913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处理系统,废液储罐与导流槽一端连接,导流槽的底端与多级有氧厌氧系统的底部贯通,三级有氧厌氧系统最后一级好氧池的顶部与生物流化床连接,生物流化床另一端与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连接,生物流化床、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三级有氧厌氧系统的污泥分离出口均连接至活性污泥分离浓缩装置。废液经过导流槽依次经多级有氧厌氧系统、生物流化床、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做调浆用水,系统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干燥处理获得干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度环保,资源利用率高,处理效果高,抗冲击力强,实现全自动控制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环保处理技术,涉及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回用。特别涉及瓜干还原糖生产废液全糟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协同处理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还原糖生产大国,生产工艺以淀粉质原料水解法为主,作为发展还原糖生产的主要原料,瓜干作为现阶段成本较低,可以大规模种植的非粮原料,发展前景较好。但是其生产过程中的废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主要成分是未分解淀粉、纤维和果胶质等成份,其COD含量平均高达50000mg/L,悬浮物含量30000mg/L,pH维持在4左右,每吨还原糖的生产将会产生约12吨左右的废液。该废液若不经过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目前瓜干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主要以厌氧工艺处理,其中厌氧处理方法对废水的固液分离预处理要求较高,固液分离处理器在分离后仍含有相当高的固形物,不利于后续高温厌氧处理。全糟厌氧处理方法虽然对废液中的固形物浓度高低没有硬性要求,但是由于未经预处理,而直接进行废液的厌氧处理,会出现分离时设备有机负荷(高温时可达9kg/m3.d左右)过大,投资增多、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处理工艺中,大部分应用的是人工生物膜MBR,该生物膜价格高,耗资巨大,虽然可以防止运行中出现污泥膨胀现象等特性,但也将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瓜干还原糖生产工艺中的废液处理系统,与还原糖的生产过程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实现全自动操作;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瓜干还原糖工艺中的废液处理工艺,对废液的有机物、氨氣、固形物有较尚去除效率,经处理后获得的达标中水,COD去除率在300mg/L,可以直接用做生产过程的调浆用水,实现废水二次利用,减少了系统的整体废水排放量,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处理系统,废液储罐通过管道与导流槽一端连接,导流槽的底端与三级有氧厌氧系统的底部贯通,该三级有氧厌氧系统最后一级好氧池的顶部与生物流化床连接,生物流化床另一端通过管线(管线上设有泥浆泵)与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连接,生物流化床、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三级有氧厌氧系统底部的污泥分离出口均连接至活性污泥分离浓缩装置。 每级有氧厌氧系统包括一个顶部经可调式溢水堰相互贯通的厌氧池和好氧池;相邻级有氧厌氧系统之间底部贯通,通过调整溢水堰高度控制厌氧池水位高度、出水流量和厌氧池作用时间。 其中,在一级好氧池和一级厌氧池之间,二级好氧池和二级厌氧池之间,均设有污泥回流系统;第三级好氧池底部呈现两侧向中间向下倾斜150的坡度,且出水口设置在第三级好氧池靠近顶部的位置。 在每级有氧厌氧系统的厌氧池内均设置搅拌器;好氧池底部布置均曝气装置,曝气装置连接温度控制系统。 一种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I)糟液储罐储存的废液在泵的作用下,经过导流槽输入三级有氧厌氧系统的底部; (2)在三级有氧厌氧系统内,污水经三次厌氧、好氧处理后,从最后一级有氧厌氧系统顶部的出水口依次输入生物流化床、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处理; 在该步骤中,污水经过每级有氧厌氧系统中厌氧池和好氧池之间的可调式溢水堰从厌氧池输入至相邻的好氧池;并从相邻级的有氧厌氧系统底部的贯通通道输入到下一级的有氧厌氧系统; 在每个厌氧池设置的间歇运行的搅拌器,以促进糟液中有机物与厌氧微生物充分接触,为厌氧微生物提供充沛的营养,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也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 在每个好氧池底部均设置曝气装置,曝气装置连接温控系统,可以保证不同季节的池内温度恒定; (3)经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返回还原糖生产工艺的调浆步骤,用于还原糖生产过程的调浆用水;三级有氧厌氧系统、生物流化床、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经底部的污泥出口均输送至活性污泥分离浓缩装置进行污泥浓缩、干燥处理; 一级好氧池与一级厌氧池、二级好氧池与二级厌氧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泵,通过回流使污泥在反硝化菌作用下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内循环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Ν03-Ν和Ν02-Ν还原为Ν2,并释放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具体操作中应注意:(I)保持回流量恒定;(2)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恒定;(3)回流比和回流量均需要随时调整。操作时尽可能稳定回流污泥量,可根据好氧池污泥层的高度做小范围调节,通过调整好氧池污泥层的高度,控制回流量恒定。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采用三级有氧厌氧系统、生物流化床联合处理方式,对于废液的有机物、氨氮、固形物有较高去除效率; (2)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冷排降温步骤中产生的废水与经过废液处理系统陶瓷膜处理后的达标中水混合后回用于瓜干调浆工序,减少了系统废液的总量排放,减轻了后续工段的环保压力。 (3)活性污泥分离浓缩装置对三级有氧厌氧系统的第三级好氧池、生物流化床、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浓缩处理,提高了利用效率。 (4)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水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经其处理后的废水也可作为RO脱盐处理的预处理工艺,同时大大降低了水处理成本,和其它的有机膜、无机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冲、全自动操作等优势。 综上所述,该废液处理系统与还原糖的生产过程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实现全自动操作;经处理后获得的达标中水,COD去除率在300mg/L,可以直接用做生产过程的调浆用水,实现废水二次利用,相较于传统工艺,自来水用量减少85%。 【附图说明】 图1瓜干还原糖工艺产生废液的处理工艺流程; 图2瓜干还原糖生产工艺流程及槽液处理流程图; 附图中主要附图标记的说明:糟液储罐-1,泵2-1、2_2,一级厌氧池3、一级好氧池4、曝气装置5-1、5-2、5-3,二级厌氧池6,二级好氧池7,三级厌氧池8,三级好氧池9,搅拌器10,污泥回流泵11,风机12,出水口 13,生物流化床14,污泥分离出口 15、25、18,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16,净化水排放口 17,活性污泥分离浓缩装置19,脱水污泥排放口 20,导流槽21,可调式溢水堰22-1、22-2、2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进行描述。 图1瓜干还原糖工艺产生废液的处理工艺流程;图2瓜干还原糖生产工艺流程及槽液处理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一种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处理系统,废液储罐I通过管道与导流槽21连接,导流槽21的底部与三级有氧厌氧系统的底部贯通,以减少糟液对厌氧池的冲击,增加糟液与厌氧微生物的反应时间,提高处理效果。该三级有氧厌氧系统的第三级好氧池9顶部出水口 13与生物流化床14连接,生物流化床14另一端通过管线与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16连接,生物流化床14、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16、三级好氧池9底部的污泥分离出口 15、25、18均连接至活性污泥分离浓缩装置19。第三级好氧池9出水口采用高位出水,其目的在于减少出水中有机物含量,从而降低生物流化床14的处理负荷。 每级有氧厌氧系统包括一个顶部经可调式溢水堰相互贯通的厌氧池和好氧池;相邻级有氧厌氧系统之间底部贯通。即,在一级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液储罐(1)通过管道与导流槽(21)一端连接,导流槽(21)的底端与多级有氧厌氧系统的底部贯通,该多级有氧厌氧系统最后一级好氧池的顶部与生物流化床(14)连接,生物流化床(14)另一端通过管线与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16)连接,生物流化床(14)、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16)、三级有氧厌氧系统底部的污泥分离出口均连接至活性污泥分离浓缩装置(19);每级有氧厌氧系统包括一个顶部经可调式溢水堰相互贯通的厌氧池和好氧池;相邻级有氧厌氧系统之间底部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瓜干还原糖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液储罐(I)通过管道与导流槽(21)—端连接,导流槽(21)的底端与多级有氧厌氧系统的底部贯通,该多级有氧厌氧系统最后一级好氧池的顶部与生物流化床(14)连接,生物流化床(14)另一端通过管线与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16)连接,生物流化床(14)、陶瓷膜污水处理装置(16)、三级有氧厌氧系统底部的污泥分离出口均连接至活性污泥分离浓缩装置(19); 每级有氧厌氧系统包括一个顶部经可调式溢水堰相互贯通的厌氧池和好氧池;相邻级有氧厌氧系统之间底部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干还原糖生产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峙梁骁倪振威马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