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锁紧装置,所述机械锁紧装置包括锁座、第一锁把、第二锁把、把轴及把座,第一锁把包括锁头、把臂及把手,第一锁把的把臂垂直连接于把轴上并能够绕把轴旋转,供连接第一锁把的把轴垂直连接于把座上,把臂两端分别连接锁头和把手,锁座上设有供卡住锁头的锁槽;第二锁把包括把臂和把手,第二锁把的把臂垂直连接于把轴上并能够绕把轴旋转,且连接第二锁把上把臂的把轴连接于第一锁把上把臂的把轴,供连接第二锁把的把轴垂直连接于把座上,第一锁把和第二锁把为同步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紧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锁领域,更具体地来说,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锁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械锁,其结构往往较复杂,且各部件的机械强度也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在使用年限一久时,就会出现易松动,锁不紧等情况。另外,在一些冻库的门体上,因意外情况人员被锁在门体内,那么人员将无法自救逃出。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机械所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锁紧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锁因为使用年限一久而致使机械锁锁不紧及因误困在门体内时无法及时实现自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锁紧装置,所述机械锁紧装置包括锁座、第一锁把、第二锁把、把轴及把座,所述第一锁把包括锁头、把臂及把手,所述第一锁把的把臂垂直连接于把轴上并能够绕所述把轴旋转,供连接所述第一锁把的把轴垂直连接于所述把座上,把臂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锁头和把手,所述锁座上设有供卡住所述锁头的锁槽;另外,所述第二锁把包括把臂和把手,所述第二锁把的把臂垂直连接于把轴上并能够绕所述把轴旋转,且连接所述第二锁把上把臂的把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锁把上把臂的把轴,供连接所述第二锁把的把轴垂直连接于所述把座上,所述第一锁把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锁把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二锁把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锁把同步旋转。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所述机械锁紧装置,通过第一锁把和第二锁把I’的同步运动,以达到门体内外皆可实现门体的闭紧和打开,从而避免了人员被误锁在门体内而无法打开门体的情况,另外,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紧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械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锁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机械锁紧装置安装在门体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I第一锁把I’第二锁把 I’iiur把手12、12,把臂13锁头2、2’把轴3、3’把座31,41安装孔4锁座42锁槽421卡沟422凸块5连杆6门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机械锁紧装置,所述机械锁紧装置包括锁座4、第一锁把1、第二锁把I’、把轴2及把座3,所述第一锁把I包括锁头13、把臂12及把手11,所述第一锁把I的把臂12垂直连接于把轴2上并能够绕所述把轴2旋转,供连接所述第一锁把I的把轴2垂直连接于所述把座3上,把臂1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锁头13和把手11,所述锁座4上设有供卡住所述锁头13的锁槽42 ;另外,所述第二锁把I’包括把臂12’和把手11’,所述第二锁把I’的把臂12’垂直连接于把轴2’上并能够绕所述把轴2’旋转,且连接所述第二锁把I’上把臂12’的把轴2’连接于所述第一锁把I上把臂12的把轴2,供连接所述第二锁把I’的把轴2’垂直连接于所述把座3’上,所述第一锁把I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锁把I’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二锁把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锁把I同步旋转。具体地,参考图2,示出了锁座4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从图可以看出,所述锁槽42由卡沟421和凸块422构成,所述凸块422垂直连接在卡沟421所在端面上;另外,锁座4所在端面是由a、b、c三段端面和所述卡沟421构成,所述b、c两段端面分别成水平地连接于所述卡沟421的两侧,所述凸块422垂直于所述c段端面,所述a段端面连接所述b段端面,且a段端面为低于所述b和c两段端面的倾斜端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第一锁把I上的锁头13可以被所述锁座4牢固地卡住而不至于松动。需要说明地是,这里之所以要将a段端面设置为低于所述b和c两段端面的倾斜端面,是由于锁头13低点所处的水平高度是与卡沟421的最低点相平齐而低于所述b和c两段端面,在锁头13在和锁座4实现闭合配合时,以方便锁头13能轻松地接近卡沟421的边缘处,即当锁头13靠近b段端面时,锁头13可以借助a段端面的倾斜结构,而在外力的作用下,轻松滑过b段端面而进入卡沟421,实现与锁座4的配合闭合。另外,将a段端面设置为低于所述b和c两段端面的倾斜端面还可以方便锁头13旋离所述锁座4。更具体地,所述锁头13呈圆柱形,且所述卡沟421为与所述圆柱形锁头13相配合的圆弧形端面。另外,锁座4上设有供固定锁座4的安装孔41,供固定第一锁把I的把座3和供固定第二锁把I’的把座3’上也分别设有安装孔31。进一步地,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再对本机械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见图3,本机械锁紧装置安装在门体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示出了首先,将锁座4和第一锁把I分别安装在双开门的两块门体6上,且第二锁把I’安装在所述第一锁把I所在门体6的另一侧上与所述第一所把相对(连接所述第二锁把I’上把臂12’的把轴2’通过连杆5连接于所述第一锁把I上把臂12的把轴2);接着,当沿着一个方向(例如图1中,箭头A方向)旋转第一锁把I的把手11或第二锁把I’的把手11’时,即可将第一锁把I上的锁头13卡接至锁槽42中;另外,再沿着反方向(例如图1中,箭头B方向)旋转第一锁把I的把手11或第二锁把I’的把手11’,即可将第一锁把I上的锁头13旋离锁槽42。从而,来实现门体6的闭紧和打开。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所述机械锁紧装置,通过第一锁把I和第二锁把I’的同步运动,以达到门体6内外皆可实现门体6的闭紧和打开,从而避免了人员被误锁在门体6内而无法打开门体6的情况,另外,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紧效果好等优点。【主权项】1.一种机械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锁紧装置包括锁座(4)、第一锁把(1)、第二锁把(I’)、把轴(2)及把座(3),所述第一锁把(I)包括锁头(13)、把臂(12)及把手(11),所述第一锁把(I)的把臂(12)垂直连接于把轴(2)上并能够绕所述把轴(2)旋转,供连接所述第一锁把(I)的把轴(2)垂直连接于所述把座(3)上,把臂(1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锁头(13)和把手(11 ),所述锁座(4)上设有供卡住所述锁头(13)的锁槽(42);所述第二锁把(I’)包括把臂(12 ’)和把手(11’),所述第二锁把(I’)的把臂(12 ’)垂直连接于把轴(2 ’)上并能够绕所述把轴(2’ )旋转,且连接所述第二锁把(I’)上把臂(12’)的把轴(2’ )连接于所述第一锁把(I)上把臂(12)的把轴(2),供连接所述第二锁把(I’)的把轴(2’)垂直连接于所述把座(3’)上,所述第一锁把(I)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锁把(I’)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二锁把(I’)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锁把(I)同步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锁紧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锁紧装置包括锁座(4)、第一锁把(1)、第二锁把(1’)、把轴(2)及把座(3),所述第一锁把(1)包括锁头(13)、把臂(12)及把手(11),所述第一锁把(1)的把臂(12)垂直连接于把轴(2)上并能够绕所述把轴(2)旋转,供连接所述第一锁把(1)的把轴(2)垂直连接于所述把座(3)上,把臂(1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锁头(13)和把手(11),所述锁座(4)上设有供卡住所述锁头(13)的锁槽(42);所述第二锁把(1’)包括把臂(12’)和把手(11’),所述第二锁把(1’)的把臂(12’)垂直连接于把轴(2’)上并能够绕所述把轴(2’)旋转,且连接所述第二锁把(1’)上把臂(12’)的把轴(2’)连接于所述第一锁把(1)上把臂(12)的把轴(2),供连接所述第二锁把(1’)的把轴(2’)垂直连接于所述把座(3’)上,所述第一锁把(1)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锁把(1’)同步旋转且所述第二锁把(1’)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锁把(1)同步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欧百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