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实海使用的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074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4:30
一种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是电池框架为单层或多层中空的圆柱体金属框架结构。电池正负极材料均为导电碳纤维刷,正负电极导电碳纤维刷数量比控制在1~3之间,正负电极之间使用高强度环氧玻璃钢纤维棒连接。在环氧玻璃钢纤维棒中间部位设置衬板,使用时负极插入到海底沉积物(海泥)中,正极在海泥/海水界面上方。在正负极部位分别设有电缆密封装置及参比电极,以检测电极性能。电池下方有四根环氧玻璃钢纤维支撑棒作为脚架,插入海泥中固定电极结构,防止由于海流的作用来回摆动。将电缆引到海平面设置的浮动观察站,方便实时跟踪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稳定的电流输出,利于在实海条件下进行电池的性能测试并驱动仪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新能源
的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具体涉及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电池装置为实海应用或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所使用。
技术介绍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 I, 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催化氧化有机及无机物而产生电流的装置.微生物催化产生电子,电子传递到电池负极(电化学中称为阳极)经外电路传递到正极(电化学中称为阴极)构成回路。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Benthic microbial fuel cell,简称BMFC),亦称为海泥/海水生物燃料电池。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海底环境下运行,电池负极插入到海底沉积物中,负极表面附着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是沉积物内本身就存在的,并对电池的电流输出过程起生物催化的作用。在电极负极表面会形成一层微生物膜,微生物氧化有机及无机物产生的电子传递给负极,经过外电路电子转移到正极。电池正极安置在海水中,海水中溶解氧在正极表面结合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0。正负极通过外电路构成回路即可产生电流,由此构成完整回路。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开路电位在0.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于实海使用的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正极位于海泥/海水界面以上,负极位于海泥/海水界面以下,正负极采用单层或多层中空的圆柱体金属框架结构,导电碳纤维刷均匀分布于金属框架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玉彬林耀华于建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