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412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风机和导风盘;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呈圆形的出风口和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换热器和风机设于所述风道中;所述导风盘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以导风;所述导风盘包括中心台、与所述中心台连接并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放射状导叶,所述放射状导叶的导风面分为与所述中心台连接的内区和与所述内区连接的外区,所述外区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内区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风分为内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具有较好的散风效果,外区具有风量集中和送风距离较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就目前市场上所广泛销售的空调柜机来看,其均采用矩形出风方式,出风方向单一。具体来说,此类空调的出风容易直接对着人体,让使用者体感不住。并且,长时间的使用容易使人着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使得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分为内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具有较好的散风效果,外区具有风量集中和送风距离较远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风机和导风盘;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呈圆形的出风口和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换热器和风机设于所述风道中;所述导风盘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以导风;所述导风盘包括中心台、与所述中心台连接并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放射状导叶,所述放射状导叶的导风面分为与所述中心台连接的内区和与所述内区连接的外区,所述外区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内区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优选地,所述内区的受风面积大于外区的受风面积,其中,所述受风面积为沿着所述出风口的轴线方向的投影面积,所述出风口的轴线沿着所述出风口的迎风侧向出风侧延伸。优选地,在远离所述中心台的方向上,所述导风面呈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扭转。优选地,所述导风面的外区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平行。优选地,所述放射状导叶在背离所述中心台的延伸末端的导风面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平行。优选地,从出风口的出风侧朝向迎风侧的方向上,多个所述放射状导叶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漩涡状朝所述中心台聚拢。优选地,所述导风面的迎风端与出风端之间的长度为有效导风宽度,所述导风面的内区的有效导风宽度大于所述外区的有效导风宽度。优选地,所述外区的导风面的有效导风宽度在远离所述中心台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状。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连接于其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侧面,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底端设置,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顶端设置,所述风道沿着所述壳体的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延伸以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周向驱动结构;所述导风盘通过周向驱动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导风盘能在所述周向驱动结构的驱动下整体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以使所述导风盘上的放射状导叶相对于出风口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变换导风方向。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出风框和轴向驱动结构;所述出风框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件与所述出风框连接以装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出风框通过所述轴向驱动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出风框在所述轴向驱动结构的驱动下,能沿着所述出风口的轴线移动,其中,所述出风口的轴线沿着所述出风口的迎风侧向出风侦诞伸。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一方面,导风盘分为内区和外区,其中,外区与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内区与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则空气经由内区的导向后,出风方向改变较大,风能损失较大,从而具有较好的散风效果;而空气经由外区的导向后,出风方向改变较小,风能损失较小,从而具有风量集中和送风距离较远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口采用圆形,从而靠近出风口的圆心处的风量较大,因此,再结合内区具有散风较好效果下,能够使得吹出的风具有良好的扩散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空调器室内机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风盘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导风盘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导风盘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导风盘的周向驱动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图1中导风盘的周向驱动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图1中导风盘的变形结构与周向驱动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图1中导风盘的轴向驱动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滑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导风盘的轴向驱动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图12为图1中活动门结构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图1至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室内机的优选实施例及变形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具有多重的改进;在具体描述中,针对其中的每个改进描述为一实施例,在没有结构干涉和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请参看图1和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0、换热器(未示出)、风机(未示出)和导风盘20。所述壳体10形成有进风口(未示出)、呈圆形的出风口 101和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101的风道(未示出),所述换热器和风机设于所述风道中。风机用于产生负压,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吸入风道,风道内的空气向出风口流动,并经过换热器后从而产生变温后的风。所述导风盘20装设于所述壳体10的出风口 101处以导风。所述导风盘20包括中心台201、与所述中心台201连接并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放射状导叶202,所述放射状导叶202的导风面2023分为与所述中心台201连接的内区2021和与所述内区2021连接的外区2022,所述外区2022与所述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内区2021与所述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为其回转的中心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一方面,导风盘20分为内区2021和外区2022,其中,外区2022与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之间的夹角小于内区2021与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之间的夹角;则空气经由内区2021的导向后,出风方向改变较大,风能损失较大,从而具有较好的散风效果;而空气经由外区2022的导向后,出风方向改变较小,风能损失较小,从而具有风量集中和送风距离较远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口 101采用圆形,从而靠近出风口 101的圆心处的风量较大,因此,再结合内区2021具有散风较好效果下,能够使得吹出的风具有良好的扩散效果。在第二实施例中,以第一实施例为基础,优选地,所述内区2021的受风面积大于外区2022的受风面积,其中,所述受风面积为沿着所述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方向的投影面积。通过图2中的视角,即可观察到导风面2023的内区的受风面积小于外区的受风面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外机,进一步地限定了受风面积,由于内区2021的受风面积大于外区2022的受风面积,则空气经由内区2021的导向后,出风方向改变较大,风能损失较大,从而具有较好的散风效果;而空气经由外区2022的导向后,出风方向改变较小,风能损失较小,从而既具有风量集中又具有送风距离较远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口 101采用圆形,从而靠近出风口 101的圆心处的风量较大,因此,再结合内区2021具有风能损失较小的效果下,能够进一步地增加送风距离。在第三实施例中,以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为基础,优选地,在远离所述中心台201的方向上,即沿着出风口 101的径向朝外的方向,所述导风面2023呈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扭转。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外机,进一步地限定了导风面2023的形状,通过在远离所述中心台201的方向上,导风面2023呈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扭转,从而使得导风面2023与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风机和导风盘;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呈圆形的出风口和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换热器和风机设于所述风道中;所述导风盘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以导风;所述导风盘包括中心台、与所述中心台连接并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放射状导叶,所述放射状导叶的导风面分为与所述中心台连接的内区和与所述内区连接的外区,所述外区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内区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之间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强张力钟志尧李玉狮彭代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