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373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生产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结构,所述变压器结构,包括箱体、铁芯和铁芯夹持装置,所述铁芯和铁芯夹持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中,所述铁芯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夹件、两个底座、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两个夹件分别固定在所述铁芯铁轭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所述底座与铁芯底部固定,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夹件和底座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夹件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配合的导柱,安装时导柱安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使铁芯快速准确的定位,节省组装时间,组装好后的变压器结构牢固,抗震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结构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线圈和铁芯,线圈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组成,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初级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时,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绕在铁芯上的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高压线路中使用的变压器体积和重量都较大,内部的铁芯和箱体需要相互固定,但由于铁芯难以准确放置在箱体中,常常需要反复调整,而铁芯的重量又较重,需采用起吊机吊起调整位置,调整过程花费时间,影响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组装快速、结构牢固的变压器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箱体、铁芯和铁芯夹持装置,所述铁芯和铁芯夹持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中,所述铁芯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夹件、两个底座、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两个夹件分别固定在所述铁芯铁轭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所述底座与铁芯底部固定,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夹件和底座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两个夹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夹件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部底面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竖直设置,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夹件的对称中心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过渡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孔,所述箱体内部底面对应所述定位孔位置设有定位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铁芯拉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夹件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配合的导柱,安装时先将装有铁芯夹持装置的铁芯吊起到箱体上方,将第二通孔对准导柱位置放下,使导柱穿过第二通孔,继续下放再使导柱穿过第一通孔即可完成铁芯和箱体的安装,组装方便,铁芯定位准确,无需反复调整对位,安装完成后导柱还可对铁芯起到限位作用,加强变压器内部结构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铁芯和铁芯夹持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铁芯夹持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箱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箱体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箱体;2、铁芯;3、铁芯夹持装置;31、夹件;32、底座;33、第一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311、第一通孔;321、第二通孔;322、定位孔;11、导柱;12、定位钉。【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所述夹件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配合的导柱,安装时导柱安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使铁芯快速准确的定位,节省组装时间,组装好后的变压器结构牢固,抗震性能强。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包括箱体1、铁芯2和铁芯夹持装置3,所述铁芯2和铁芯夹持装置3安装在所述箱体I中,所述铁芯夹持装置3包括两个夹件31、两个底座32、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件33和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件34,所述两个夹件31分别固定在所述铁芯2铁轭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所述底座32与铁芯2底部固定,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夹件31和底座32通过第一连接件33连接,所述两个夹件31通过第二连接件34连接,所述夹件31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底座32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11位置设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箱体I内部底面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11位置设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竖直设置,所述导柱11与所述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配合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先将两个夹件31固定在所述铁芯2铁轭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将底座32与铁芯2底部固定,同一侧的所述夹件31和底座32通过第一连接件33连接,所述两个夹件31通过第二连接件34连接,完成铁芯2和铁芯夹持装置3的安装,将装有铁芯夹持装置3的铁芯2吊起到箱体I上方,将第二通孔321对准导柱11位置放下,使导柱11穿过第二通孔321,继续下放再使导柱11穿过第一通孔311即可完成铁芯2和箱体I的安装。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夹件31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底座32上设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箱体I内部底面设有与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相配合的导柱11,安装时先将装有铁芯夹持装置3的铁芯2吊起到箱体I上方,将第二通孔321对准导柱11位置放下,使导柱11穿过第二通孔321,继续下放再使导柱11穿过第一通孔311即可完成铁芯2和箱体I的安装,组装方便,铁芯2定位准确,无需反复调整对位,安装完成后导柱11还可对铁芯2起到限位作用,加强变压器内部结构牢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311设置在所述夹件31的对称中心位置。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通孔311设置在夹件31的对称中心位置,可平衡变压器内部受力情况,减小内应力。进一步的,所述导柱11与所述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过渡配合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导柱11与所述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过渡配合连接,减小导柱11与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铁芯2在箱体I内晃动,产生一些不确定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所述底座32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孔322,所述箱体I内部底面对应所述定位孔322位置设有定位钉12。由上述描述可知,铁芯2安装好后定位钉12和定位孔322配合将铁芯2进一步定位,提高铁芯2安装的准确度和牢固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为铁芯拉杆。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为铁芯拉杆,可加强铁芯夹持装置3的结构强度,增加使用寿命。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变压器结构,包括箱体1、铁芯2和铁芯夹持装置3,所述铁芯2和铁芯夹持装置3安装在所述箱体I中,所述铁芯夹持装置3包括两个夹件31、两个底座32、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件33和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件34,所述两个夹件31分别固定在所述铁芯2铁轭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所述底座32与铁芯2底部固定,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夹件31和底座32通过第一连接件33连接,所述两个夹件31通过第二连接件34连接,所述夹件31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通孔311设置在所述夹件31的对称中心位置,所述底座32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11位置设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箱体I内部底面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11位置设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竖直设置,所述导柱11与所述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过渡配合连接,所述底座32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定位孔322,所述箱体I内部底面对应所述定位孔322位置设有定位钉1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结构,夹件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部底面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配合的导柱,安装时先将装有铁芯夹持装置的铁芯吊起到箱体上方,将第二通孔对准导柱位置放下,使导柱穿过第二通孔,继续下放再使导柱穿过第一通孔即可完成铁芯和箱体的安装,组装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铁芯和铁芯夹持装置,所述铁芯和铁芯夹持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中,所述铁芯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夹件、两个底座、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件和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两个夹件分别固定在所述铁芯铁轭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所述底座与铁芯底部固定,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夹件和底座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两个夹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夹件上竖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部底面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竖直设置,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煜青徐斌游上云雷福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安顺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