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叉车及其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424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叉车及其桥箱,桥箱包括中间箱体、减速箱盖、第一车桥臂、差速箱盖和第二车桥臂,第二车桥臂上套装固定第一支撑板,在减速箱盖上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和多个连接柱,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和多个连接孔,在减速箱盖的外侧设置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套装固定在第一车桥臂上,该桥箱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叉车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连接孔的具体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间距等安装配合关系进行限定,改善桥箱与叉车车架的连接可靠性、支撑强度和运动稳定性,适合电动叉车安装,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叉车及其桥箱
技术介绍
电动车辆由于无噪声、不排气、检修简单、操作容易且牵引性能优越而被广泛运用,但由于电动车辆需要很多电源来提供能量,因而电动车辆相对于燃油车辆来说,车辆的空间利用是非常关键的。电动车辆的行驶系统包括车桥、车轮、车架和悬架,驱动电机经由减速箱、驱动桥将动力传递至车轮。公开号为CN20294415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瓶叉车的桥箱总成,它将驱动电机与驱动桥平行放置且通过变速器将动力传输,节省了空间,使得整体的结构更紧凑、布局更合理;同时采用支撑板可调节连接,便于叉车整体加工装配,将传统的钳式装配方式改为扇形连接,解决了由于加工精度不好照成的卡死现象。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反复试验以及实际使用反馈情况,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桥箱在空间布局、支撑强度、传动稳定性、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上尚需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叉车及其桥箱,该桥箱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桥箱的安装结构进行优化,适合电动叉车安装,改善连接可靠性、支撑强度和运动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用于电动叉车的桥箱,包括中间箱体,中间箱体的一侧固定减速箱盖,第一车桥臂固定在减速箱盖上,中间箱体的另一侧固定差速箱盖,第二车桥臂固定在差速箱盖上,第二车桥臂上套装固定第一支撑板,第一车桥臂和第二车桥臂上分别安装制动器,第一支撑板在差速箱盖和制动器之间,第一车桥臂和第二车桥臂内分别安装驱动半轴,两个驱动半轴通过差速器总成连接,差速器总成通过双联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输入齿轮与电机传动连接;在减速箱盖的外侧设置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套装固定在第一车桥臂上;该桥箱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叉车车架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和多个连接孔,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和多个连接孔,第二支撑板上的多个连接孔的外端面与第一支撑板上的多个连接孔的外端面的间距为a,则,第一环形安装槽的外端面和第二环形安装槽的外端面的间距b为70%?100% a,第一环形安装槽和第二环形安装槽的底部直径均为15%?25% a,第一环形安装槽和第二环形安装槽的宽度均为3%?8% a ;第一支撑板上的多个连接孔的轴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多个连接孔的轴线均位于第一齿轮的传动轴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之间,传动轴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平行并且两者位于同一平面C中,传动轴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间距d为38%?53%a,以该平面C为水平面,则,第一支撑板上的多个连接孔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位于平面C的上方,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15%?25% d,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75%?85% d,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40%?50% d,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65%?75% d ;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位于平面C的下方,第三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75%?85% d,第三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15%?25% d,第四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65%?75% d,第四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40%?50% d ;则,第二支撑板上的多个连接孔中:第五连接孔、第六连接孔和第七连接孔位于平面C的上方,第五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25%?35% d,第五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75%?85% d,第六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65%?75% d,第六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45%?55% d,第七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75%?85% d,第七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20 %?30 % d ;第八连接孔位于平面C的下方,第八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75%?85% d,第八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5%?15% do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穿过第九连接孔的连接螺栓与减速箱盖固定连接,第九连接孔位于平面C的上方,第九连接孔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45%?55% d,第九连接孔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60%?70% d。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用于套装在第一车桥臂上的套筒部和用于连接叉车车架的板部,套筒部外周上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板部形成有增强折弯,板部上设置第五连接孔、第六连接孔、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板部在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之间设有第九连接孔。作为优选,所述输入齿轮的轴线位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后上方,输入齿轮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100%?110% d,输入齿轮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40%?50% do作为优选,所述双联齿轮轴的轴线位于传动轴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之间并且位于平面C的下方,双联齿轮轴的轴线与驱动半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为45%?55% d,双联齿轮轴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为5%?15% d。作为优选,所述减速箱盖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半轴的轴孔A、用于安装双联齿轮轴的轴孔B、用于安装传动轴的轴孔C和用于安装连接套的轴孔D ;减速箱盖的内侧为与中间箱体接合的连接壁,该连接壁围绕形成用于设置驱动半轴、双联齿轮轴的大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输入齿轮的凹槽A。作为优选,所述中间箱体上设有用于穿设驱动半轴的轴孔E、用于穿设双联齿轮轴的连通孔、用于安装传动轴的轴孔F和用于安装连接套的轴孔G,其中,轴孔E、轴孔F和轴孔G均为通孔;中间箱体的一侧为与减速箱盖接合的减速侧连接壁,该减速侧连接壁围绕形成用于设置驱动半轴的一端、双联齿轮轴的大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凹槽B;中间箱体的另一侧为与差速箱盖接合的差速侧连接壁,该差速侧连接壁围绕形成用于设置差速器总成和小齿轮的凹槽C ;所述凹槽B和凹槽C之间设有隔板,轴孔E设置在隔板上,轴孔E和连通孔贯通凹槽B和凹槽C,隔板在轴孔E和连通孔之间的部分形成弧形桥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用于套装在第二车桥臂上的套筒部和用于连接叉车车架的板部,套筒部具有内孔,套筒部外周上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板部形成有增强折弯,板部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板部在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之间形成用于避让电机的缺口,板部上开有穿线孔。作为优选,该桥箱的两个轮胎的安装距离为800?1200mm。一种电动叉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桥箱。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对桥箱的安装结构进行优化,适合电动叉车安装,改善连接可靠性、支撑强度和运动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安装配合结构更加合理,不仅使得穿过连接柱和连接孔用于连接叉车车架和桥箱的连接螺栓不易松动和受力均匀,从而使得叉车车架与桥箱的连接可靠、支撑稳定,连接螺栓的使用寿命也提高,而且在叉车工作运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板件及其配合的环形安装槽传递至桥箱乃至车轮上的作用力更加均匀稳定,从而使得各零部件结合位置的磨损减至最小,提高了桥箱乃至车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桥箱的立体图之一;图2是实施例1桥箱的立体图之二 ;图3是实施例1桥箱的外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电动叉车的桥箱,包括中间箱体(4),中间箱体(4)的一侧固定减速箱盖(5),第一车桥臂(11)固定在减速箱盖(5)上,中间箱体(4)的另一侧固定差速箱盖(2),第二车桥臂(12)固定在差速箱盖(2)上,第二车桥臂(12)上套装固定第一支撑板(3),第一车桥臂(11)和第二车桥臂(12)上分别安装制动器(1),第一支撑板(3)在差速箱盖(2)和制动器(1)之间,第一车桥臂(11)和第二车桥臂(12)内分别安装驱动半轴(6),两个驱动半轴(6)通过差速器总成(10)连接,差速器总成(10)通过双联齿轮轴(9)、第二齿轮(802)、第一齿轮(801)和输入齿轮(701)与电机传动连接;在减速箱盖(5)的外侧设置第二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1)套装固定在第一车桥臂(11)上;该桥箱通过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1)与叉车车架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3)上设有第一环形安装槽(306)和多个连接孔(301、302、303、304),第二支撑板(51)上设有第二环形安装槽和多个连接孔(5101、5102、5103、5104),第二支撑板(51)上的多个连接孔(5101、5102、5103、5104)的外端面与第一支撑板(3)上的多个连接孔(301、302、303、304)的外端面的间距为a,则,第一环形安装槽(306)的外端面和第二环形安装槽(514)的外端面的间距b为70%~100%a,第一环形安装槽(306)和第二环形安装槽(514)的底部直径(c1)均为15%~25%a,第一环形安装槽(306)和第二环形安装槽(514)的宽度(c2)均为3%~8%a;第一支撑板(3)上的多个连接孔(301、302、303、304)的轴线和第二支撑板(51)上的多个连接孔(5101、5102、5103、5104)的轴线均位于第一齿轮(801)的传动轴(8)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之间,传动轴(8)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平行并且两者位于同一平面C中,传动轴(8)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间距d为38%~53%a,以该平面C为水平面,则,第一支撑板(3)上的多个连接孔(301、302、303、304)中:第一连接孔(301)和第二连接孔(302)位于平面C的上方,第一连接孔(301)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水平距离(f1)为15%~25%d,第一连接孔(301)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f2)为75%~85%d,第二连接孔(302)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水平距离(g1)为40%~50%d,第二连接孔(302)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g2)为65%~75%d;第三连接孔(303)和第四连接孔(304)位于平面C的下方,第三连接孔(303)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水平距离(h1)为75%~85%d,第三连接孔(303)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h2)为15%~25%d,第四连接孔(304)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水平距离(i1)为65%~75%d,第四连接孔(304)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i2)为40%~50%d;则,第二支撑板(51)上的多个连接孔(5101、5102、5103、5104)中:第五连接孔(5101)、第六连接孔(5102)和第七连接孔(5103)位于平面C的上方,第五连接孔(5101)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水平距离(q1)为25%~35%d,第五连接孔(5101)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q2)为75%~85%d,第六连接孔(5102)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水平距离(r1)为65%~75%d,第六连接孔(5102)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r2)为45%~55%d,第七连接孔(5103)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水平距离(t1)为75%~85%d,第七连接孔(5103)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t2)为20%~30%d;第八连接孔(5104)位于平面C的下方,第八连接孔(5104)的轴线与驱动半轴(6)的轴线的水平距离(x1)为75%~85%d,第八连接孔(5104)的轴线与平面C的垂直距离(x2)为5%~15%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良王吉生金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金道齿轮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