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469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输送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包括气化空气阀、辅助空气阀、主进空气阀、出口空气阀、出口配气阀、终端库、搅拌装置、上引管道、出料阀、料仓、排气管道、观察口、进料阀、输送泵、输送气源、仪表气源、自动监控装置和导线,所述输送泵上端经由所述出料阀连接所述料仓,所述排气管道固定在所述料仓上,所述观察口固定在所述料仓上,所述输送泵经由所述上引管道连通所述终端库,所述输送气源经由气管连通所述输送泵,所述仪表气源连接所述输送泵并检测其料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针对性强,经济性好运行稳定,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送泵
,尤其涉及一种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
技术介绍
现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电煤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灰排放到空气中灰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为了保护空气不被污染,提高灰的利用率必须的提出一种方案可以对灰进行综合利用,因此一种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环保节能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针对性强,经济性好运行稳定,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空气阀、辅助空气阀、主进空气阀、出口空气阀、出口配气阀、终端库、搅拌装置、上引管道、出料阀、料仓、排气管道、观察口、进料阀、输送泵、输送气源、仪表气源、自动监控装置和导线,所述输送泵上端经由所述出料阀连接所述料仓,所述排气管道固定在所述料仓上,所述观察口固定在所述料仓上,所述输送泵经由所述上引管道连通所述终端库,所述输送气源经由气管连通所述输送泵,所述仪表气源连接所述输送泵并检测其料位,所述出料阀固定在所述上引管道上,所述出口配气阀固定在所述上引管道上,所述气化空气阀连接所述输送泵和所述输送气源,所述自动监控装置经由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终端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气源和所述仪表气源分别经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自动监控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察口采用钢化玻璃材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引管道的一端伸入所述终端库内部且连接有所述搅拌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空气阀、主进空气阀、出口空气阀和所述出口配气阀分别连接所述输送泵和所述输送气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监控装置经由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输送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输送距离远,输送出力大,在相同输送泵容积下,该专利技术设备出力是目前市场上输送设备出力的2倍。(2)本专利技术输送管径小,在相同出力要求下,其管径要比现有管径小1/3。(3)本专利技术采用PLC控制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根据输送泵的运输工作情况调节输送气源气压,是一种高效率的物料输送设备。(4)本专利技术设计设置有搅拌装置通过叶片转动形成负压,吸引物料运动,防止都塞管道同时可以使物料大小均匀。(5)本专利技术设置多空气阀工作,可以提供较大的传送力。(6)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监控装置提高了输送系统的控制水平,实现了连续传送系统的少人或无人坚守,降低了使用成本。(7)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气化空气阀,2—辅助空气阀,3—主进空气阀,4一出口空气阀,5—出口配气阀,6—终端库,7—搅拌装置,8—上引管道,9一出料阀,10—料仓,11 一排气管道,12—观察口,13—进料阀,14 一输送泵,15—输送气源,16—仪表气源,17—自动监控装置,18—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包括气化空气阀1、辅助空气阀2、主进空气阀3、出口空气阀4、出口配气阀5、终端库6、搅拌装置7、上引管道8、出料阀9、料仓10、排气管道11、观察口 12、进料阀13、输送泵14、输送气源15、仪表气源16、自动监控装置17和导线18,输送泵14上端经由出料阀9连接料仓10,排气管道11固定在料仓10上,观察口 12固定在料仓10上,输送泵14经由上引管道8连通终端库6,输送气源15经由气管连通输送泵14,仪表气源16连接输送泵14并检测其料位,出料阀9固定在上引管道8上,出口配气阀5固定在上引管道8上,气化空气阀I连接输送泵14和输送气源15,自动监控装置17经由导线18连接终端库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包括气化空气阀1、辅助空气阀2、主进空气阀3、出口空气阀4、出口配气阀5、终端库6、搅拌装置7、上引管道8、出料阀9、料仓1、排气管道11、观察口 12、进料阀13、输送泵14、输送气源15、仪表气源16、自动监控装置17和导线18,输送泵14上端经由出料阀9连接料仓10,排气管道11固定在料仓10上,观察口 12固定在料仓10上,输送泵14经由上引管道8连通终端库6,输送气源15经由气管连通输送泵14,仪表气源16连接输送泵14并检测其料位,出料阀9固定在上引管道8上,出口配气阀5固定在上引管道8上,气化空气阀I连接输送泵14和输送气源15,自动监控装置17经由导线18连接终端库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输送气源15和仪表气源16分别经导线18连接自动监控装置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气源15和仪表气源16分别经导线18连接自动监控装置17,采用自动监控装置17提高了输送系统的控制水平,实现了连续传送系统的少人或无人坚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观察口 12采用钢化玻璃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口 12采用钢化玻璃材料,钢化玻璃材料质地硬,不易破坏透明可以实时由观察口 12观察料仓10内工作状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引管道8的一端伸入终端库6内部且连接有搅拌装置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引管道8的一端伸入终端库6内部且连接有搅拌装置7,搅拌装置7可以通过装置上的叶片转动形成负压,吸引物料运动,防止都塞管道同时可以使物料大小均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辅助空气阀2、主进空气阀3、出口空气阀4和出口配气阀5分别连接输送泵14和输送气源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空气阀2、主进空气阀3、出口空气阀4和出口配气阀5分别连接输送泵14和输送气源15,产生输送出力大,可实现远距离的传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自动监控装置17经由导线18连接输送泵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监控装置17经由导线18连接输送泵14,可以根据输送泵14的运输工作情况由自动监控装置17调节输送气源15气压,达到运输的最佳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空气阀(I)、辅助空气阀(2)、主进空气阀(3)、出口空气阀(4)、出口配气阀(5)、终端库(6)、搅拌装置(7)、上引管道(8)、出料阀(9)、料仓(10)、排气管道(11)、观察口(12)、进料阀(13)、输送泵(14)、输送气源(15)、仪表气源(16)、自动监控装置(17)和导线(18),所述输送泵(14)上端经由所述出料阀(9)连接所述料仓(10),所述排气管道(11)固定在所述料仓(10)上,所述观察口(12)固定在所述料仓(10)上,所述输送泵(14)经由所述上引管道(8)连通所述终端库¢),所述输送气源(15)经由气管连通所述输送泵(14),所述仪表气源(16)连接所述输送泵(14)并检测其料位,所述出料阀(9)固定在所述上引管道(8)上,所述出口配气阀(5)固定在所述上引管道(8)上,所述气化空气阀(I)连接所述输送泵(14)和所述输送气源(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引式单级大出力连续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空气阀(1)、辅助空气阀(2)、主进空气阀(3)、出口空气阀(4)、出口配气阀(5)、终端库(6)、搅拌装置(7)、上引管道(8)、出料阀(9)、料仓(10)、排气管道(11)、观察口(12)、进料阀(13)、输送泵(14)、输送气源(15)、仪表气源(16)、自动监控装置(17)和导线(18),所述输送泵(14)上端经由所述出料阀(9)连接所述料仓(10),所述排气管道(11)固定在所述料仓(10)上,所述观察口(12)固定在所述料仓(10)上,所述输送泵(14)经由所述上引管道(8)连通所述终端库(6),所述输送气源(15)经由气管连通所述输送泵(14),所述仪表气源(16)连接所述输送泵(14)并检测其料位,所述出料阀(9)固定在所述上引管道(8)上,所述出口配气阀(5)固定在所述上引管道(8)上,所述气化空气阀(1)连接所述输送泵(14)和所述输送气源(15),所述自动监控装置(17)经由所述导线(18)连接所述终端库(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申刘海波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实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