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养蛇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328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蛇场,包括圆形围墙,围墙顶部设有双膜防雨布,围墙内设有地下走廊和深入地下的蛇窝,地下走廊与蛇窝相连通,围墙外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通过热量传输管道与蛇窝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养蛇场,采用半地下结构,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同时有效地给蛇类提供环境适宜的冬眠场所,降低解决蛇类冬眠所需要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养殖
,涉及一种养蛇场
技术介绍
目前蛇场是养蛇的场所,蛇的吃、拉、住都在蛇场内。平时雌、雄蛇要分场饲养,只在繁殖交配时间,把雌、雄蛇合场饲养,交配后再分开,以防互相残杀。一个大的露天蛇场,可以在内部用砖墙隔开,分隔成几个小的蛇场,就可以养殖几个品种和大小不同的蛇。另夕卜,利用防空洞或地下室代替蛇房养蛇也很好。因为这些地方冬暖夏凉,特别是炎夏防空洞内气温仍可保持30°C左右,对蛇的度夏很有好处。此类养蛇方式贴近自然环境下的蛇类生长方式。但存在建设蛇厂资金消耗大,人工管理量大等弊端。立体蛇园的“地下立体大蛇房”,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立体养蛇空间的地下位置修建而成的,在与地上立体蛇园“混为一体”的同时,“地下立体大蛇房”本身也是呈地下立体独立空间的,可与地上空间有机结合并形成相通重复的方式来养蛇,只是地下的养蛇空间面积较之以前的方式大了许多,可实际管理起来十分的便捷好用。因为“地下立体大蛇房”少则几十个平方,大则几百个平方,这是目前养蛇业较为先进的、一种尽量模仿蛇在野外生存的最佳养殖模式。但此类养殖模式适合于投资稍大一些或从简单养蛇模式过渡过来的“资深”养蛇人使用的。由于他们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建造起来很容易达到规范整齐、结实耐用、宜蛇宜人、出进取拿蛇更加方便的建造理念。对于蛇房式养蛇可以利用一般住房,也可另外专门建造。蛇房内的墙壁要光滑无缝,房内墙角做成弧形,使蛇不能沿墙角上爬。养蛇房应该是夏季通风凉爽;冬季保温的地方。至于窗户可开也可不开,如开窗的话,应安装双层玻璃和铁丝网。房内可设一定量的蛇窝,同时在房内设水池、水沟,或放置水盆。为了便于观察,可在门上开视孔,装上玻璃和铁丝网;也可在房子里面用细目铁丝网隔成走廊,人就可以随便进出蛇房了。这种养蛇方式因为规模较小,对于建设大型蛇厂而言相对经济且便于个体养殖。在蛇类养殖中比较普遍。但这种建厂方式需用专门建造,既不经济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对于长期饲养而言,对于蛇的冬眠还要考虑其他温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蛇场,结合地下养殖与房室养殖的优点,还能有效地给蛇类提供环境适宜的冬眠场所。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蛇场,包括圆形围墙,围墙顶部设有双膜防雨布,围墙内设有地下走廊和深入地下的蛇窝,地下走廊与蛇窝相连通,围墙外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通过热量传输管道与蛇窝相连通。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围墙上设有换气扇,换气扇内侧用细丝网遮挡。双膜防雨布上设有小窗口。地下走廊与蛇窝相连通处设有微型门。地下走廊的顶部设有细铁丝网。蛇窝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养蛇场,采用半地下结构,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同时有效地给蛇类提供环境适宜的冬眠场所,降低解决蛇类冬眠所需要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养蛇场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养蛇场的侧视图。图中,1.围墙,2.双膜防雨布,3.地下走廊,4.蛇窝,5.加热装置,6.热量传输管道,7.换气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养蛇场,参见图1和图2,包括圆形围墙1,围墙I顶部设有双膜防雨布2,围墙I内设有地下走廊3和深入地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蛇窝4,地下走廊3与蛇窝4相连通,便于对蛇场的观察及蛇窝的清理工作,围墙I外设有加热装置5,加热装置5通过热量传输管道6与蛇窝4相连通,能够给蛇窝提供热量,适宜其存活。围墙I上设有换气扇7,换气扇7内侧用细丝网遮挡,防止蛇类逃出。。双膜防雨布2上设有小窗口,用于向蛇场内投放饲料及清理工作。 地下走廊3与蛇窝4相连通处设有微型门,地下走廊的顶部设有细铁丝网,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既便于观察又能确保人身安全。采用本技术养蛇场饲养蛇时,将蛇窝4底部覆上细沙或干草,然后将蛇放入蛇窝4内,蛇窝顶部可放置水泥盖子,留一个可供蛇进出的空洞,可以使蛇类在蛇窝4里活动,也可以爬出蛇窝4在地面上活动,通过双膜防雨布2上设有小窗口将饲料或清水投放到围墙I内的场地上,也可通过双膜防雨布2上设有小窗口进入对围墙I内的场地进行清理,当蛇窝4需要清理时,工作人员通过地下走廊3进入即可;如果是在冬天,温度较低,通过加热装置5给蛇窝提供热量,适宜蛇类生存。本技术养蛇场,结合地下养殖与房室养殖的优点,采用半地下结构,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同时有效地给蛇类提供环境适宜的冬眠场所,降低解决蛇类冬眠所需要的成本。【主权项】1.一种养蛇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围墙(I),所述围墙(I)顶部设有双膜防雨布(2),围墙⑴内设有地下走廊(3)和深入地下的蛇窝(4),地下走廊(3)与蛇窝(4)相连通,围墙⑴外设有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通过热量传输管道(6)与蛇窝(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蛇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I)上设有换气扇(7),换气扇⑵内侧用细丝网遮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蛇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膜防雨布(2)上设有小窗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蛇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走廊(3)与蛇窝(4)相连通处设有微型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蛇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走廊(3)的顶部设有细铁丝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养蛇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蛇窝(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蛇场,包括圆形围墙,围墙顶部设有双膜防雨布,围墙内设有地下走廊和深入地下的蛇窝,地下走廊与蛇窝相连通,围墙外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通过热量传输管道与蛇窝相连通。本技术养蛇场,采用半地下结构,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同时有效地给蛇类提供环境适宜的冬眠场所,降低解决蛇类冬眠所需要的成本。【IPC分类】A01K63-00, A01K67-02, A01K63-06【公开号】CN204579563【申请号】CN201520201604【专利技术人】徐世才, 乔少卿 【申请人】延安大学【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蛇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围墙(1),所述围墙(1)顶部设有双膜防雨布(2),围墙(1)内设有地下走廊(3)和深入地下的蛇窝(4),地下走廊(3)与蛇窝(4)相连通,围墙(1)外设有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通过热量传输管道(6)与蛇窝(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才乔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