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反馈引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89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反馈引射器,包括出气管、中间管、进气管、转接件、流量控制阀,出气管通过中间管连接进气管,进气管包括高压气进气口与低压气进气口,高压气进气方向与低压气进气方向成锐角,所述的进气管的高压气进气口通过转接件连接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包括弹簧、浮动板、连接轴、伸缩杆、连杆a、连杆b、球阀、旋转轴、阀体;弹簧安装在阀体底部;浮动板上端安装连接轴;连接轴连接伸缩杆;伸缩杆通过外接口伸出阀体外部,伸缩杆通过旋转轴连接连杆a,连杆a连接连杆b,连杆b的另一端连接球阀的控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浮动板感应高压气的进气速度及压力,并通过连杆控制球阀旋转从而实现流量的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反馈引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反馈引射器,用于油田低压天然气采收以及其它相关行业的低压气回收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天然气资源越来越短缺,如何有效采收油田低压气、尤其是油井伴生气,一直是人们高度重视的课题。气田开采时,由于地质条件不同,气层压力也不同,一般可分为大于8MPa的高压气层和低于5MPa的低压气层。目前采出气外输时管道压力为6MPa左右,高压气可以直接降压输入外输管道或气站,而低压气的采收与外输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最早是将低压气白白排空放掉或者燃烧掉,造成巨大浪费,而且还造成大气污染。后来很多地方采用压缩机将低压气增压到略高于外输气管道压力外输。这种方法显然也不合理。 高压气层的能量因降压白白浪费掉,而低压气所用的压缩机又消耗大量的电能,还要提高设备购买、使用维护的成本。为了节约能源,减少设备,提高效益,有人开始研宄利用高压气流的能量吸引采集低压气,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现有的喷射引流装置还存在许多问题:高压气与低压气的压力工况经常变化,而目前的喷射引流器的压力与流量不可调,致使低压气的采集效率忽高忽低;低压气的入射角与高压气流方向垂直,射引率不高。申请号为201020148374.5的“可调气液射引器”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高压气的流量可调、低压气入口方向与高压气流方向成一锐角的引射器,可通过手轮控制齿轮、齿条运动实现高压气的流量调节。在实际操作中,这种靠手动调节的引射器需要专人操作,而且不能及时的调节,没能够解决高压气压力变化对低压气采集效率的影响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可根据高压气的压力反馈信息自动调节高压气流量的引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反馈引射器,该引射器可根据高压气的压力反馈信息自动调节高压气的流量,实现了高压气流量的自动调节。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反馈引射器,包括出气管1、中间管2、进气管3、转接件4、流量控制阀5,出气管I通过中间管2连接进气管3,进气管3包括高压气进气口与低压气进气口,高压气进气方向与低压气进气方向成锐角,所述的进气管3的高压气进气口通过转接件4连接流量控制阀5,流量控制阀5包括弹簧5-1、浮动板5-2、连接轴5-3、密封盖5-4、伸缩杆5-5、连杆a5_6、连杆b5_7、球阀5_8、旋转轴5_9、阀体5_10,阀体5_10外部垂直焊接一外伸管5_11并通过密封盖5_4密封外伸管5_11开口,在外伸管5-11进气侧的侧面设置有外接口 5-11-1 ;在阀体5-10焊接外伸管5-11位置设置一长条孔;弹簧5-1安装在阀体5-10底部、高压气进气方向的浮动板5-2后端;浮动板5-2上端安装连接轴5-3 ;连接轴5-3通过阀体5-10上的长条孔伸出;连接轴5_3连接伸缩杆5-5 ;伸缩杆5-5通过外接口 5-11-1伸出阀体5-10外部,伸缩杆5_5通过旋转轴5_9连接连杆a5-6,连杆a5-6连接连杆b5_7,连杆b5_7的另一端连接球阀5_8的控制杆;旋转轴5-9除两端连接部分的长度外剩余部分的长度大于伸缩杆5-5与连杆a5-6的厚度之和。 作为优化,所述的浮动板5-2为一圆柱体,其中高压气进气方向为浮动板5-2前端,浮动板5-2前端面斜切,切口上大下小;浮动板5-2顶部沿轴向方向横切,并在顶部切口中心加工一螺纹孔。 作为优化,所述的外接口 5-11-1位置设置有密封套。 作为优化,所述的球阀5-8的控制杆顶部设置一手轮,球阀5-8控制杆下端为粗轴,上端为细轴,在细轴与粗轴接触位置的外表面设置有轮齿,连杆b5-7与球阀5-8控制杆位置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轮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自反馈引射器可通过浮动板感应高压气的进气速度及压力,并通过连杆控制球阀旋转从而实现流量的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 图3为图1剖视图。 图4为浮动板总体结构图。 图5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图。 图6为图5局部放大图。 其中,I出气管、2中间管、3进气管、4转接件、5流量控制阀、5-1弹簧、5-2浮动板、5-3连接轴、5-4密封盖、5-5伸缩杆、5-6连杆a、5_7连杆b、5_8球阀、5_9旋转轴、5_10阀体、5-11外伸管、5-11-1外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反馈引射器,包括出气管1、中间管2、进气管3、转接件4、流量控制阀5,出气管I通过中间管2连接进气管3,进气管3包括高压气进气口与低压气进气口,高压气进气方向与低压气进气方向成锐角,所述的进气管3的高压气进气口通过转接件4连接流量控制阀5,流量控制阀5包括弹簧5-1、浮动板5-2、连接轴5-3、密封盖5-4、伸缩杆5-5、连杆a5-6、连杆b5_7、球阀5-8、旋转轴5-9、阀体5-10,阀体5-10外部垂直焊接一外伸管5-11并通过密封盖5-4密封外伸管5-11开口,在外伸管5-11进气侧的侧面设置有外接口 5-11-1 ;在阀体5-10焊接外伸管5-11位置设置一长条孔;弹簧5-1安装在阀体5-10底部、高压气进气方向的浮动板5-2后端;浮动板5-2上端安装连接轴5-3 ;连接轴5-3通过阀体5-10上的长条孔伸出;连接轴5-3连接伸缩杆5-5 ;伸缩杆5_5通过外接口 5-11-1伸出阀体5-10外部,伸缩杆5-5通过旋转轴5-9连接连杆a5_6,连杆a5_6连接连杆b5-7,连杆b5-7的另一端连接球阀5-8的控制杆;旋转轴5_9除两端连接部分的长度外剩余部分的长度大于伸缩杆5-5与连杆a5-6的厚度之和。如图4所示,浮动板5_2为一圆柱体,其中高压气进气方向为浮动板5-2前端,浮动板5-2前端面斜切,切口上大下小;浮动板5-2顶部沿轴向方向横切,并在顶部切口中心加工一螺纹孔。如图5、图6所示,外接口 5-11-1位置设置有密封套。球阀5-8的控制杆顶部设置一手轮,球阀5-8控制杆下端为粗轴,上端为细轴,在细轴与粗轴接触位置的外表面设置有轮齿,连杆b5-7与球阀5-8控制杆位置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轮齿。 使用时,先调节旋转轴5-9上的安装件,使得连杆b5_7高于球阀5-8控制杆上的轮齿;然后调节球阀5-8直至进气量符合要求;球阀5-8不动,调节旋转轴5-9上的安装件,使得连杆b5-7与球阀5-8控制杆上的轮齿啮合;当进气量过大时,气体推动浮动板5-2后移,随之通过连杆带动球阀5-8控制杆旋转,从而减小进气量;当进气量过小时,弹簧5-1推动浮动板5-2前移,随之通过连杆带动球阀5-8控制杆旋转,从而增大进气量。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个案,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一种自反馈引射器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反馈引射器,包括出气管(1)、中间管(2)、进气管(3)、转接件(4)、流量控制阀(5),出气管(1)通过中间管(2)连接进气管(3),进气管(3)包括高压气进气口与低压气进气口,高压气进气方向与低压气进气方向成锐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3)的高压气进气口通过转接件(4)连接流量控制阀(5),流量控制阀(5)包括弹簧(5‑1)、浮动板(5‑2)、连接轴(5‑3)、密封盖(5‑4)、伸缩杆(5‑5)、连杆a(5‑6)、连杆b(5‑7)、球阀(5‑8)、旋转轴(5‑9)、阀体(5‑10),阀体(5‑10)外部垂直焊接一外伸管(5‑11)并通过密封盖(5‑4)密封外伸管(5‑11)开口,在外伸管(5‑11)进气侧的侧面设置有外接口(5‑11‑1);在阀体(5‑10)焊接外伸管(5‑11)位置设置一长条孔;弹簧(5‑1)安装在阀体(5‑10)底部、高压气进气方向的浮动板(5‑2)后端;浮动板(5‑2)上端安装连接轴(5‑3);连接轴(5‑3)通过阀体(5‑10)上的长条孔伸出;连接轴(5‑3)连接伸缩杆(5‑5);伸缩杆(5‑5)通过外接口(5‑11‑1)伸出阀体(5‑10)外部,伸缩杆(5‑5)通过旋转轴(5‑9)连接连杆a(5‑6),连杆a(5‑6)连接连杆b(5‑7),连杆b(5‑7)的另一端连接球阀(5‑8)的控制杆;旋转轴(5‑9)除两端连接部分的长度外剩余部分的长度大于伸缩杆(5‑5)与连杆a(5‑6)的厚度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反馈引射器,包括出气管(1)、中间管(2)、进气管(3)、转接件(4)、流量控制阀(5),出气管(I)通过中间管(2)连接进气管(3),进气管(3)包括高压气进气口与低压气进气口,高压气进气方向与低压气进气方向成锐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3)的高压气进气口通过转接件(4)连接流量控制阀(5),流量控制阀(5)包括弹簧(5-1)、浮动板(5-2),连接轴(5-3)、密封盖(5-4)、伸缩杆(5-5)、连杆a (5_6)、连杆b (5_7)、球阀(5_8)、旋转轴(5-9)、阀体(5-10),阀体(5-10)外部垂直焊接一外伸管(5-11)并通过密封盖(5-4)密封外伸管(5-11)开口,在外伸管(5-11)进气侧的侧面设置有外接口(5-11-1);在阀体(5-10)焊接外伸管(5-11)位置设置一长条孔;弹簧(5-1)安装在阀体(5-10)底部、高压气进气方向的浮动板(5-2)后端;浮动板(5-2)上端安装连接轴(5-3);连接轴(5-3)通过阀体(5-10)上的长条孔伸出;连接轴(5-3)连接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乾刘永赵军友张春燕韩书和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瑞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