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钓鱼灯,包括有灯身组件、灯头组件和后盖,所述灯身组件包括中空管状壳身、主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主控电路板和电池相互导通连接、并设于壳身内;所述灯头组件和后盖分别设于壳身的前端和后端,且灯头组件的前置照漂灯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灯身组件还设有后置上饵灯,所述后置上饵灯安装在壳身的后端,并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后盖盖住后置上饵灯,并与壳身的后端连接,且其正对着后置上饵灯的位置设有透镜。这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钓鱼灯即可在使用前置照漂灯进行照漂的同时,亮启后置上饵灯照明、进行上饵、穿线、取钩等,功能多样,使用操作十分方便、灵活,且结构简单、合理巧妙,易于加工生产,市场竞争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钓鱼灯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钓鱼灯。
技术介绍
夜钓是现在众多垂钓者所钟爱的一项活动。钓鱼灯(夜钓灯)却是夜钓者必备而重要的装备,但现在的钓鱼灯都是仅具有用于照漂的前置照漂灯,在使用过程中若要进行上饵、穿线或取钩时,只能将整个钓鱼灯掉转过来,利用前置照漂灯进行照明,完成后再把整个钓鱼灯掉转回原来位置,使用极不方便;为此,有的夜钓者特意额外配置另一照明灯用于在上饵、穿线或取钩进行照明,但这样既增加了开支,又增加了携带负担。而且,现有的钓鱼灯不能根据季节、气候条件、夜钓环境随心所欲的调节灯光亮度;照明时间短,无法外接电源给照明续航;电池剩余电量无法视觉直观判断;也无法对手机、音乐播放器、小夜灯、露营灯等数码产品和小电器进行户外充电;功能比较单一,防水性能差,使用不灵活、不方便。另外,现有这些钓鱼灯一般都是额外配置一个固定支架,使用时将钓鱼灯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这样也会增加开支和携带负担;为此,有的夜钓都直接绳子将钓鱼灯绑定在就近的某一固定物体上,既操作麻烦,又无法随意移动调整钓鱼灯的照漂位置,使用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时设置有前置照漂灯和后置上饵灯,并可对前置照漂灯进行调焦,还具有亮度调整、移动电源功能、电量显示功能,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灵活,结构简单、合理巧妙,易于加工生产,市场竞争力强的多功能钓鱼灯。在夜钓时,即可在使用进行照漂的同时,亮启后置上饵灯照明、进行上饵、穿线、取钩等,无需像传统钓鱼灯那样将整个钓鱼灯掉转来、掉转去,使用操作十分简单、方便,而且还可根据实际照明需求对前置照漂灯进行调焦,以到达照漂的最佳效果;本钓鱼灯功能强大,满足夜钓爱好者的需求,且结构简单、合理巧妙,易于加工生产,市场竞争力强。另外,通过设置支架作为支撑座,作为支撑座将钓鱼灯固定、放置在地面,同时设置有电源输入插口和电源输出插口,具有移动电源功能,且还具有电量显示功能,功能非常强大,使用更方便、更灵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钓鱼灯,包括有灯身组件、灯头组件和后盖,所述灯身组件包括中空管状壳身、主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主控电路板和电池相互导通连接、并设于壳身内;所述灯头组件和后盖分别设于壳身的前端和后端,且灯头组件的前置照漂灯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灯身组件还设有后置上饵灯,所述后置上饵灯安装在壳身的后端,并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后盖盖住后置上饵灯,并与壳身的后端连接,且其正对着后置上饵灯的位置设有透镜。进一步地,所述后置上饵灯包括有上饵灯电路板、LED灯和上饵灯按键,所述上饵灯电路板安装在壳身的后端,并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所述上饵灯按键设于上饵灯电路板的中间,所述LED灯绕上饵灯按键环形阵列的设于上饵灯电路板上;所述后盖的正中央设有上饵灯按钮,所述上饵灯按钮与上饵灯按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头壳凸透镜、遮光片、前置照漂灯、灯座和调焦装置;其中,所述调焦装置主要由调焦圈和调焦座组成;所述凸透镜和遮光片依次设于灯头壳内,且灯头壳的后端与调焦圈的前端连接;所述调焦座的后端与壳身的前端连接、固定,前端安装有灯座,所述前置照漂灯安装在灯座内,且调焦座的前端和灯座的前端外侧侧面分别设有外连接螺纹和外调焦螺纹;所述调焦圈的后端内侧侧壁相应位置设有匹配的内连接螺纹和内调焦螺纹,并分别与外连接螺纹和外调焦螺纹匹配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焦装置还包括有弹簧和钢珠,所述调焦座的前端外侧表面还设有安装凹孔;安装时,所述弹簧和钢珠依次装入安装凹孔内,且钢珠在弹簧的作用下部分伸出安装凹孔外,顶住调焦圈的后端内侧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灯头壳与凸透镜和与调焦圈之间、调焦圈与调焦座之间、壳身与调焦座和后盖之间均设有防水圈,使所述灯头组件、壳身和后盖构成密闭壳体。进一步地,所述壳身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呈凹框形,且上端与壳身转动连接,向上转动定位后构成钓鱼灯的支撑座。进一步地,所述壳身是中空的管状圆柱体,所述支架是沿圆柱体壳身表面弯曲的凹框形支架。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上集成有导通连接的微处理器和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是充电电池,且充放电电路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还设有电源输入插口和电源输出插口,所述电源输入插口和电源输出插口分别与充放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控制前置照漂灯组件和/或后置上饵灯照明亮度的调光开关,所述调光开关是无级调光开关或档位调光开关;所述壳身外侧设有调光防水按钮,所述调光防水按钮与调光开关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是具有电量检测功能的处理器,所述壳身的外侧还设有用于显示剩余电量和工作状态的指示灯或显示屏,所述指示灯或显示屏与主控电路板导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夜钓时,即可在使用前置照漂灯进行照漂的同时,亮启后置上饵灯照明、进行上饵、穿线、取钩等,无需像传统钓鱼灯那样将整个钓鱼灯掉转来、掉转去,使用操作十分简单、方便,而且还可根据实际照明需求对前置照漂灯进行调焦,以到达照漂的最佳效果;本钓鱼灯功能强大,满足夜钓爱好者的需求,且结构简单、合理巧妙,易于加工生产,市场竞争力强。另外,通过设置支架作为支撑座,作为支撑座将钓鱼灯固定、放置在地面,同时设置有电源输入插口和电源输出插口,具有移动电源功能,且还具有电量显示功能,功能非常强大,使用更方便、更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钓鱼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钓鱼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钓鱼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钓鱼灯实施例的后视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钓鱼灯,包括有灯身组件1、灯头组件2和后盖3,所述灯身组件I包括中空管状壳身11、主控电路板12和电池13,所述主控电路板12和电池13相互导通连接、并设于壳身11内;所述灯头组件2和后盖3分别设于壳身11的前端和后端,且灯头组件2的前置照漂灯24与主控电路板12导通连接。所述灯身组件I还设有后置上饵灯14,所述后置上饵灯14安装在壳身11的后端,并与主控电路板12导通连接;所述后盖3盖住后置上饵灯14,并与壳身11的后端连接,且其正对着后置上饵灯14的位置设有透镜31 ;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后置上饵灯14包括有上饵灯电路板、LED灯和上饵灯按键(图中均未表示出来),所述上饵灯电路板安装在壳身11的后端,并与主控电路板12导通连接;所述上饵灯按键设于上饵灯电路板的中间;所述LED灯可以是贴片LED灯,共有8颗,绕上饵灯按键环形阵列的设于上饵灯电路板上;所述后盖3的正中央设有上饵灯按钮32,所述上饵灯按钮32与上饵灯按键连接。所述灯头组件2包括灯头壳21、凸透镜22、遮光片23、前置照漂灯24、灯座25和调焦装置26 ;其中,所述调焦装置26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钓鱼灯,包括有灯身组件(1)、灯头组件(2)和后盖(3),所述灯身组件(1)包括中空管状壳身(11)、主控电路板(12)和电池(13),所述主控电路板(12)和电池(13)相互导通连接、并设于壳身(11)内;所述灯头组件(2)和后盖(3)分别设于壳身(11)的前端和后端,且灯头组件(2)的前置照漂灯(24)与主控电路板(12)导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身组件(1)还设有后置上饵灯(14),所述后置上饵灯(14)安装在壳身(11)的后端,并与主控电路板(12)导通连接;所述后盖(3)盖住后置上饵灯(14),并与壳身(11)的后端连接,且其正对着后置上饵灯(14)的位置设有透镜(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庆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