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715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它包括二级预处理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增压泵、反渗透膜组和后置活性炭,其特征在于,二级预处理滤芯的出水口与膜卫士的进水口连通,膜卫士的出水口与压缩活性炭滤芯的进水口连通,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出水管分两路,第一路作为生活用水直接与净水龙头连接;第二路通过进水电磁阀与增压泵的进水口连接;在反渗透组件的纯水管路上设有背压调节器,在反渗透膜组的浓缩水出口与增压泵之间设有废水回流管道和废水回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具有节水减排,提高原水回收率,延长RO膜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涉及水过滤及水净化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
技术介绍
反渗透净水机是主要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水处理的机器。反渗透膜技术是对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分子和离子态的矿物质元素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包括重金属),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无法透过反渗透膜,从而使渗透过的纯净水和无法渗透过的浓缩水严格的分开。反渗透净水机一般设置五级过滤较为合理:第一级为PP棉滤芯,第二级前置颗粒炭滤芯,第三级为压缩活性炭滤芯,第四级为核心的RO逆渗透膜滤芯,第五级为后置活性炭(小T33)。传统的反渗透净水机大多采用PP棉滤芯、前置颗粒炭滤芯和压缩活性炭滤芯三级预处理滤芯组合,经三级预处理滤芯滤除泥砂、铁锈、藻类等大颗粒杂质及余氯等,基本能保证RO的进水水质。但浓缩水排量仍然很大,一般净化水与浓缩水的比例达到为1:3。同时,传统反渗透净水机在制水过程中随着压力桶压力的增加,反渗透膜组件背压增大,即压力桶容易产生的背压问题。如果能设计出一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RO的进水水质,实现浓缩水的再处理回收和减少背压问题的技术方案,将提高解决上述问题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三级预处理滤芯增加一支装填有除盐软水滤料的装置来提高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废水处理和背压装置,从而提供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它包括二级预处理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背压调节器、增压泵、反渗透膜组、后置活性炭和废水回流装置,二级预处理滤芯的出水口与膜卫士的进水口连通,膜卫士的出水口与压缩活性炭滤芯的进水口连通,压缩活性炭滤芯的出水管分两路,第一路作为生活用水直接与净水龙头连接;第二路通过进水电磁阀与增压泵的进水口连接;在反渗透组件的纯水管路上设有背压调节器,在反渗透膜组的浓缩水出口与增压泵之间设有废水回流管道和废水回流装置。增压泵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膜组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膜组的出水口分为两路,在反渗透膜组的浓缩水出口与增压泵之间设有废水回流管道,浓缩水出口依次与智能水质监测器和智能阀连通,在智能水质监测器与智能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出水口与废水回流装置的进水口连通,在进水电磁阀与增压泵之间的管路设有回流进水口,废水回流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二逆止阀和该回流进水口连通。反渗透膜组的纯水出口通过逆止阀与背压调节器连接后分成连通的两路,一路通过高压开关与压力桶连通,另一路与后置活性炭的进口直接连通,逆止阀的单向阀方向为纯水出口方向,后置活性炭的进口通过高压开关与压力桶连通。膜卫士采用KDF滤料与抛光树脂滤料组成,KDF滤料与抛光树脂滤料中间设有PP有孔隔板。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优点是具有节水减排,提高原水回收率,延长RO膜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膜卫士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2。本实施例水净化系统由进水三通球阀1,二级预处理滤芯2,膜卫士 3,抛光树脂滤料3-1,KDF滤料3-2,压缩活性炭滤芯4,进水电磁阀5,增压泵6,反渗透膜组7,背压调节器107、逆止阀8,后置活性炭9,智能阀10,智能水质监测器412、废水回流装置47、第二逆止阀48、压力桶11,高压开关12,净水龙头13等部件组成。自来水经进水三通球阀I由水管接入水净化系统,进水三通球阀I设置在二级预处理滤芯2的前端进水管中,二级预处理滤芯2的出水口与膜卫士 3的进水口连通,膜卫士3的出水口与压缩活性炭滤芯4的进水口连通;压缩活性炭滤芯4的出水管分两路,第一路作为生活用水直接与净水龙头13连接;第二路通过进水电磁阀5与增压泵6的进水口连接。增压泵6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膜组7的进水口连接,反渗透膜组7的出水口分为两路,在反渗透膜组7的浓缩水出口与增压泵6之间设有废水回流管道,浓缩水出口依次与智能水质监测器412和智能阀10连通,在智能水质监测器412与智能阀1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出水口与废水回流装置47的进水口连通,在进水电磁阀5与增压泵6之间的管路设有回流进水口,废水回流装置47的出水口通过第二逆止阀48和该回流进水口连通。反渗透膜组7的纯水出口分别与压力桶11和后置活性炭9连通;即:反渗透膜组7的纯水出口通过逆止阀8与背压调节器107连接后分成连通的两路,一路通过高压开关12与压力桶11连通,另一路与后置活性炭9的进口直接连通,逆止阀8的单向阀方向为纯水出口方向,后置活性炭9的进口通过高压开关12与压力桶11连通。后置活性炭9的出口与净水龙头13连接。实施过程:1、自来水经过前两级预处理滤芯,滤除泥砂、铁锈、藻类等大颗粒杂质及余氯等。2、水经过前两级预处理进入膜卫士 (抛光树脂与KDF混合滤料进行除二价盐,软化水质,抑制细囷,除余氣)。3、第三级预处理滤芯对前级的水进一步净化,保证RO膜的进水水质。4、第三级预处理后的水可以作为生活用水提供,满足洗菜、洗漱、清洁卫生等。5、增压泵对水进行增压,让水压达到RO膜的工作压力。6、水进入RO膜,利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进行净化。7、因为膜前水源经过膜卫士的软化处理,绝大部分水垢得到去除,所以集成了废水比的智能阀可以将废净比由传统的3:1设置成1:2,从而提高水的回收率,减少废水排放。8、原水经反渗透组件7过滤后的纯水,接入背压调节器107和压力桶11,由背压调节器107控制反渗透组件7背面的压力,避免压力桶11对反渗透组件形成背压;9、通过背压调节器107控制反渗透组件7背面的压力,稳定反渗透组件7的净水流量,减少浓水的排放量。10、经过反渗透膜组7的废水,在增压泵6的作用下再次以300ml/min的流量通过废水回流装置47。经过KDF滤料与抛光树脂的软化除盐后与原水混合,稀释浓度,高速进入反渗透膜组7,再次过滤提纯。因进入反渗透膜组7的水具有低浓度与高流速的特点,从而减少膜内浓差极化的产生,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11、反渗透膜组7后废水出口一侧设有智能水质监测器412,能感应废水盐的浓度,反馈给智能阀10。当浓度值达到某设定值,智能阀10打开水路,进行瞬时排放,从而达到冲洗反渗透膜组7表面,降低盐浓度的作用。12、通过上述方式,废净比由2:1降低到微量废水排放。【主权项】1.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它包括二级预处理滤芯(2)、压缩活性炭滤芯(4)、背压调节器(107)、增压泵¢)、反渗透膜组(7)、后置活性炭(9)和废水回流装置(47),其特征在于,二级预处理滤芯⑵的出水口与膜卫士(3)的进水口连通,膜卫士(3)的出水口与压缩活性炭滤芯⑷的进水口连通,压缩活性炭滤芯⑷的出水管分两路,第一路作为生活用水直接与净水龙头(13)连接;第二路通过进水电磁阀(5)与增压泵(6)的进水口连接;在反渗透组件(7)的纯水管路上设有背压调节器(107),在反渗透膜组(7)的浓缩水出口与增压泵(6)之间设有废水回流管道和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卫士预处理及背压节水式的反渗透净水机,它包括二级预处理滤芯(2)、压缩活性炭滤芯(4)、背压调节器(107)、增压泵(6)、反渗透膜组(7)、后置活性炭(9)和废水回流装置(47),其特征在于,二级预处理滤芯(2)的出水口与膜卫士(3)的进水口连通,膜卫士(3)的出水口与压缩活性炭滤芯(4)的进水口连通,压缩活性炭滤芯(4)的出水管分两路,第一路作为生活用水直接与净水龙头(13)连接;第二路通过进水电磁阀(5)与增压泵(6)的进水口连接;在反渗透组件(7)的纯水管路上设有背压调节器(107),在反渗透膜组(7)的浓缩水出口与增压泵(6)之间设有废水回流管道和废水回流装置(4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斌赵福龙杨书雄彭荣誉何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书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