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74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连接件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连接的技术问题,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片,第一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一表面;第二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二表面,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之间存在间隙,第二金属片与第一金属片的长度相同,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为相对的表面;柔性填充材料,填充于间隙;其中,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连接件转动,在第一本体相对于连接件转动,进而使连接件处于弯曲状态时,通过柔性填充材料的挤压,使第一金属片的曲率大于第二金属片的曲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连接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件,而连接件通常为转轴,通过所述转轴实现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处于不同的使用角度,以便于不同高度的使用者使用。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由于通过连接件连接,故而第一本体和连接件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件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连接件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连接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一表面;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第一金属片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的表面;柔性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在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进而使所述连接件处于弯曲状态时,通过所述柔性填充材料的挤压,使所述第一金属片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曲率。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支撑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第二端;卡合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通过所述卡合部件将所述支撑本体卡合于另一部件。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连接件具体包括:第一金属片、第二金属片和柔性填充材料;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第一金属片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的表面;所述柔性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在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进而使所述连接件处于弯曲状态时,通过所述柔性填充材料的挤压,使所述第一金属片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曲率。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第二端。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本体转动,进而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处于至少两个稳定支撑状态。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卡合部件,用于将所述支撑本体与另一部件卡合相连。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稳定支撑状态,包括:站立状态,在所述站立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支撑本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范围;其中,通过所述卡合部件将所述支撑本体卡合于一底座,进而使支撑本体支撑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站立状态。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具体为:90°?180°。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稳定支撑状态,包括:平躺状态,在所述平躺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支撑本体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范围;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面和所述支撑本体的第二端面支撑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平躺状态,所述第一端面为所述第一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为所述支撑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端面。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具体为:0°?90°。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稳定支撑状态,包括:握持状态,在所述握持状态下,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支撑本体之间的夹角第三角度范围。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角度范围具体为:0°?10°。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通过第一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的第一面、通过第二金属片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的第二面,而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连接件转动,进而使连接件处于弯曲状态,由于是通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弯曲来实现包含第一本体的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角度,而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在制造工艺上都可以与第一本体无缝连接,故而达到了能够实现第一本体和连接件之间无缝连接的技术效果;并且,由于第一金属片的长度与第二金属片的长度相同,且在连接件处于弯曲状态时,可以通过柔性填充材料的挤压,使所述第一金属片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曲率,从而能够保证第一金属片的弯曲区域更加靠近第二金属片的弯曲区域,进而能够保证在连接件处于弯曲状态时,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所形成的两个端部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相对位置的变化量较小。【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处于非弯曲状态的连接件的结构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处于弯曲状态的连接件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不包含柔性填充材料的连接件的端面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包含支撑本体和卡合部件的连接件的第一种结构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包含支撑本体和卡合部件的连接件的第二种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包含支撑本体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包含支撑本体和卡合部件的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电子设备处于站立模式的结构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电子设备处于平躺模式的结构图;图7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中电子设备处于握持模式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件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连接件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连接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提供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片,第一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一表面;第二金属片,第二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二表面,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之间存在间隙,第二金属片与第一金属片的长度相同,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为相对的表面;柔性填充材料,填充于间隙;其中,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连接件转动,在第一本体相对于连接件转动,进而使连接件处于弯曲状态时,通过柔性填充材料的挤压,使第一金属片的曲率大于第二金属片的曲率。由于在上述方案中,由于是通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的弯曲来实现包含第一本体的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角度,而第一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一表面;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第一金属片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的表面;柔性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在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进而使所述连接件处于弯曲状态时,通过所述柔性填充材料的挤压,使所述第一金属片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曲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科特·苏兰德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