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炮弹动爆威力测试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炮弹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炮弹动爆威力测试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军事用途中,炮弹可以利用爆炸产生的破片、爆炸产物及爆炸冲击波等方式达到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爆破敌方工事的目的。现有测试炮弹威力的方法一般是通过静爆方式进行测试,即将炮弹的战斗部竖直放置在弹架上,弹尖向上,战斗部质心与地面设置一定距离,同时在远离战斗部一定距离的地面上布置呈一定形状木质或钢质靶板,在引爆炮弹战斗部后,根据靶板上单位面积内破片的数量确定杀爆弹有效杀伤半径、密集杀伤半径、穿甲能力和纵火能力等技术指标。但这样的静爆测试方式是在炮弹与地面相对静止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在实际战斗中,炮弹在发射后爆炸时是与地面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的,并且炮弹在运动状态下爆炸和静止状态下爆炸所产生的杀伤能力是有所区别的,静爆方式下得到的技术指标不能反映出运动状态下炮弹爆炸时的真实杀伤能力,即炮弹的静爆威力与动爆威力存在显著差别。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测试炮弹动爆威力的方法,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测试炮弹动爆威力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炮弹动爆威力测试方法,用以测试炮弹动爆时的动爆威力。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炮弹动爆威力测试方法,用于测试炮弹的动爆面积,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炮弹静爆时破片的静爆上飞散角α、静爆下飞散角θ和破片速度Vp;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落速Vd和落角β;依据所述静爆上飞散角α、破片速度Vp和落速Vd,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上飞散角α′;依据所述静爆下飞散角θ、破片速度Vp和落速Vd,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下飞散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炮弹动爆威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测试炮弹的动爆面积,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炮弹的战斗部静爆时破片的静爆上飞散角α、静爆下飞散角θ和破片速度Vp;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落速Vd和落角β;依据所述静爆上飞散角α、破片速度Vp和落速Vd,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上飞散角α′;依据所述静爆下飞散角θ、破片速度Vp和落速Vd,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下飞散角θ′;判断所述落角β是否大于所述动态上飞散角α′,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依据所述动态上飞散角α′和动态下飞散角θ′,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一动爆面积;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杀伤半径,依据所述动态杀伤半径和所述动态下飞散角θ′,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二动爆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炮弹动爆威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测试炮弹的动爆面积,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炮弹的战斗部静爆时破片的静爆上飞散角α、静爆下飞散角θ和破片速度Vp;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落速Vd和落角β;依据所述静爆上飞散角α、破片速度Vp和落速Vd,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上飞散角α′;依据所述静爆下飞散角θ、破片速度Vp和落速Vd,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下飞散角θ′;判断所述落角β是否大于所述动态上飞散角α′,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依据所述动态上飞散角α′和动态下飞散角θ′,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一动爆面积;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杀伤半径,依据所述动态杀伤半径和所述动态下飞散角θ′,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二动爆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静爆上飞散角α、破片速度Vp和落速Vd,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上飞散角α′的公式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静爆下飞散角θ、破片速度Vp和落速Vd,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动态下飞散角θ′的公式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依据所述动态上飞散角α′和动态下飞散角θ′,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一动爆面积包括:依据所述动态上飞散角α′,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一面积;依据所述动态下飞散角θ′,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二面积;获取所述第一面积与第二面积的差为所述第一动爆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动态上飞散角α′,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一面积包括:建立以两倍所述动态上散飞角为锥角的第一圆锥,其中所述第一圆锥的锥角的中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所述落角,所述第一圆锥的顶点与水平面的距离为所述炮弹爆炸时的炸高h,所述第一圆锥与水平面的截面的面积为所述第一面积;获取所述第一面积的长半轴a1、焦距c1和短半轴b1,公式为:获取所述第一面积,公式为a1b1π。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动态下飞散角θ′,获取所述炮弹动爆时的第二面积包括:建立以两倍所述动态下散飞角为锥角的第二圆锥,其中所述第二圆锥的锥角的中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所述落角,所述第二圆锥的顶点与水平面的距离为所述炮弹爆炸时的炸高h,所述第二圆锥与水平面的截面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面积;获取所述第二面积的长半轴a2、焦距c2和短半轴b2,具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伟,邵庆新,王长安,赵海洋,吴巍,
申请(专利权)人:王广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