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石漠化山地的柿子果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8052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涵养石漠化山地的柿子果的栽培方法,栽培柿子果品种为“川甜柿1号”、“黄金方柿”和“鄂柿1号”,栽培方法包括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出来的柿子树,长势旺盛,枝梢粗壮,枝梢也较大,结果率很高,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瓜氨酸、碘、钙、磷、铁、锌,果实除鲜食外,还可以酿成柿酒、柿醋,加工成柿脯、柿粉、柿霜、柿茶、冻柿子等,适合石漠化山地贫瘠土壤条件种植,涵养水土,给贫困地区恢复生态环境和给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济植物的栽培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柿(学名:DiospyroskakiThunb.)是柿科,柿属落叶大乔木。别名:朱果、猴赛。 落叶大乔木,通常高达10-14米以上,胸高直径达65厘米,高龄老树有高达27米的。 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或者黄灰褐色至褐色,沟纹较密,裂成长方块状。 树冠:球形或长圆球形,老树冠直径达10-13米,有达18米的。枝开展,带绿色至 褐色,无毛,散生纵裂的长圆形或狭长圆形皮孔;嫩枝初时有棱,特征有棕色柔毛或绒毛或 无毛。冬芽小,卵形,长2-3毫米,先端钝。 叶: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通常较大,长5-18厘米,宽2. 8-9厘米, 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钝,圆形或近截形,很少为心形,新叶疏生柔毛,老叶上面有光泽, 深绿色,无毛,下面绿色,有柔毛或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有微柔毛,在下面凸起,侧脉每边 5-7条,上面平坦或稍凹下,下面略凸起,下部的脉较长,上部的较短,向上斜生,稍弯,将近 叶缘网结,小脉纤细,在上面平坦或微凹下,连结成小网状;叶柄长8-20毫米,变无毛,上面 有浅槽。 花:雌雄异株,但间或有雄株中有少数雌花,雌株中有少数雄花的,花序腋生,为聚 伞花序;雄花序小,长1-1. 5厘米,弯垂,有短柔毛或绒毛,有花3-5朵,通常有花3朵;总花 梗长约5毫米,有微小苞片;雄花小,长5-10毫米;花萼钟状,两面有毛,深4裂,裂片卵形, 长约3毫米,有睫毛;花冠钟状,不长过花萼的两倍,黄白色,外面或两面有毛,长约7毫米, 4裂,裂片卵形或心形,开展,两面有絹毛或外面脊上有长伏柔毛,里面近无毛,先端钝,雄蕊 16-24枚,着生在花冠管的基部,连生成对,腹面1枚较短,花丝短,先端有柔毛,花药椭圆状 长圆形,顶端渐尖,药隔背部有柔毛,退化子房微小;花梗长约3毫米。雌花单生叶腋,长约2 厘米,花萼绿色,有光泽,直径约3厘米或更大,深4裂,萼管近球状钟形,肉质,长约5毫米, 直径7-10毫米,外面密生伏柔毛,里面有絹毛,裂片开展,阔卵形或半圆形,有脉,长约1. 5 厘米,两面疏生伏柔毛或近无毛,先端钝或急尖,两端略向背后弯卷;花冠淡黄白色或黄白 色而带紫红色,壶形或近钟形,较花萼短小,长和直径各1. 2-1. 5厘米,4裂,花冠管近四棱 形,直径6-10毫米,裂片阔卵形,长5-10毫米,宽4-8毫米,上部向外弯曲;退化雄蕊8枚, 着生在花冠管的基部,带白色,有长柔毛;子房近扁球形,直径约6毫米,多少具4棱,无毛或 有短柔毛,8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4深裂,柱头2浅裂;花梗长6-20毫米,密生短柔毛。 柿树是深根性树种,又是阳性树种,喜温暖气侯,充足阳光和深厚、肥沃、湿润、排 水良好的土壤,适生于中性土壤,较能耐寒,但较能耐瘠薄,抗旱性强,不耐盐碱土。柿树多 数品种在嫁接后3~4年开始结果,10~12年达盛果期,实生树则5~7龄开始结果,结果 年限在100年以上。 柿果味甜多汁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柿汁,柿蜜,柿糖,并能酿酒,制醋、提取柿漆。 柿果及其加工晶尚有医疗作用,可治胃病,止血、解酒毒、降血压,还可治疗喉痛、咽干及口 舌生疮等。其木材质细而坚硬,可制优质器具。柿树抗旱、耐湿,管理简便,结果早,产量高, 经济寿命长。 我国南方很多省市自治区,如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地都有很多喀斯特石 山地区。喀斯特石山地区的特点是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 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 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几百年前,我国南方的喀斯特石山地区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原始森 林覆盖率高,资源丰富,风景优美,但随着入口的增长,人类在喀斯特石山地区快速活动,就 引起了石山地区森林的破坏,目前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岩溶石漠化已经是当今全球最严 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当我们在领略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峰林和石林奇观、惊叹大 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殊不知喀斯特石漠化正渐渐吞噬着我们的家园,威胁着我们的生产 和生活。在喀斯特地区的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当地人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植被 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岩石逐渐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目前, 我国近70%以上的石漠化灾害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 北、重庆、四川、广东等南方8省(区、市),石漠化面积达12. 96万平方公里,每年大约吞噬 185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总体呈加剧趋势。 对于强度石漠化地区,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人类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 因此对石漠化的治理主要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战略,除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 态移民,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恢复植被,并合理开发喀斯特生态旅游。对于中度石漠化 地区,主要采取以治理为主的生态战略,通过退耕还林、发展混农林业等措施积极治理。对 于轻度石漠化地区,主要采取治理为主、加强预防的生态战略,进行生态农业、庭院经济的 生态综合防治,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保护好现有的土地 和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在我国西南的广西河池、宜州和贵州省的一些地区,已经有成功种植柿子果取得 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怎样在石漠化较严重的地区种植优质柿子果,还没有规模化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的种植优质柿子果的方法,不 仅可以保水保墒,防风固沙,还可以收获柿子果,创造客观经济效益,为农民增产创收,为持 续发展之路提供依据,能够给喀斯特石山地区带来恢复生态环境和给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本专利技术的喀斯特山地柿子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品种选育 选择品种:"川甜柿1号"、"黄金方柿"和"鄂柿1号"。 "川甜柿1号"系从日本引进品种"次郎"优选单株培育出的优质大果型甜柿新品 种,在四川盆地多点栽培,表现良好。该品种树体长势较旺盛,与"君迀子"嫁接亲和力强, 单性结实能力强,丰产,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山地和丘陵种植的优良树种,2003年通过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长势较旺,结果早,丰产,苗木定植后第2年结果,第 4年株产13.38kg,单性结实。在四川盆地,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4月中下旬开花,果 实10月上中旬成熟。果实性状:果实扁方形,平均单果重219.0g,最大单果重400.0g, 果皮橙红色,果顶微凹、不开裂,呈十字沟,纵面有4条纵沟,果梗短,果粉多,果肉黄红色, 种子2-3粒,初熟果实质地脆嫩爽口,果实变软后柔软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OO%~ 18. 00%,在树上可以自然脱涩,较耐贮运,初熟果实保脆期20天。 "黄金方柿"是用"新安牛心柿"作母本、"禅寺丸"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不完全甜柿 新品种。果实高脚四方形,平均单果重260克,最大单果重480克;果面红色,有较明显的4 条对称纵沟;果皮薄、金黄色或橙红色,品质上等;鲜果总糖、蛋白质、果胶、维生素C含量分 别为17. 14%、0. 48%、0. 98%、176毫克/公斤,钾含量1018. 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涵养石漠化山地柿子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栽培柿子果品种为“川甜柿1号”、“黄金方柿”和“鄂柿1号”,栽培方法包括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步骤;所述整地为:挖宽100cm、深80cm的撩壕或100cm×100cm×80cm的大穴,施入普钙1.2kg、复合肥0.2 kg和腐熟厩肥18 kg作基肥;所述定植为:选用柿砧嫁接的良种壮苗,株行距按3.5m~4.5m种植,并按雌雄株10:1的比例配置好授粉品种,定植时边填土边振动树苗,使土充分流入根的缝隙中,并边填土边踩实,填满土后在穴周围修成土埂,再浇透定根水,树盘用地膜或稻草覆盖保湿;所述肥水管理为:①幼树阶段注意松土除草,并适当施追肥;②一年生定植园春梢发芽后施第1次肥,株施尿素12‑15g,腐熟畜禽粪便6kg,以后每月追肥1‑2次;③第二年3月、5月、8月、9月各施肥一次即可;④第三年幼株开始挂果,应增施钾肥和硼肥;⑤第四、五年丰产期,3‑4月,株施尿素120g、硫酸钾120g、磷肥60g、硼砂8g和多元微肥;6‑7月,株施尿素80g、过磷酸钙120g、硫酸钾120g;11‑12月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所述整形修剪为:幼树应适当轻剪,冬剪以短截为主,疏枝为辅;盛果树修剪,冬剪以疏为主,主枝延长头加以短截,扩大树冠,夏季以诱枝为主,徒长枝摘心;衰老树修剪,回缩大枝,促发新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军强韦在雄覃稳梅韦倩梅
申请(专利权)人: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