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机的压纱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8752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编机的压纱运动装置,包括压纱凸轮、滚轮摆杆、第一输出杆、第一摆杆、第二输出杆、第二摆杆、第三摆杆、连接杆、压纱导向柱、压纱导向套和压纱板,第一输出杆下端安装有滚轮,第一输出杆通过滚轮与压纱凸轮相抵,第一摆杆左端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第二输出杆下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摆杆右端转动连接,第二输出杆上端与第二摆杆右端转动连接,连接杆上端与第三摆杆左端转动连接,在油箱内还转动地安装有一根转轴,转轴与传动主轴间隔、平行设置且两者通过传动机构相连,压纱凸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第一输出杆上端通过所述销轴与第一摆杆右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费力杠杆现象,提高了经编机的传动效率、性能和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的编织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纱板经编机编织机构中的压纱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压纱板经编机通过压纱运动装置中的压纱板作上升下降的往复运动,将部分纱线在织物表面形成明显的凹凸绣纹,从而增强织物表面的立体感。压纱运动装置是压纱板经编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动性能对织物表面的质量、整机的运转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现有压纱板经编机的压纱运动装置,所述经编机包括转动地安装在油箱内的传动主轴,用于槽针摆动运动的槽针摆动凸轮,用于槽针上下运动的槽针上下运动凸轮,用于针芯运动的针芯凸轮,以及用于压纱板上下运动的压纱凸轮,所述槽针摆动凸轮、槽针上下运动凸轮、针芯凸轮和压纱凸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主轴上,工作时,所述传动主轴由电机驱动转动,传动主轴转动时带动槽针摆动凸轮、槽针上下运动凸轮、针芯凸轮和压纱凸轮同时转动;所述压纱运动装置包括压纱凸轮、滚轮摆杆、第一输出杆、第一摆杆、第二输出杆、第二摆杆、连接杆、压纱导向柱、压纱导向套和压纱板,所述第一输出杆的下端安装有滚轮,且第一输出杆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压纱凸轮相抵,第一输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摆杆的杆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摆杆的左端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滚轮摆杆的右端与第一输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杆的左端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杆的下端与第一摆杆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二输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摆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摆杆的左端转动连接,第二摆杆的杆身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压纱导向柱与所述压纱导向套滑动连接,且压纱导向柱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纱板固定安装在压纱导向柱的下端,所述压纱导向套固定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这种结构的压纱运动装置,在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I)槽针摆动凸轮、槽针上下运动凸轮、针芯凸轮和压纱凸轮均固定安装在传动主轴上,这些凸轮存在柔性冲击特性,导致传动主轴负载过大,严重影响机器性能;(2)槽针摆动凸轮、槽针上下运动凸轮、针芯凸轮和压纱凸轮均固定安装在传动主轴上,除了凸轮冲击特性外,多个凸轮转动时的复合惯性力,一方面对构件的强度和耐磨性的要求更高,从而增加了构件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惯性力的变化,影响了从动件系统的振动和工作平稳性;(3)运动装置中第一摆杆属于费力杠杆,且整个压纱运动装置的受力较大,在高速情况下,第一输出杆和第一摆杆容易产生变形和发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经编机的工作性能和平稳性,降低从动件系统的振动,并且能避免费力杠杆现象,能获得更大、更为理想的传动角变化范围,提高传动效率的经编机的压纱运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经编机的压纱运动装置,所述经编机包括转动地安装在油箱内的传动主轴,用于槽针摆动运动的槽针摆动凸轮,用于槽针上下运动的槽针上下运动凸轮,以及用于针芯运动的针芯凸轮,所述槽针摆动凸轮、槽针上下运动凸轮和针芯凸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主轴上,工作时,所述传动主轴由电机驱动转动,传动主轴转动时带动槽针摆动凸轮、槽针上下运动凸轮和针芯凸轮同时转动;所述压纱运动装置包括压纱凸轮、滚轮摆杆、第一输出杆、第一摆杆、第二输出杆、第二摆杆、第三摆杆、连接杆、压纱导向柱、压纱导向套和压纱板,所述第一输出杆的下端安装有滚轮,且第一输出杆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压纱凸轮相抵,所述滚轮摆杆的左端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滚轮摆杆的右端与第一输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杆的左端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摆杆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二输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摆杆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二摆杆的左端和第三摆杆的右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一根短轴上,所述短轴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三摆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纱导向柱与所述压纱导向套滑动连接,且压纱导向柱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纱板固定安装在压纱导向柱的下端,所述压纱导向套固定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在经编机油箱内还转动地安装有一根转轴,该转轴与所述传动主轴间隔、平行设置且两者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所述压纱凸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输出杆的上端通过所述销轴与第一摆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本技术中,所述传动机构由一个主动斜齿轮和一个被动斜齿轮组成,所述主动斜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主轴上,所述被动斜齿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主动斜齿轮与被动斜齿轮啮合配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槽针摆动凸轮、槽针上下运动凸轮和针芯凸轮安装在传动主轴上,压纱凸轮安装在转轴上,因此大大减少了传动主轴所受的冲击特性和负载,使经编机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性能。压纱凸轮安装在独立的转轴上后,能使压纱板获得更适合压纱特性的运动曲线,并降低了从动件系统的振动,提升了经编机的工作平稳性。由于压纱凸轮安装在独立的转轴上,因此压纱凸轮的设计空间增大,工作过程中可将压纱凸轮的外径增大,从而不仅改善了压纱凸轮的的运动性能,而且能实现更大动程的压纱效果。由于本技术第一输出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摆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因此避免了第一摆杆为费力杠杆的现象,大大减小了整个压纱运动装置的受力和复杂周期变化的载荷作用,有效防止了第一摆杆和第一输出杆产生变形和发生断裂现象。由于本技术第一输出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摆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因此本技术中由滚轮摆杆、第一输出杆和第一摆杆组成的第一级连杆传动机构以及由第一摆杆、第二输出杆和第二摆杆组成的第二级连杆传动机构,均能获得更大、更为理想的传动角变化范围,有效提高了传动效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经编机压纱运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槽针摆动凸轮、槽针上下运动凸轮、针芯凸轮、压纱凸轮、传动主轴和转轴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的一种经编机的压纱运动装置,所述经编机包括转动地安装在油箱20内的传动主轴A,用于槽针摆动运动的槽针摆动凸轮12,用于槽针上下运动的槽针上下运动凸轮13,以及用于针芯运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编机的压纱运动装置,所述经编机包括转动地安装在油箱内的传动主轴(A),用于槽针摆动运动的槽针摆动凸轮(12),用于槽针上下运动的槽针上下运动凸轮(13),以及用于针芯运动的针芯凸轮(14),所述槽针摆动凸轮(12)、槽针上下运动凸轮(13)和针芯凸轮(1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主轴(A)上,工作时,所述传动主轴(A)由电机驱动转动,传动主轴(A)转动时带动槽针摆动凸轮(12)、槽针上下运动凸轮(13)和针芯凸轮(14)同时转动;所述压纱运动装置包括压纱凸轮(1)、滚轮摆杆(2)、第一输出杆(3)、第一摆杆(4)、第二输出杆(5)、第二摆杆(6)、第三摆杆(7)、连接杆(8)、压纱导向柱(9)、压纱导向套(10)和压纱板(11),所述第一输出杆(3)的下端安装有滚轮(3a),且第一输出杆(3)通过所述滚轮(3a)与所述压纱凸轮(1)相抵,所述滚轮摆杆(2)的左端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滚轮摆杆(2)的右端与第一输出杆(3)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杆(4)的左端(4-1)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杆(5)的下端通过销轴(15)与第一摆杆(4)的右端(4-2)转动连接,第二输出杆(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摆杆(6)的右端转动连接,第二摆杆(6)的左端和第三摆杆(7)的右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一根短轴(16)上,所述短轴(16)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所述连接杆(8)的上端与第三摆杆(7)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纱导向柱(9)与所述压纱导向套(10)滑动连接,且压纱导向柱(9)的上端与连接杆(8)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压纱板(11)固定安装在压纱导向柱(9)的下端,所述压纱导向套(10)固定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在经编机油箱内还转动地安装有一根转轴(17),该转轴(17)与所述传动主轴(A)间隔、平行设置且两者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所述压纱凸轮(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7)上,所述第一输出杆(3)的上端通过所述销轴(15)与第一摆杆(4)的右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洪樊腾飞赵红霞徐敏平曹清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