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RFID装置、方法及光分配网络ODN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8080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装置、方法及光分配网络ODN设备,该射频识别RFID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覆盖射频标签的射频天线和用于控制射频标签读取的RFID控制单元,在至少两个射频天线之间填充屏蔽单元,其中,屏蔽单元用于隔离射频天线之间的干扰,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并不能有效防止RFID射频标签误读,进而达到了有效提高光纤上的射频标签识别准确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射频识别RFID装置、方法及光分配网络ODN设备
技术介绍
无线智能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1n Network,简称为0DN)设备中,使用基于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 icat1n,简称为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图1是相关技术中无线智能光分配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设备前面板位置安装一排光纤法兰。法兰下面的设备单板上设计天线。ODN中的光纤连接头上固定放置RFID电子标签。RFID标签里面预先写入规定数据,表明ODN设备光纤配线信息。光纤连接头插入法兰时,设备单板上的天线辐射范围包括射频标签,RFID控制模块通过单板上的天线切换轮询,非接触式读取射频标签中的数据,了解当前ODN设备中的光纤配线表等信息。在某一个时刻,ODN设备单板上RFID控制模块只切换到其中一路天线馈线,然后该天线被施加激励,RFID控制模块通过单板上的天线与射频标签上的天线之间的电感耦合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交互数据,从而知道RFID射频标签中存储的数据。标签在智能ODN设备实际应用中排列成一排,互相间隔相对固定并且很小。因为间隔如果大了,ODN单板上的法兰可容纳数量就少了,不利于提高每块单板上的可管理光纤容量。所以射频标签互相之间的间隔小,RFID控制模块只希望读取射频标签N的数据时,但是也有可能射频标签N-1或射频标签N+1的数据也被同时读取。类似无线智能ODN设备这样的通信形式可归纳为:在一个RFID控制模块的阅读范围内存在多个射频标签应答器,控制模块发出的数据流有时被多个应答器接收。多个应答器同时传输数据给控制模块,称为多路存取通信。这样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应答器同时回复数据时就会出现通信冲突和数据互相干扰(碰撞)。在现有的IS015693等标准中,对于多个标签在同时回复中是否冲突,是通过数据帧中数据编码的译码情况来判断的。专利200610152279.0在标签应答器接入RFID控制模块前的回复数据帧中加入脉冲突发区,采用前导随机脉冲冲突检测方法,可以对多标签数据冲突进行更准确地检测,并提供发生数据冲突的标签数目。此外,已公开的还有阿罗哈网(Additive Links Online HawaiiArea,简称为ALOHA)算法、时隙ALOHA算法、动态时隙ALOHA算法、二进制搜索算法等的防碰撞算法协议,但都不能解决无线智能ODN设备中一个RFID控制模块误读到一个或一个以上临近标签的问题。并且,因为ODN设备上的光纤要支持任意插拔,更换位置,因此还不能依靠传统的判断射频标签中唯一标识符(Unique Identifier,简称为UID)的方法来识别读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标签中是否是希望读到的标签。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并不能有效防止RFID射频标签误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装置、方法及光分配网络ODN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不能有效防止RFID射频标签误读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覆盖射频标签的射频天线和用于控制射频标签读取的RFID控制单元,在所述至少两个射频天线之间填充屏蔽单元,其中,所述屏蔽单元用于隔离所述射频天线之间的干扰。优选地,所述屏蔽单元为以下至少之一:在承载所述射频天线的印制电路板PCB基材上的金属平面;安装有屏蔽罩的金属平面。优选地,所述金属平面为铜箔。优选地,所述金属平面的形状为矩形。优选地,所述屏蔽单元为一个整体金属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分配网络ODN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处理方法,包括:确定射频天线之间的屏蔽单元隔离所述射频天线之间干扰的隔离度;依据确定的所述隔离度调整用于控制射频标签读取的RFID控制单元的射频天线功率;依据调整后的所述射频识别功率进行射频识别处理。优选地,确定所述射频天线之间的所述屏蔽单元隔离所述射频天线之间干扰的所述隔离度包括:在所述射频天线之间没有所述屏蔽单元的情况下,为待测射频天线施加激励;检测施加激励后影响与所述待测射频天线相邻的射频天线的电场能量;依据检测到的所述电场能量确定所述射频天线之间的所述屏蔽单元隔离所述射频天线之间干扰的所述隔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处理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射频天线之间的屏蔽单元隔离所述射频天线之间干扰的隔离度;调整模块,用于依据确定的所述隔离度调整所述射频天线的功率;处理模块,用于依据调整后的所述射频天线的功率进行射频识别处理。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施加单元,用于在所述射频天线之间没有所述屏蔽单元的情况下,为待测射频天线施加激励;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待测射频天线施加激励后影响到所述待测射频天线的相邻射频天线的电场能量;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检测到的所述电场能量确定所述射频天线之间的所述屏蔽单元隔离所述射频天线之间干扰的所述隔离度。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射频识别RFID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覆盖射频标签的射频天线和用于控制射频标签读取的RFID控制单元,在所述至少两个射频天线之间填充屏蔽单元,其中,所述屏蔽单元用于隔离所述射频天线之间的干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并不能有效防止RFID射频标签误读,进而达到了有效提高光纤上的射频标签识别准确度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无线智能光分配网络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识别RFID装置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分配网络ODN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识别RFID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识别RFID装置的结构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识别RFID装置中确定模块52的优选结构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装置,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识别RFID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覆盖射频标签的射频天线22和用于控制射频标签读取的RFID控制单元24,在至少两个射频天线之间填充屏蔽单元26,其中,屏蔽单元26用于隔离射频天线之间的干扰。通过上述架构的射频识别RFID装置,即在射频天线之间填充用于隔离射频天线之间干扰的屏蔽单元,使得RFID控制单元的天线阅读范围只局限在两个屏蔽单元中间区域,不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不能有效防止RFID射频标签误读,进而达到了有效提高光纤上的射频标签识别准确度的效果。该屏蔽单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该屏蔽单元可以是在承载射频天线的印制电路板PCB基材上的金属平面;也可以安装有屏蔽罩的金属平面。其中,该金属平面可以为铜箔,当然也可以为其它金属材料,例如,铁、铝等。金属平面的形状也可以为多种,较佳地,可以为矩形。另外,为了较好的保护效果,该屏蔽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识别RFID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覆盖射频标签的射频天线和用于控制射频标签读取的RFID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射频天线之间填充屏蔽单元,其中,所述屏蔽单元用于隔离所述射频天线之间的干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灏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