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杰专利>正文

新型隔物灸药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909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隔物灸药饼,它包含中药材和蜂蜡。隔物灸药饼的热力持久温和,治疗过程中机体所受的温热作用强而持久,使局部和深部组织明显而持续升温。蜡敷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可达到8-18℃,5-12分钟后逐渐开始缓慢下降,在30-60分钟内保持较高的温度,蜂蜡独有的保温作用可大大减少艾绒的使用,而不失疗效。蜂蜡具有良好的导入效应,大大加强中药材透皮吸收作用,从而达到药灸,蜡灸,艾灸的三重功效。药饼久烤不裂,可大大延长隔物灸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物灸疗效。常温下为固态,药饼耐贮藏,久不腐坏,可大规模生产。蜂蜡为赋形剂可混合多种中药材,更利于隔物灸的辩证施治。独有的模圈设计,可起到良好的固定药物的作用,治疗过程干净,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新型隔物灸药饼
技术介绍
艾灸为中医传统外治法,具有温中散寒,益气固元,补阴和阳之功效,现代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艾灸可调整脏腑组织功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艾灸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明《医学入门》言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艾灸可弥补针药之不足,民间亦有“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的说法。日本人曾做过灸法抗癌研宄,表明艾灸可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艾灸方法名目繁多,概而论之,不过三种:悬起灸,直接灸,隔物灸,悬起灸温和有余,效力不足,多用于保健自灸,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直达病灶,效力刚猛,但患者所承痛苦较著,临床难以推广普及,隔物灸,即将艾柱置于药饼上施灸,药饼有姜饼,附子饼,蒜饼等,治疗兼有艾灸与中药的双重疗效。传统隔物灸具有下列瓶颈:一、药饼的制作:目前大多数药饼的制作为中药粉+药汁+有粘性的赋形剂,艾灸时温度较高,极易导致药饼干燥开裂,甚至起燃,有烫伤患者的危险,从而减少了治疗时间,影响疗效。二、药饼导热性和保温性的问题:传统的粉状的中药受热慢,而导热极快,这样就形成了艾灸前期穴位感觉不到温度,而一旦受热就会骤然升温,引起强烈的难以忍受的灼痛,经常不得不将药饼搬离治疗部位缓解,打断了治疗的连续性,有些敏感的患者会起泡。但艾柱燃尽后,因为药粉没有良好的保温性,散热亦快,整个的治疗过程,会给患者带来畏惧感。三、药饼的疗效问题:应用隔物灸,是期望发挥药物与艾灸的双重的疗效,但传统隔物灸药物的吸收利用度却难以令人满意,即使不发生上述的药饼开裂,药饼的频繁挪动等问题,药粉的透皮吸收缺乏良好的导入剂。四:药饼为湿饼,不耐贮藏,需现制现作,耗时费工,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隔物灸药饼。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隔物灸药饼,它由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制成:地钱90份、双肾藤80份、心胆草60份、孔雀草70份、白枪杆60份、补血草60份、吹火筒50份、土马鬃50份、果上叶45份、吊白叶35份、铁角凤尾草30份、茱苓草30份、穿破石30份、羊角藤30份、黄瑞木30份、狼尾草20份、水八角20份、虾子花20份、梵天花20份和蜂蜡2000份。优选地,所述药饼可以优选制成圆形等各种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药物组合物中,地钱、双肾藤、心胆草为君药,孔雀草、白枪杆、补血草、吹火筒、土马鬃、果上叶为臣药,吊白叶、铁角凤尾草、茱苓草、穿破石、羊角藤、黄瑞木、狼尾草、水八角、虾子花为佐药,梵天花为使药。黄蜡灸:将黄蜡烤热溶化,用以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历代不少医著亦有所记述。主治痈疽发背,恶疮顽疮。所谓黄蜡,即为蜂蜡。既然蜂蜡可反复烤热融化而不开裂,那么就一定可以承受艾柱灼烧的温度。蜂蜡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有: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性味归经】甘,微温。【功能主治】收湿,敛疮,生肌,止痛,调理。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熔化敷患处;常作成药赋型剂及油膏基质。又是一种常用的赋型剂和基质,可保证药饼成型而不散。蜂蜡热容量大,导热率低,密封性能好,散热慢,保温时间长。贴近皮肤的蜡层可迅速凝结,阻止热向皮肤迅速传导,因而虽然蜡液在60°C治疗也不致灼伤。气体和水分透过蜂蜡,因此热量不易向四周扩散,故虽只有薄薄一层蜂蜡,但由于其传热不良,而温度能保持很久,蜡敷的愈厚,则保温时间愈长。蜂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粘滞性和热胀冷缩,故能密贴体表各皮肤,随着热能的扩散和冷却,蜂蜡逐渐变硬,其体积可缩小10-20%,因而对组织产生轻度的机械压迫作用。蜂蜡成分中除了一元酯外,还包括具有生理活性的游离酸、游离醇、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等,蜂蜡疗过程中也涉及化学作用,对于润泽皮肤和促进创面上皮再生有良好效果。古人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这句话曾被多本外科书引用,甚至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也引用这句话用以指导中药外用,隔物灸的本意,亦想通过外用中药加灸火之力达到治疗效果。但是辩证易,用药难。目前隔物灸的用药多为单方,如附子,生姜,淡豆豉,大蒜等,蜂蜡作为赋形剂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多种中药粉的混合成型问题,过200目筛的药粉在蜂蜡的导入下亦可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在此基础了,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系列的外用复方,内容包罗益肾,活血,利水,化湿,温阳,行气,通络,止痛,清热,解毒,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辩证施治,发挥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本专利技术药饼的特点:一、热力持久温和,治疗过程中机体所受的温热作用强而持久,使局部和深部组织明显而持续升温。蜡敷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可达到8-18°C,5-12分钟后逐渐开始缓慢下降,在30-60分钟内保持较高的温度,蜂蜡独有的保温作用可大大减少艾绒的使用,而不失疗效。二、药饼久烤不裂,可大大延长隔物灸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物灸疗效。三、常温下为固态,药饼耐贮藏,久不腐坏,可大规模生产。四、蜂蜡为赋形剂可混合多种中药材,更利于隔物灸的辩证施治。五、蜂蜡具有良好的导入效应,大大加强中药材透皮吸收作用,从而达到药灸,蜡灸,艾灸的三重功效。六、独有的模圈设计,可起到良好的固定药物的作用,治疗过程干净,整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专利技术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药饼称取地钱90克、双肾藤80克、心胆草60克、孔雀草70克、白枪杆60克、补血草60克、吹火筒50克、土马鬃50克、果上叶45克、吊白叶35克、铁角凤尾草30克、茱苓草30克、穿破石30克、羊角藤30克、黄瑞木30克、狼尾草20克、水八角20克、虾子花20克、梵天花20克,粉碎,过200目的筛网,使药材粒径小于0.074毫米;称取蜂蜡2000克,使用电磁炉隔水加热蜂蜡直到半透明液态,将蜂蜡与中药粉混合均匀,分装到100个小盒中,冷却至室温。实验例下面以足癣为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药饼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药饼并不限定于该疾病类型。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毒学分会,肝病学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传染与寄生虫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 (6):324-3290)及《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贝1J》(郑筱萸,任德权,曹文庄等.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3-151)来选择患者共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32-55岁,平均37岁,平均病程1.5年。排除标准①同时或重叠感染甲型、丙型等其它类型的肝炎病毒患者;②经检查证实由药物中毒,乙醇中毒等因素所致的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③合并肝癌,肝性脑病,失代偿期肝硬化以及严重的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隔物灸药饼,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制成:地钱90份、双肾藤80份、心胆草60份、孔雀草70份、白枪杆60份、补血草60份、吹火筒50份、土马鬃50份、果上叶45份、吊白叶35份、铁角凤尾草30份、茱苓草30份、穿破石30份、羊角藤30份、黄瑞木30份、狼尾草20份、水八角20份、虾子花20份、梵天花20份和蜂蜡20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杰郝新洁杜镭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