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005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属于植物绿化领域。所述层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无纺布层、草茎层、营养基质层和茎叶层,所述草茎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营养基质层的厚度为6~15mm,所述茎叶层的厚度为20~30mm。该层状结构的产品具有重量轻、任意裁剪、成卷后运输方便成本低、见效快、不受施工时间限制等优点;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快速增加屋顶化面积,具有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保持生态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属于植物绿化领域。
技术介绍
景天科植物根系不发达,但耐旱,生命力极强,是屋顶绿化最常用且用量也最大的地被植物,随着国家对屋顶绿化的重视,景天科的植物生产量随之增长。因景天科植物根系差,生长季节明显,普通的生产方式一般是将草茎播直接撒在土壤或基质上,经过3~4月生长后才能成坪,施工时间集中在三月到七月,见效慢且影响屋顶绿化工程的整体进度;有的施工方式把草种植在容器盘内,然后搬运到屋顶,此种方法虽施工速度快,但在运输过程因景天科植物不能挤压,运输量少,运输成本高。这些方式的缺点是见效慢,周期长,施工效率低或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成本低、效果快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景天科植物种植方式施工效率低、见效慢,时间受到限制、运输成本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无纺布层、草茎层、营养基质层和茎叶层,所述草茎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营养基质层的厚度为6~15mm,所述莖叶层的厚度为20~50mmo进一步地,在营养基质层与茎叶层之间设厚度为0.5~lmm的纤维网层。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的规格为15~30g/m2。该技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植物营养生理学和力学原理,利用木肩、谷壳灰、食品加工残渣等农业有机废料加工成轻型的营养基质,代替泥土,减少对土壤的使用;根系通过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的向下引导力而穿过无纺布,把无纺布与根系的紧密结合固定部分基质而形成毯,解决了景天科植物根系不发达而不能成毯的技术问题。成毯是指将植物像毯子一样卷起来,便于运输和施工。纤维网的作用是和无纺布一起夹住基质,防止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基质掉落。本技术提供的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的生产过程是,在平整的土地上放样,苗床要求表面平整、紧实、无积水,苗床中间高四边低,坡度0.1-0.5%,分3~5次进行细平整与镇压;苗床宽500~4000mm,苗床间排水沟50~200mm,苗床平整后至种植前需用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磷)清除杂草2遍以上。在苗床上面分别铺一层无纺布,无纺布的规格为15~30g/m2,再把把景天科植物种苗的茎部切成长度20~50mm形成草茎,每个草茎有茎节(生长点)I个以上,然后均匀撒在无纺布上;再覆盖营养基质,覆盖厚度为6~15mm,露出叶尖为宜,切勿全部盖住草茎,以免影响出苗;经肥水控制养护2~3月,长出的茎与新叶的长度为50~200mm后就可以出园。无纺布层可以把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无纺布的厚度与结构力成正比,太薄起卷时易破不能成毯,太厚景天科植物的根系穿透的少,不利于网状结构的形成。由于景天科根系弱,基质层的厚度大于15_,成越结构性差,太薄不能覆盖草莖,保水效果差,影响成坪时间。草茎层紧靠无纺布层,有利于根系以最短距离穿透无纺布到达土层,穿透根系数量增多,有利于成毯结构力的增强。如先撒营养基质就会增加根系与无纺布的间距,根系穿透无纺布则少,不利于成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作为营养基质层,为景天科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原料,能合理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加工成为植物生长介质,变废为宝,生产时不破坏耕地,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生产方法。景天科植物根系和无纺布紧密结合,成坪后可卷起,产品运输量增加,降低了运输成本;即铺即成坪,施工速度快,不受生长季节影响,缩短屋顶绿化工程竣工时间。能进行标准化生产,水肥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层状结构的产品具有重量轻、任意裁剪、成卷后运输方便成本低、见效快、不受施工时间限制等优点;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快速增加屋顶化面积,具有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保持生态环境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提供的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无纺布层1、草茎层2、营养基质层3和茎叶层4,所述无纺布层I的规格为15~30g/m2,所述草茎层2的厚度为10mm,所述营养基质层3的厚度为8mm,所述莖叶层4的厚度为35mm。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通过如下方法进行生产:在平整的场地上建立苗床,苗床要求表面平整、紧实、无积水,苗床中间高四边低,坡度0.1-0.5%,分3~5次进行细平整与镇压。苗床宽500~4000mm,苗床间排水沟50~200mm,苗床平整后至种植前用如草甘磷清除杂草2遍;苗床上面分别铺一层无纺布,无纺布层选择规格规格为15~30g/m2的无纺布,将景天科植物种苗的莖部切成长度35mm左右,每个草莖有I个以上的茎节(生长点),便于生长,将草茎撒播在无纺布上,再盖上一层约8mm的营养基质,营养基质为由20~30重量份的锯木肩、20~30重量份的谷壳灰或食品加工残渣(如醋渣)、20~30重量份的泥炭土、15~20重量份的黄土和1~3重量份钙镁磷肥混合配制而成,起保护草茎和为草茎提供营养成分的作用;再养护2~3月,新长出的茎叶长度至50mm左右,厚度35mm就可以出园。所述养护要求是:浇水保持营养基质层湿润,但不能积水,不能干燥。待草长至高20~30mm以后,逐步控制水分,减少一半的浇水量,适当的保持营养基质土层干燥1~3天,利于景天科植物生根穿透无纺布形成网。养护过程中需要除杂和施肥。除杂草要求“除早除小”,及时清除,防止杂草侵占;施肥每月I次,施肥量10~15g/m2复合肥,防止生长速度过快,四、五月份可根据要求喷洒“多效唑”抑制景天科植物的生长。养护2~3个月成坪率达90%以上,就可像草皮卷一样卷起。【主权项】1.一种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无纺布层(1)、草茎层(2)、营养基质层(3)、茎叶层(4),所述草茎层(2)的厚度为5~10mm,所述营养基质层⑶的厚度为6~15mm,所述莖叶层⑷的厚度为20~50mmo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营养基质层(3)与茎叶层(4)之间设厚度为0.5~lmm的纤维网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I)的规格为15~30g/m2o【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属于植物绿化领域。所述层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无纺布层、草茎层、营养基质层和茎叶层,所述草茎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营养基质层的厚度为6~15mm,所述茎叶层的厚度为20~30mm。该层状结构的产品具有重量轻、任意裁剪、成卷后运输方便成本低、见效快、不受施工时间限制等优点;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快速增加屋顶化面积,具有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保持生态环境的目的。【IPC分类】A01G31-00【公开号】CN204579375【申请号】CN201520205955【专利技术人】陈善湘, 张翼维, 许诺, 简有志 【申请人】湖南天泉生态草业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成毯的景天科植物层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无纺布层(1)、草茎层(2)、营养基质层(3)、茎叶层(4),所述草茎层(2)的厚度为5~10mm,所述营养基质层(3)的厚度为6~15mm,所述茎叶层(4)的厚度为20~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湘张翼维许诺简有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泉生态草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