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兴义专利>正文

高速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77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速自行车,坐着蹬行,设有防风雨罩和手动、脚动雨刮。采用周向往复式脚蹬机构,该往复式脚蹬机构置于曲柄轴所处的水平线上方,曲柄与第一级传动主动轮轮轴之间由单向超越程离合器结合。采用大比例升速传动比与长力臂曲柄,收回曲柄,借助于脚的重力与脚蹬托架之间的摩擦力。在相同脚蹬频率下其速度比现行的自行车快近一倍。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自行车速度慢,骑着行驶不舒适,不便于设置防风雨装置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尤其涉及自行车的脚蹬传机构。公知的自行车自商业性生产以来的百余年间,一直沿用“骑式”结构。它包括两个或三个车轮、车架、圆周式脚踏机构、一级升速传动装置、止动、转向机构及鞍坐。其不足之处是速度慢,骑着蹬行不舒适,人、车重心高,骑车人占用空间高,不利于设置防风雨装置。其速度慢的原因在于脚蹬力的大小严格取决于蹬车人的体重,体重大,脚蹬力便大;反之则小。且骑车人的脚蹬力在一般情况下仅能达到其体重的60%左右。再一个不利因素是蹬车人的体重同时是克服脚蹬反向力的“支承”,这使得脚蹬力的发挥受到最终限制。这种产生“动力”的方法不能发挥人的潜在“气力”的作用。中国专利局1987年1月17日公告了一种可增速的绳传动自行车(申请号85102408),该车用杠杆往复式驱动,绳的一端连接车轮上的凹槽轮盘,另一端连杠杆。凹槽轮盘收回杠杆依赖于设于该轮盘内的弹簧的储备力,这样每次脚蹬力的一部份需用于储备在弹簧上,这是一个损失。且该车增速不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其车速度。舒适地坐着蹬行,便于设置经济实用的防风雨装置的高速自行车。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坐着蹬行,使用周向往复式脚蹬机构,长力臂曲柄和大比例的升速传动比。周向往复式脚蹬机构设于曲柄轴轴心所处的水平线上方,左、右曲柄与该曲柄轴之间分别由单向超越程离合器结合,脚蹬力经一至三级的链传动,或二至三级链与齿的混合传动后达至自行车后轮并推动自行车高速行驶。收回曲柄可借助于脚的重力与脚蹬后部托架之间的摩擦力。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传统骑式自行车骑车人的脚蹬反向力依赖骑车人的体重平衡,脚蹬力明显小于其体重力。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自行车脚蹬反向力通过背部由座椅后缘上方的挡板支承,其平衡力不受蹬车人的体重限制。这种产生“动力”的方法,变革了骑式自行车的原理,能充分发挥人的“气力”的潜力,使蹬车人的脚蹬力最大可以超过其体重的60%-100%。因此,建立了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自行车增速的动力基础。与此相适应的长力臂曲柄、大比例升速传动比,使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实现了在相同脚蹬频率下比传统骑式自行车快近一倍的速度。或在相同速度下增大近一倍的载荷。由此可扩大自行车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有利于保护环境。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自行车坐着蹬行,蹬车人不易疲劳降低了人车重心和蹬车人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设置经济实用的防风雨装置。此外,曲柄与其轴之间用单向超越程离合器结合,特别有利于制作双人并排蹬行的载人或载货自行车,制作这类自行车无须增加链、齿类传动件,仅适当延长曲柄轴,增加一对含单向超越程离合器的曲柄即可,其相对成本尤为低。 附图说明图1高速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图2曲柄、单向超越程离合器与第一级传动主动轮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三级链传动中A、B、C、D、E部位示意图。图4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分别各与一个主动轮结合的示意图。图5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与一个主动轮结合的示意图。图6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分别各与一个从动轮结合的示意图。图7脚蹬与曲柄连接的示意图。图8风雨罩顶部与前部结构示意图。图9慢速行走轮结构示意图。图10操作杆与定位盘结构示意图。图11双人并排蹬行的高速自行车曲柄布置示意图。图12变速级布置示意图。图13手动雨刮结构示意图。图14脚驱动雨刮传动关系展开示意15脚驱动雨刮摇杆可布置区间示意图。图16摘要附图。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自行车脚蹬机构及传动装置随车身(16)轴向布置。座椅(13)后缘上方设有挡板(15),该挡板(15)的强度须足够支承脚蹬反向力。脚蹬机构包括脚蹬(4、8),曲柄(6、9),设于过第一级传动主动轮轮轴(24)轴心所处的水平线(27)上方。曲柄(6、9)饶轴(24)往复运动。脚蹬(4、8)前止点即脚蹬出时达到的最远点和脚蹬(4、8)后止点即脚收回时的最近点所形成的夹角(26),为曲柄往复工作角(26),该往复角(26)可在40至118度之间取值。往复角(26)的角平分线可定位于水平垂线(7)前30度至后30度的夹角内。曲柄长可取0、2至0、6米;童车取值接近下限,载货或多人座车取值接近上限,一般单车取0、4米为宜。左、右曲柄(6、9)与该曲柄轴(24)之间分别由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结合。收回曲柄(6、9)可借助于脚的重力与脚蹬(4、8)后部托架(5、10)之间的摩擦力。脚蹬(4、8)通过脚蹬轴(30)与曲柄(6、9)连接,脚蹬(4、8)可沿轴(30)转动一定的角度。曲柄(6、9)与脚蹬(4、8)连接端最好弯折一个角度(S)以适应脚蹬(4、8)在前止点时的需要。脚蹬力经升速链传动或链与齿的混合传动后经后轮(18)上的传动轮(19)推动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高速行驶。传动升速比可在1∶3-1∶25之间选择,载重车、童车取值接近下限。用链、齿混合传动时,第一级用齿传动有利于设置变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自行车的转向机构离蹬车人稍远一点可在其间设一个万向连轴节(3)(见图1、图2,图7)。其它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23)采用三级传动时,除实施例1的结构外,还可将左、右曲柄(6、9)直接与第一级传动主动轮轮轴(24)相连,同时须将左、右曲柄(6、9)与该曲柄轴(6、9)之间的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置于下述A、B、C、D、E 5个部位中的其中任何一个部位,便构成其基本功能相同,局部级构有所差异的其它实施例1,A部位第一级传动的主动轮(25)与该主动轮轮轴(24)之间。2,B部位第一级传动的从动轮(21)与该从动轮轮轴(22)之间。3,C部位第二级传动的主动轮(20)与该主动轮轮轴(22)之间。4,D部位第二级传动的从动轮(17)与该从动轮轮轴(11)之间。5,E部位第三级传动的主动轮(12)与该主动轮轮轴(11)之间。在上述A、B、C、D、E方案中当将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置于A、C、E 3个部位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时,对应的轴(24)或(24)(22)或(24)(22)(11)须一分为二(根),同时,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有两种配置方法一种是将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分别各与一个对应的主动轮(25)或(20)或(12)相结合,即双路传动;另一种是将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共同与一个对应的主动轮(25)或(20)或(12)相结合,即单路传动。当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置于B、D两个部位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时,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须各与一个对应的从动轮(21)或(17)结合(见图3、图4、图5、图6)。在三级传动结构的基础上,去掉第三级传动,即可构成两级传动。在两级传动结构中,除实施例1外,左、右曲柄(6、9)与该曲柄轴(24)之间的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还可移至下述A、B、C3个部位中的任何一个部位1,A部位,第一级传动的主动轮(25)与该主动轮轮轴(24)之间。2,B部位,第一级传动的从动轮(21)与该从动轮轮轴(22)之间。3,C部位,第二级传动的主动轮(20)与该主动轮轮轴(22)之间。两个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在上述两极传动中A、B、C3个部位的实施例结构,与前述三级传动中的第一、第二级传动中的A、B、C3个部位的实例结构类似。同理在三级传动结构的基础上取用第一级即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自行车,基本上由至少两个车轮(1、18),车身(16)、止动、转向机构(14)、周向往复式曲柄机构(6、4)(9、8),传动装置(23)以及座椅(1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式曲柄机构(6、4)(9、8)的往复角(26)位于曲柄轴(24)轴心所处的水平线(27)上方,该往复角(26)角平分线位于水平线(27)垂线(7)前30度至后30度的夹角内,所述的往复式曲柄机构(6、4)(9、8)的左、右曲柄(6、9)与该曲柄轴(24)之间分别由单向超越程离合器(28、29)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兴义
申请(专利权)人:邓兴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