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茶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521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体茶包,包括底面、多个侧面、多个下透水孔及上透水孔。多个侧面是由底面的边缘向上延伸,且上述侧面是相互衔接并在相对于底面的一侧聚集形成封口部。多个下透水孔排列设置于底面上、或排列设置于至少一个侧面上且邻近于底面处。上述上透水孔是设置于至少一个侧面上且邻近于封口部处。其中,上述下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大于或等于上述上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或者各下透水孔的孔面积小于或等于各上透水孔的孔面积。借由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立体茶包相较于现有茶包来说,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而可容装风味较佳且能多次冲泡的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包,特别是指一种立体茶包
技术介绍
按,现代人普遍都有饮用茶品的习惯,但由于生活上的忙碌且传统的泡茶方式过程较耗时与繁琐,因此,多数人会购买简便的茶包直接冲泡饮用。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茶包的容量较小,茶叶能够充分伸展的空间有限,因此传统茶包仅适合容装碎茶叶,以防止浸水膨胀后无伸展的空间,而无法置入风味较佳且能多次冲泡的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此外,传统茶包在冲泡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热水由外层滤纸的微小孔隙(例如孔隙大小为30微米)缓慢渗入茶包内部,而使其容装的茶叶浸泡于热水中。惟,在实际使用经验中,由于热水渗入茶包的流速相当缓慢且是平均从茶包的各个部位流入,导致无法带动茶叶充分展开而容易堆积在特定部位(如茶包底部或角落),造成影响茶饮的风味跟质量,实有必要进一步改良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茶包,包括底面、多个侧面、多个下透水孔及至少一上透水孔。多个侧面由底面的边缘向上延伸,且多个侧面是相互衔接并在相对于底面的一侧聚集形成封口部。多个下透水孔排列设置于底面上、或排列设置于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底面处。至少一上透水孔是设置于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封口部处。其中多个下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大于或等于至少一上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入口 ο本技术更提供一种立体茶包,包括底面、多个侧面、多个下透水孔及至少一上透水孔。多个侧面由底面的边缘向上延伸,且多个侧面是相互衔接并在相对于底面的一侧聚集形成封口部。多个下透水孔排列设置于底面上、或排列设置于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底面处。至少一上透水孔是设置于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封口部处。其中,各下透水孔的孔面积小于或等于各上透水孔的孔面积。借由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立体茶包相较于现有茶包来说,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而可容装风味较佳且能多次冲泡的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且通过上透水孔与下透水孔的结构设计,可导引水流产生特定方向对流而带动茶叶平均分布在茶包的容置空间中,以避免茶叶堆积在特定区域而获得充分伸展,让茶品的浓度更好、风味更佳。另外,本技术立体茶包借由下透水孔的设置,令使用者在将立体茶包拉出水中时(例如饮用完毕或想上下移动茶包反复冲泡),容置空间的茶汤能够快速由下透水孔排出,达到使茶汤不会滴落在水杯外,且若要反复冲泡时,茶包的容置空间才能有较多的进水空间而可产生较佳的对流效果。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下透水孔是排列设置于底面及至少一侧面且邻近于底面处。换句话说,底面及侧面可皆设置有下透水孔。其中位于侧面的多个下透水孔可相互对称,使水能够平均经由侧面的下透水孔冲入茶包中,达到进一步增加对流稳定性之优点。其中,该多个下透水孔相互对称地排列设置于该底面或该多个侧面至少其中之一。于一实施例中,其中位于底面的下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大于或等于位于侧面上的下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例如,位于底面的下透水孔数量可多于位于侧面上的下透水孔数量,以使排水过程更加顺畅,且可导引水流产生特定方向对流而带动茶叶平均分布在茶包的容置空间中,以避免茶叶堆积在特定区域而获得充分伸展。于一实施例中,其中各上透水孔或各下透水孔可分别是圆孔、水滴状孔、长槽孔、圆弧槽孔、< 形槽孔、三角孔、方孔、长方孔或多边形孔。而上透水孔与下透水孔可分别沿线性方向排列、非线性方向排列、放射状排列、环状排列或矩阵排列。于一实施例中,立体茶包可包括提绳,所述提绳的两端是接合于封口部,以加强提绳的强度而提供更强的拉力与增加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茶包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立体茶包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技术立体茶包的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立体茶包的立体图(三)。图5为本技术立体茶包于冲泡过程的剖视图(一)。图6为本技术立体茶包于冲泡过程的剖视图(二)。图7为本技术立体茶包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图8为本技术立体茶包又一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图9为本技术立体茶包再一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其中,附图标记:I 立体茶包10 底面20 侧面21 封口部22下透水孔23上透水孔24容置空间25 提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立体茶包的立体图(一)、立体图(二)、透视图及立体图(三)。所述立体茶包I包括底面10、多个侧面20、多个下透水孔22及多个上透水孔23。于本实施例中,立体茶包I是具有四个侧面20且由底面10的边缘向上弯折延伸。具体来说,立体茶包I较佳可由单张滤纸折叠而成或者用多张滤纸封接而成的立体形状,构成多个侧面20与底面10之间包围形成一容置空间24,且通过上述折叠或封接的方式所制成的立体茶包1,相较于现有茶包来说,能够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24。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于另一些态样中,立体茶包I也可由其它耐热材质的纸张制成。上述多个侧面20是相互衔接(例如可借由超音波热熔衔接)并在相对于底面10的一侧聚集形成封口部21,换言之,封口部21的位置是高于底面10。另外,所述封口部21可借由超音波或高周波压合封闭,又或者通过黏接或封订结合,此部分并不局限。再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封口部21是由多个侧面20的上方边缘所围绕而成,使封口部21在未封合之前能够形成大口径的开口,借以置入体积较大的大颗粒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多个下透水孔22是排列开设于底面10上、或排列设置于至少其中一个侧面20上且邻近于底面10处。如图3、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多个下透水孔22是排列设置于底面10上以及排列设置于多个侧面20上且邻近于底面10处。下透水孔22于此为圆孔或圆弧槽孔型态,且多个下透水孔22可以是矩阵排列型态或者其它不规则排列型态。其中下透水孔22的直径较佳为0.5_?1.5mm,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另一些态样中,下透水孔22的直径也可以是1.5mm以上。详言之,下透水孔22的孔洞大小主要以避免茶叶流出为原则,并不限定其大小或形状。多个上透水孔23是开设于至少一个侧面20,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各上透水孔23为圆弧槽孔型态,且多个上透水孔23是开设于其中一个侧面20并沿线性方向排列。于另一些态样中,多个上透水孔23也可分别开设于不同侧面20上。此外,各上透水孔23的孔洞大小主要也是以避免茶叶流出为原则,并不限定其大小或形状。此外,上述下透水孔22的孔面积总合是不小于(也就是大于或等于)上透水孔23的孔面积总合。举例来说,下透水孔22的大小与上透水孔23的大小可相同,而下透水孔22的设置数量是多于上透水孔23的设置数量,构成下透水孔22的孔面积总合是大于上透水孔23的孔面积总合,但在本实施例中,多数下透水孔22是由圆孔与弧形槽孔所组成,多数上透水孔23仅由弧形槽孔所组成,且下透水孔22的数量是多于上透水孔23的数量。借此,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欲饮用茶品时,可将立体茶包I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杯中,此时热水会经由底面10及侧面20的下透水孔22冲入容置空间24中,以带动位在底部的茶叶向上充分伸展,而经过冲泡后的茶汤能够由上透水孔23导出至水杯中以供饮用,因此,通过下透水孔2当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茶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面;多个侧面,由该底面的边缘向上延伸,该多个侧面相互衔接并在相对于该底面的一侧聚集形成一封口部;多个下透水孔,排列设置于该底面上、或排列设置于该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该底面处;及至少一上透水孔,设置于该多个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邻近于该封口部处;其中,该多个下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大于或等于该至少一上透水孔的孔面积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哲何婷芬
申请(专利权)人:茶粉丝农业行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