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0365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芯组件、弹簧尾座和弹簧。在插入连接器壳体之前,弹簧预先装配在弹簧尾座的容纳腔中,并且插芯组件以能够相对于弹簧尾座移动但不能从弹簧尾座分离的方式预先组装到弹簧尾座的容纳腔中,以便将弹簧压缩在容纳腔中,从而使插芯组件、弹簧尾座和弹簧形成一个整体的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插芯组件、弹簧和弹簧尾座等部件预先组装成一个外形尺寸小于连接器壳体的光缆组件,以便能够通过细长的管道,并且在通过细长的管道之后,该光缆组件能够在现场快速地组装到连接器壳体中,有效的减少装配时间及误操作,而且能对插芯和光纤起到保护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引起的插芯端面和光纤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光纤/光缆的现场接续常采用的连接方式有:1)现场熔接光纤熔接的步骤分光纤端面的制备(开缆、清洁和切割),然后根据光纤的材料和类型,手动或自动设置好光纤熔接机的最佳熔接参数及待熔接光纤的相互位置,熔接机放出电弧将两头光纤熔化,同时运用准直原理平缓推进,以实现光纤模场的耦合,熔接后热缩保护,合理的现场盘纤以完成全部接续工作。其中接续人员操作水平、操作步骤、盘纤工艺水平、熔接机中电极清洁程度、熔接参数设置、工作环境洁净程度等各种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熔接的品质(光学衰减、回波,及长期可靠性等)。同时现场熔接需要有精密光纤切割、熔接机等多种昂贵的工具。2)光纤冷接子这种冷接技术是把两根处理好的光纤固定在高精度的V或U形槽中,通过外径对准的方式实现光纤的对接,同时利用V或U形槽内的光纤匹配膏填充因光纤切割不平整所形成的端面间的间隙。与熔接方式相比,接续工具相对简单,无需电源,接续速度相对熔接要快些,无需热缩保护。但对光纤端面切割质量和光纤匹配膏的依赖程度大。若切割不良,直接影响光纤接续品质(光学衰减、回波,及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芯组件;弹簧尾座(300),设置在插芯组件的后方;和弹簧(400),设置在插芯组件和弹簧尾座(30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尾座(300)具有容纳腔(306),所述容纳腔(306)具有朝向插芯组件的插入端口,所述插芯组件的一部分能够经由该插入端口插入并组装到容纳腔(306)中;在插入连接器壳体之前,所述插芯组件以能够相对于弹簧尾座(300)移动但不能从弹簧尾座(300)分离的方式预先组装到弹簧尾座(300)的容纳腔(306)中,并且所述弹簧(400)被压缩和装配在所述容纳腔(306)中,从而使插芯组件、弹簧尾座(300)和弹簧(400)形成一个整体的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插芯组件;弹簧尾座(300),设置在插芯组件的后方;和弹簧(400),设置在插芯组件和弹簧尾座(30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尾座(300)具有容纳腔(306),所述容纳腔(306)具有朝向插芯组件的插入端口,所述插芯组件的一部分能够经由该插入端口插入并组装到容纳腔(306)中;在插入连接器壳体之前,所述插芯组件以能够相对于弹簧尾座(300)移动但不能从弹簧尾座(300)分离的方式预先组装到弹簧尾座(300)的容纳腔(306)中,并且所述弹簧(400)被压缩和装配在所述容纳腔(306)中,从而使插芯组件、弹簧尾座(300)和弹簧(400)形成一个整体的组件,所述弹簧(400)随插芯组件一起组装到弹簧尾座(300)的容纳腔(306)中或在插芯组件之前预先装配到所述容纳腔(306)中,所述插芯组件包括:插芯(100);和插芯尾座(200),所述插芯尾座(200)包括靠近插芯(100)的定位键(204)、位于定位键(204)后侧的第一圆柱部(201)、与第一圆柱部(201)连接的第二圆柱部(202)、以及形成在第一圆柱部(201)上的与所述定位键(204)相对的凸起部(203),所述凸起部(203)适于抵靠在所述弹簧尾座(300)上,以防止所述插芯尾座(200)与所述弹簧尾座(300)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尾座(200)的前端与所述插芯(100)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座(200)的后端组装到弹簧尾座(300)的容纳腔(306)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100)与所述插芯尾座(200)形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尾座(300)的容纳腔(306)中形成有止退部(303);并且当所述插芯尾座(200)的后端组装到所述弹簧尾座(300)的容纳腔(306)中时,所述止退部(303)与所述凸起部(203)抵靠在一起,以防止所述插芯尾座(200)与所述弹簧尾座(300)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03)被构造成连续地环绕所述插芯尾座(200)的整个外圆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部(303)为形成在容纳腔(306)的插入端口边缘处的向内延伸的倒扣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部(303)为形成在容纳腔(306)中的弹性卡扣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尾座(300)的容纳腔(306)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部(305),所述弹簧(400)从所述开口部(305)安装到容纳腔(306)中。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03)由在所述插芯尾座(200)的外圆周上相互分隔开的多个局部凸起(203’,203’)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尾座(300’)的容纳腔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槽口部(305’);并且所述止退部(303’)直接由所述槽口部(305’)的前侧开口边缘构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00)直接从所述弹簧尾座(300’)的插入端口安装到所述容纳腔中。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帽(500),用于套装在所述插芯(100)的前端上;压接环(700),用于将光缆(10)的加强件压接到弹簧尾座(300)的后端上;和外保护套(600),用于套装在已经被压接到弹簧尾座(300)的后端上的压接环(700)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插入连接器壳体之前,所述光缆(10)、防尘帽(500)、插芯组件、弹簧尾座(300)、弹簧(400)、压接环(700)和外保护套(600)预先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第一光缆组件(1)。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外壳体(800);和能够装配到外壳体(800)中的内壳体(900)。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组件(1)插入连接器壳体中,直至弹簧尾座(300)上的凸起(304)卡扣到内壳体(900)中的凹槽中,从而将第一光缆组件(1)和连接器壳体组装在一起;并且在第一光缆组件(1)插入连接器壳体的过程中,组装在插芯(100)的前端上的防尘帽(500)通过连接器壳体前部的孔伸出,从而有效有效保护插芯(100)的端面不受损伤。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壳体(900)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键(901),并且在所述插芯尾座(200)上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童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