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彬专利>正文

一种对棉包内部隐燃火点进行检查及扑灭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00362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2:16
一种对棉包内部隐燃火点进行检查及扑灭的处理方法,检查部分是采用气体压力差手段,将棉包内部气体导出到外部,通过对CO气体的测量,来判断棉包内是否含有隐燃火点,而扑灭部分同样采用气体压力差手段,将化学灭火气体导入到带有隐燃火点的棉包内部,进行灭火处理。近几年,国内棉包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由于隐燃火点引发的火灾,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该方法正是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棉花加工
,具体涉及,尤其涉及处理棉包工艺隐燃火点和棉包自燃隐燃火点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我国棉花加工业知悉,籽棉经多道工序被加工成皮棉,并为了仓储及运输方便,被加工成的皮棉还要按照行业规范压缩成棉包。在这一系列的工艺加工过程中,可能是由于机械撞击,电器放电或运动摩擦等原因,容易导致皮棉出现燃烧的情况,虽然现在的生产线针对性地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防范及灭火,但仍然无法杜绝一些不易觉察的隐燃火点被打入棉包,最终留下极大地安全隐患。带有隐燃火点的棉包,由于无法从外部发现,往往会被作为正常棉包进行储放,隐燃火点在棉包中会以极慢地速度进行扩张,有的长达几十天,最终爆燃引发火灾,损失惨重。另外,棉包在管理期间,由于吸湿放热,或发酵放热,或氧化放热导致棉包内部温度累计过高,引发棉纤维自燃,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这种在棉包内部发生的自燃同样属于隐燃火源(氧气不充分),在危害上与打入棉包的工艺隐燃火点一样,都是在隐燃初期棉包外部无征兆,一旦有烟雾出现往往瞬间爆燃,火势即刻达到不可控状态。针对棉包这两种隐燃火点火灾隐患,通常的处理办法就是将含有隐燃火点的棉包先检测出来,然后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棉包内部隐燃火点进行检查及扑灭的处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检查和灭火两部分:采用气体压力差手段,将棉包内部气体导出到外部,通过对CO气体的测量,来判断棉包内是否含有隐燃火点;采用气体压力差手段将化学灭火气体导入到带有隐燃火点的棉包内部,进行灭火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王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