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动态管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8083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云动态管理方法及装置,属于计算机领域的云技术,为解决现有的云管理方法时延大、精确度不够等问题而设计。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云系统的负载信息;所述负载信息包括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的第一负载序列;判断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是否存在偏离所述第一负载序列整体变化规律的异常负载值;若存在,根据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正常负载值和预设的第一函数关系,计算出替换所述异常负载值的替换负载值;将所述替换负载值替换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异常负载值形成第二负载序列;根据所述第二负载序列进行云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的云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云动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云系统是指将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完成的系统,使用云系统平台可 W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一云服务。 相对于传统的软件形态,云系统中的云计算具有松散禪合、随需应变、成本可控、 资源虚拟、异构协同等显著的优势,使其更适应现金的电子商务、柔性制造、移动互联网等 应用。云计算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底层构建的云系统平台基础设施,是用来构建上层应用程 序的基础;二是构建在所述基础平台之上的云系统应用程序。 云系统本身属于一个新兴
,相关的技术、理论和方法还处于成长期,现有 的云资源管理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如由于现有的云资源(具体laaS系统中的物理机)运行 时,多是在系统探明访问负载增加或减少之后,才做出增加或减少虚拟机资源的决策,具有 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应对负载激增或剧减的情况,管理效率和管理精度都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云系统对云管理的效率W及管理的 精确度的云动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样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云动态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云系统的负载信息,所述负载信息包括第一负载序列; 判断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是否存在偏离所述第一负载序列整体变化规律的异常 负载值; 若存在,根据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正常负载值和预设的第一函数关系,计算出 替换所述异常负载值的替换负载值; 将所述替换负载值替换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异常负载值形成第二负载序列; 根据所述第二负载序列进行云管理。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是否存在偏离所述第一负载序列整体变化 规律的异常负载值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负载序列的正变化率RPmW及负变化率RNm; 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满足如下关系的负载值为异常负载值; 叫-叫_1〉目XPRm且ldj4-ldj< 目XNRm 或 ldj-ldj_i< 目XNRm且叫4-叫〉目XPRm 所述Idj.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j个负载值; 所述Idy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j-1个负载值; 所述Idw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j+ 1个负载值; 所述目为系数因子; 其中,所述j为大于1的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第一函数关系为: 所述Idj.i'为替换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第ji个负载值Idj,的替换负载值,且所述 Idj,为异常负载值; 所述Idk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k个负载值,且为正常负载值; 所述Idi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1个负载值,且为正常负载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负载序列进行云管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负载序列W及预设的第二函数关系,计算负载增量; 根据所述负载增量得出管理决策,并按得到的管理决策进行云管理。 优选地,所述第二函数关系为: 其中,所述aincm为负载增量;所述IcU+i为所述第二负载序列中的第m-x+1个负 载值;所述ldm_y为所述第二负载序列中的第m-x个负载值;所述y为衰减系数;所述n为 第二负载序列中负载值的个数;所述y为小于n的正整数;根据所述负载增量得出管理决策,并按得到的管理决策进行云管理,具体包括:[003引当aincm〉0大且时,则将云系统中Si个温状态物理机转换成热状态 物理机; 蛋时,则将云系统中S2个冷状态物理机转换成温状态物理机; 当aincm<0大且时,则将云系统中S3个热状态物理机转换成温状态 物理机; 当时,则将云系统中S4个温状态物理机转换成冷状态物理机;其中, [004引所述a1为第一阔值;所述a2为第二阔值,且0<ai<a2 ;[004引所述1血X为云系统中预设的最大负载值;所述1屯为第二负载序列中第m个负载 值; 所述VhDt为云系统中能提供热状态物理机的上限; 所述为云系统中能提供热状态物理机的上限。 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云动态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信息获取单元,用W获取云系统的负载信息;所述负载信息包括第一负载序 列; 判断单元,用W判断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是否存在偏离所述第一负载序列整体变 化规律的异常负载值; 替换负载值形成单元,用W在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存在异常负载值时,根据所述 第一负载序列中的正常负载值和预设的第一函数关系,计算出替换所述异常负载值的替换 负载值; 第二负载序列形成单元,用W将所述替换负载值替换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异常 负载值形成第二负载序列; 管理单元,用W根据所述第二负载序列进行云管理。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计算模块,用W计算所述第一负载序列的正变化率RPmW及负变化率RNm; 判断模块,用W异常负载值的判断,且满足如下公式的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负 载值为异常负载值; ldj-ldj_i〉目XPRm且ldj4-ldj< 目XNRm 或 ldj-ldj_i< 目XNRm且ldj+1-ldj〉目XPRm 所述Idj.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j个负载值; 所述Idy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j-1个负载值;[006引所述Idw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j+1个负载值; 所述目为系数因子; 其中,所述j为大于1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第一函数关系为 所述Idj.i'为替换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第ji个负载值Idj,的替换负载值,且所述 Idj,为异常负载值; 所述Idk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k个负载值,且为正常负载值; 所述Idi为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第1个负载值,且为正常负载值。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单元包括:负载增量计算模块,用W根据所述第二负载序列W及预设的第二函数关系,计算 负载增量; 管理模块,用W根据所述负载增量得出管理决策,并按得到的管理决策进行云管 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函数关系为: 其中,所述aincm为负载增量;所述IcU+i为所述第二负载序列中的第m-x+1个负 载值;所述ldm_y为所述第二负载序列中的第m-x个负载值;所述y为衰减系数;所述y为; 所述n为第二负载序列中负载值的个数; 所述管理模块,具体用W当aincm〉0大且时,则将云系统中Si个温 状态物理机转换成热状态物理机;当时,将云系统中S2个冷状态物理机 转换成温状态物理机;当ainCm<0大且时,将云系统中S3个热状态物理机转 换成温状态物理机;当时,将云系统中S4个温状态物理机转换成冷状态 物理机;[008引其中,所述a1为第一阔值;所述a2为第二阔值,且0<ai<a2;[008引所述1血X为云系统中预设的最大负载值;所述1屯为第二负载序列中第m个负载 值; 所述VhDt为云系统中能提供热状态物理机的上限; 所述为云系统中能提供热状态物理机的上限。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动态管理方法及装置,基于云系统历史负载值进行下 一时刻云管理的方法,且为了进一步的优化管理,对历史负载值的异常负载值进行了替换 处理,从而具有管理时间延迟小、控制效率高、剔除了异常负载值,使得管理控制更加精确。【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云动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的云动态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W下结合说明书附图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云动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云系统的负载信息,所述负载信息包括第一负载序列;判断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是否存在偏离所述第一负载序列整体变化规律的异常负载值;若存在,根据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正常负载值和预设的第一函数关系,计算出替换所述异常负载值的替换负载值;将所述替换负载值替换所述第一负载序列中的异常负载值形成第二负载序列;根据所述第二负载序列进行云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夏云霓刘建胜王世君杨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