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沥水平台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493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沥水平台水池,包括支架(1)、水池(2)以及沥水平台(3),所述支架(1)具有设置在左侧前后方的第一和第二立柱以及右侧前后方的第三和第四立柱,第一和第二立柱间、第三和第四立柱间、第一和第三立柱间以及第二和第四立柱间均设置加固用杆件(11),所述水池(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沥水平台(3)设置在所述水池(2)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平台(3)表面设置若干呈长条状的凸包(31),所述凸包(31)包括若干列,每列包括若干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沥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沥水平台水池
技术介绍
所谓带沥水平台水池,一般指厨房里用,单水池边上有一平台,可放置洗好的碗、碟、以及蔬菜,等。但传统的带沥水平台,只是一块平台。洗好的碗、碟、菜等根本没有达到沥水的效果,特别是杯子,倒过来放在沥水台上,杯子内部的水根本不会被沥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沥水平台水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沥水平台水池,包括支架(1)、水池(2)以及沥水平台(3),所述支架(I)具有设置在左侧前后方的第一和第二立柱以及右侧前后方的第三和第四立柱,第一和第二立柱间、第三和第四立柱间、第一和第三立柱间以及第二和第四立柱间均设置加固用杆件(11),所述水池(2)设置在所述支架(I)上,所述沥水平台(3)设置在所述水池(2)侧面,所述沥水平台(3)表面设置若干呈长条状的凸包(31),所述凸包(31)包括若干列,每列包括若干行。优选地:每列凸包(31)交错布置。优选地:所述凸包(31)的高度为3mm。优选地:所述沥水平台(3)为斜面结构,靠近水池端的高度小于背离水池端的高度。优选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立柱直径相等,且在底部均设置柱状基脚(12),所述基脚(12)的直径小于第一立柱的直径,所述基脚(12)通过过渡段与立柱连接。优选地:所述沥水平台(3)右侧设置防护用凸台。优选地:所述凸包(31)的表面设置若干点和/或线状突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传统的沥水平台水池的基础上,在平台上成型微微凸起的有规则小包,这样在平台上的碗、碟、杯子以及菜等,上面的水就顺着小包再往下流到小包下面的台面上,再回流至水池内,这样洗净的碗、碟、杯子以及菜等已经接触不到台面上的水,只接触到小包的顶部,就达到了沥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未改进前带沥水平台水池主视图。图2为未改进前带沥水平台水池俯视图。图3为改进后带沥水平台水池主视图。图4为改进后带沥水平台水池俯视图。图5为图3中H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3和图4,一种带沥水平台水池,包括支架1、水池2以及沥水平台3,所述支架I具有设置在左侧前后方的第一和第二立柱以及右侧前后方的第三和第四立柱,第一和第二立柱间、第三和第四立柱间、第一和第三立柱间以及第二和第四立柱间均设置加固用杆件11,所述水池2设置在所述支架I上,所述沥水平台3设置在所述水池2侧面,所述沥水平台3表面设置若干呈长条状的凸包31,所述凸包31包括若干列,每列包括若干行。每列凸包31交错布置。所述凸包31的高度为3_。所述沥水平台3为斜面结构,靠近水池端的高度小于背离水池端的高度。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立柱直径相等,且在底部均设置柱状基脚12 (优选,每个基脚底部沿着前后方向设置线状突起,以提高水池的稳定性,不会随意移动),所述基脚12的直径小于第一立柱的直径,所述基脚12通过过渡段与立柱连接。所述沥水平台3右侧设置防护用凸台。所述凸包31的表面设置若干点和/或线状突起,图中示出了杯子M。在传统的沥水平台水池的基础上,在平台上成型微微凸起的有规则小包,这样在平台上的碗、碟或杯子、菜等,上面的水就顺着小包再往下流到小包下面的台面上,再回流至水池内,这样洗净的碗、碟、杯子、菜等已经接触不到台面上的水,只接触到小包的顶部,就达到了沥水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带沥水平台水池,包括支架(I)、水池(2)以及沥水平台(3),所述支架(I)具有设置在左侧前后方的第一和第二立柱,以及右侧前后方的第三和第四立柱,第一和第二立柱间、第三和第四立柱间、第一和第三立柱间以及第二和第四立柱间均设置加固用杆件(11),所述水池(2)设置在所述支架(I)上,所述沥水平台(3)设置在所述水池(2)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平台(3)表面设置若干呈长条状的凸包(31),所述凸包(31)包括若干列,每列包括若干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沥水平台水池,其特征在于:每列凸包(31)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沥水平台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31)的高度为3_。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沥水平台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平台(3)为斜面结构,靠近水池端的高度小于背离水池端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沥水平台水池,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立柱直径相等,且在底部均设置柱状基脚(12),所述基脚(12)的直径小于第一立柱的直径,所述基脚(12)通过过渡段与立柱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沥水平台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平台(3)右侧设置防护用凸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沥水平台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31)的表面设置若干点和/或线状突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沥水平台水池,包括支架(1)、水池(2)以及沥水平台(3),所述支架(1)具有设置在左侧前后方的第一和第二立柱以及右侧前后方的第三和第四立柱,第一和第二立柱间、第三和第四立柱间、第一和第三立柱间以及第二和第四立柱间均设置加固用杆件(11),所述水池(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沥水平台(3)设置在所述水池(2)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平台(3)表面设置若干呈长条状的凸包(31),所述凸包(31)包括若干列,每列包括若干行。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沥水效果好。【IPC分类】A47B77-06【公开号】CN204541365【申请号】CN201520127628【专利技术人】郑利忠 【申请人】浙江联众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3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沥水平台水池,包括支架(1)、水池(2)以及沥水平台(3),所述支架(1)具有设置在左侧前后方的第一和第二立柱,以及右侧前后方的第三和第四立柱,第一和第二立柱间、第三和第四立柱间、第一和第三立柱间以及第二和第四立柱间均设置加固用杆件(11),所述水池(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沥水平台(3)设置在所述水池(2)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平台(3)表面设置若干呈长条状的凸包(31),所述凸包(31)包括若干列,每列包括若干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利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众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