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开关柜的远程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084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开关柜的远程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包括连接座、开关模块和远程操作机构;开关模块内设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和两个用于通断相应一条进电电路的进电通断机构;远程操作机构包括前座和两个电磁驱动机构;各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电磁驱动器和驱动杆;驱动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传动连接杆;传动连接杆位于第二支杆的正下方,传动连接杆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其后端与第二支杆的远离轴孔的末端一体相连,其前端设有沿铅垂线方向贯穿的套接缺口和左右方向贯穿的腰形连接孔;各电磁驱动机构通过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驱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通断其所控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紧凑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开关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开关柜的远程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
技术介绍
许多行业和部门对供电的可靠性都有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许多重要的场合都采用双电源供电,作为电能切换的必备器件,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泛,技术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紧凑合理的用于开关柜的远程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开关柜的远程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包括连接座和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后端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远程操作机构;开关模块内设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和两个用于通断相应一条进电电路的进电通断机构;所述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包括一个出电接线端子、两个进电接线端子和两个U形动触片;各进电通断机构包括一个翘板按键、一个按键基座和一个弹性顶针组件;翘板按键固定设置在按键基座上;各按键基座包括位于座体中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凸轴,座体中部的后壁上设有向后凸出形成的作为顶针基座的凸柱,顶针基座的中心处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盲孔;座体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个沿前后方向贯穿座体的卡孔;各翘板按键的后壁设有两个向后凸出的卡柱,各卡柱包括向后凸出长度较短的第一半柱和向后凸出长度较长的第二半柱,各第二半柱的后端的外周壁上设有外凸的过盈卡台,第一半柱和第二半柱之间设有形变间隙槽;各卡孔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八个半圆柱状过盈卡柱;各过盈卡柱在穿过卡孔后,第一半柱的后端端面和过盈卡柱从前后两端夹住卡孔前后两侧端的座体;在外力作用下翘板按键和按键基座同步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带动相应一个弹性顶针组件往复拨动相应一个U形动触片,使得该U形动触片往复摇动;各U形动触片和出电接线端子电连接,各U形动触片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通断自身和相应一个进电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路;远程操作机构包括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前座、设置在前座内的两个电磁驱动机构以及与电磁驱动机构电连接的具有无线收发模块的智能中控电路模块;各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电磁驱动器和转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驱动杆;安装支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转轴;电磁驱动器包括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动铁芯,动铁芯的后端设有驱动板部;驱动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传动连接杆,第一支杆位于第二支杆的正上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组合成V字形,该V字形的开口朝向后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连处设有用于套设在安装支架转轴上的限位轴孔;第一支杆抵接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的上部,第二支杆抵接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的下部;传动连接杆位于第二支杆的正下方,传动连接杆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其后端与第二支杆的远离轴孔的末端一体相连,其前端与动铁芯的驱动板部相连;各动铁芯往复移动时,通过相应一个传动连接杆带动驱动杆在沿前后方向的铅垂面上绕转轴往复摇动,进而通过该驱动杆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驱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做往复摇动并通断其所控电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紧凑简化,制造成本较为低廉,可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双电源电路的自动切换。(2)本专利技术可代替传统墙壁式电力开关使用,实现双电源电路的自动切换或远程操控切换,从而实现家居电器的智能化操控以及稳定的电源控制,尤其适用于对现有重要部门电气电路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不开关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不意图; 图3是图1所不开关的一种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开关的一种爆炸图; 图5是图1所示开关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图6是图1所示开关中远程操作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远程操作机构的一种剖视图; 图8是图6所示远程操作机构中的电磁驱动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电磁驱动机构的一种侧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电磁驱动机构的一种剖视图; 图11是图8所示电磁驱动机构的一种爆炸图; 图12是图1所示开关中开关模块和连接座的一种爆炸图; 图13是图12所示开关模块和连接座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图14是图13中B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所示开关中按键基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示开关中双电源电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双电源电路的一种侧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双电源电路中出电接线端子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出电接线端子的一种剖视图; 图20是图16所示双电源电路中进电接线端子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进电接线端子的一种剖视图; 图2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的一种剖视图; 图23是图22所示开关中远程操作机构的一种爆炸图; 图24是图2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5是图23所示远程操作机构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爆炸图; 图26是图2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7是图23所示远程操作机构的一种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图1至图2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开关柜的远程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见图1至图5所示,包括连接座1、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后端的开关模块2和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远程操作机构A0开关模块2内设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和两个用于通断相应一条进电电路的进电通断机构;所述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包括一个出电接线端子23、两个进电接线端子24和两个U形动触片25。各进电通断机构包括一个翘板按键3、一个按键基座27和一个弹性顶针组件26 ;翘板按键3固定设置在按键基座27上;在外力作用下翘板按键和按键基座同步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带动相应一个弹性顶针组件往复拨动相应一个U形动触片,使得该U形动触片往复摇动。各U形动触片25和出电接线端子23电连接,各U形动触片25在相应一个进电通断机构作用下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通断自身和相应一个进电接线端子24之间的电路。本实施例中的远程操作机构A包括卡装设置在连接座I前端的前座4、设置在前座内的两个电磁驱动机构5、以及与电磁驱动机构5电连接的具有无线收发模块的智能中控电路模块及电源(图上未画出)。各电磁驱动机构驱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通断其所控电路。本实施例中,各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的正前方。见图3至图11所示,各电磁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支架51、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电磁驱动器56和转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驱动杆54。电磁驱动器56包括壳体561、设有中心滑孔5621的绝缘骨架562、绕设在绝缘骨架上的励磁线圈563、滑动设置在中心滑孔中的动铁芯564、固定设置在中心滑孔中的永磁铁565、套设在动铁芯上的复位弹簧566;所述绝缘骨架、励磁线圈、永磁铁设置在壳体中,复位弹簧位于壳体外部。所述中心滑孔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永磁铁固定设置在中心滑孔的前端,动铁芯的前端5641位于中心滑孔中且可沿中心滑孔往复滑动,动铁芯的后端设有驱动板部5642,动铁芯在所述前端和后端之间的柱体上设有外凸的环形挡台5643,环形挡台位于壳体外部,复位弹簧套设在该环形挡台和壳体后端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开关柜的远程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包括连接座和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后端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远程操作机构;开关模块内设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和两个用于通断相应一条进电电路的进电通断机构;所述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包括一个出电接线端子、两个进电接线端子和两个U形动触片;各进电通断机构包括一个翘板按键、一个按键基座和一个弹性顶针组件;翘板按键固定设置在按键基座上;各按键基座包括位于座体中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凸轴,座体中部的后壁上设有向后凸出形成的作为顶针基座的凸柱,顶针基座的中心处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盲孔;座体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个沿前后方向贯穿座体的卡孔;各翘板按键的后壁设有两个向后凸出的卡柱,各卡柱包括向后凸出长度较短的第一半柱和向后凸出长度较长的第二半柱,各第二半柱的后端的外周壁上设有外凸的过盈卡台,第一半柱和第二半柱之间设有形变间隙槽;各卡孔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八个半圆柱状过盈卡柱;各过盈卡柱在穿过卡孔后,第一半柱的后端端面和过盈卡柱从前后两端夹住卡孔前后两侧端的座体;在外力作用下翘板按键和按键基座同步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带动相应一个弹性顶针组件往复拨动相应一个U形动触片,使得该U形动触片往复摇动;各U形动触片和出电接线端子电连接,各U形动触片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通断自身和相应一个进电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路;远程操作机构包括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前座、设置在前座内的两个电磁驱动机构以及与电磁驱动机构电连接的具有无线收发模块的智能中控电路模块;各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电磁驱动器和转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驱动杆;安装支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转轴;电磁驱动器包括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动铁芯,动铁芯的后端设有驱动板部;驱动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传动连接杆,第一支杆位于第二支杆的正上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组合成V字形,该V字形的开口朝向后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连处设有用于套设在安装支架转轴上的限位轴孔;第一支杆抵接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的上部,第二支杆抵接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的下部;传动连接杆位于第二支杆的正下方,传动连接杆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且其后端与第二支杆的远离轴孔的末端一体相连,其前端与动铁芯的驱动板部相连;各动铁芯往复移动时,通过相应一个传动连接杆带动驱动杆在沿前后方向的铅垂面上绕转轴往复摇动,进而通过该驱动杆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驱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做往复摇动并通断其所控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