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佳威专利>正文

可自动回铅的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817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03:40
可自动回铅的自动铅笔,包括笔杆、笔杆底部的笔头、笔头底端的笔尖和笔杆顶部的按帽;在笔杆中,内笔杆设置在按帽底部,内笔杆底端与笔杆内腔下表面之间设有弹簧;笔头的内腔为笔头槽,笔头槽中安有三开花;在三开花外套有一回铅铜圈;笔头槽顶部设有强压铜圈,位于笔头槽底部安有阻尼胶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回铅铜圈来代替现有的回铅弹簧,采用回铅铜圈后克服了现有自动铅笔的弊端,使得自动回铅功能更加完善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书写用具,特别是一种可自动收回铅芯的自动铅笔。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具有自动回铅功能的自动铅笔,其自动回铅原理是在笔尖里面推动铅芯的结构处设置了一个回铅弹簧,进而达到自动回铅的功能。这种设计由于回铅弹簧在笔尖槽内伸缩的不稳定性,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几个弊端:一、组装的时候非常麻烦;二、使用时部件故障率很高;三、修理不便而且非常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弊端,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和研宄,专利技术一种可以自动收回铅芯的自动铅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结构是:可自动回铅的自动铅笔,包括笔杆、笔杆底部的笔头、笔头底端的笔尖和笔杆顶部的按帽;在笔杆中,内笔杆设置在按帽底部,内笔杆底端与笔杆内腔下表面之间设有弹簧;笔头的内腔为笔头槽,笔头槽中安有三开花;在三开花外套有一回铅铜圈;笔头槽顶部设有强压铜圈,位于笔头槽底部安有阻尼胶套。笔杆的底端为笔杆头,笔杆头带有外螺纹,笔头利用其顶部的内螺纹与其旋接。回铅铜圈呈圆柱形,在其顶端设有内切斜角,在其外表面设有与其轴心相平行的切开至底部上方的缝隙。所述的缝隙是一条。所述的缝隙是均布的多条。缝隙为四条。本技术可自动回铅的自动铅笔,由于采用了回铅铜圈来代替现有的回铅弹簧,经过反复验证,采用该回铅铜圈后克服了上述弊端,使得自动回铅功能更加完善和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图,图2是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回铅铜圈图。图中标记:笔杆1,笔杆头1.1,笔头2,笔尖3,按帽4,内笔杆5,弹簧6,三开花7,强压铜圈8,回铅铜圈9,内切斜角9.1,缝隙9.2,笔头槽10,阻尼胶套11,铅芯12。【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可自动回铅的自动铅笔,和现有自动铅笔相同,包括笔杆1、笔杆I底部的笔头2、笔头2底端的笔尖3和笔杆I顶部的按帽4。本技术内部结构可见图2所示。图2中,在笔杆I中,内笔杆5设置在按帽4底部(图2中未显示,但与现有技术的自动铅笔相同)。内笔杆5底端与笔杆I内腔下表面之间设有弹簧6,以使内笔杆5顶紧住按帽4。笔杆I的底端为笔杆头1.1,笔杆头1.1带有外螺纹,笔头2利用其顶部的内螺纹与其旋接。笔头2的内腔为笔头槽10,笔头槽10中安有三开花7,在三开花7外套有一回铅铜圈9,回铅铜圈9的结构参见图3,回铅铜圈9呈圆柱形,在其顶端设有内切斜角9.1,在其外表面设有与其轴心相平行并且均布的切开至底部上方的缝隙9.2,该切开的缝隙9.2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实施例的图3中提供了四条切开的缝隙9.2,切开的缝隙9.2起到伸缩作用来调整三开花7微小的尺寸变化。再参见图2,笔头槽10顶部设有强压铜圈8,位于笔头槽10底部安有阻尼胶套U。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轻压按帽4时,其推动内笔杆5输送铅芯12,即带动内笔杆5和弹簧6 —起对三开花7施压,使其向笔头2移动并张开,吐出内藏的铅芯12至笔尖3。笔头2里的回铅铜圈9被其咬住,输送到下一位的阻尼胶套11处,使其安全通过,经末端笔尖3穿出。由于长度需要各不相同,该原理可根据需要反复轻轻按压至满意的长度。本自动铅笔的关键在于使用完毕后的铅芯12的收回功能,即自动回铅。当人们使用完毕后要使铅芯12回复原状,只需将按帽4重压几次即可回复原状。其原理就是在铅芯12通过笔头2里的回铅铜圈9时被咬住的部分,在重压作用下被该回铅铜圈9带回来,当回到一定位置时被强压铜圈8挡住回落到笔头槽10底部,而此时强压铜圈8已经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强压铜圈8底座里,随即三开花7穿过强压铜圈8夹紧铅芯2回到初始状态。松开按帽4再次重压,这样反复操作几次即可将铅芯12全部回收到笔尖20内。【主权项】1.可自动回铅的自动铅笔,包括笔杆(I)、笔杆(I)底部的笔头(2)、笔头(2)底端的笔尖⑶和笔杆⑴顶部的按帽⑷;在笔杆⑴中,内笔杆(5)设置在按帽⑷底部,内笔杆(5)底端与笔杆(I)内腔下表面之间设有弹簧(6);笔头(2)的内腔为笔头槽(10),笔头槽(10)中安有三开花(7);其特征在于: 在三开花(7)外套有一回铅铜圈(9);笔头槽(10)顶部设有强压铜圈(8),位于笔头槽(10)底部安有阻尼胶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笔杆(I的底端为笔杆头(1.1),笔杆头(1.1)带有外螺纹,笔头(2)利用其顶部的内螺纹与其旋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回铅铜圈(9)呈圆柱形,在其顶端设有内切斜角(9.1),在其外表面设有与其轴心相平行的切开至底部上方的缝隙(9.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9.2)是一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隙(9.2)是均布的多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缝隙(9.2)为四条。【专利摘要】可自动回铅的自动铅笔,包括笔杆、笔杆底部的笔头、笔头底端的笔尖和笔杆顶部的按帽;在笔杆中,内笔杆设置在按帽底部,内笔杆底端与笔杆内腔下表面之间设有弹簧;笔头的内腔为笔头槽,笔头槽中安有三开花;在三开花外套有一回铅铜圈;笔头槽顶部设有强压铜圈,位于笔头槽底部安有阻尼胶套。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回铅铜圈来代替现有的回铅弹簧,采用回铅铜圈后克服了现有自动铅笔的弊端,使得自动回铅功能更加完善和稳定。【IPC分类】B43K24-08【公开号】CN204605276【申请号】CN201520116300【专利技术人】张佳威, 郑光寿 【申请人】张佳威, 郑光寿【公开日】2015年9月2日【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自动回铅的自动铅笔,包括笔杆(1)、笔杆(1)底部的笔头(2)、笔头(2)底端的笔尖(3)和笔杆(1)顶部的按帽(4);在笔杆(1)中,内笔杆(5)设置在按帽(4)底部,内笔杆(5)底端与笔杆(1)内腔下表面之间设有弹簧(6);笔头(2)的内腔为笔头槽(10),笔头槽(10)中安有三开花(7);其特征在于:在三开花(7)外套有一回铅铜圈(9);笔头槽(10)顶部设有强压铜圈(8),位于笔头槽(10)底部安有阻尼胶套(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威郑光寿
申请(专利权)人:张佳威郑光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